司寧華
摘要:高層建筑能夠節約城市用地,提高建筑使用功能水平。高層建筑的發展為人們的生活提供的了更多的選擇,也使城市化進程得以加快。在高層建筑極為普遍的今天,加強高層建筑火災救援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高層建筑火災救援中,火場供水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題。文章通過積極探索有效的高層建筑消防供水措施,是現代消防救援發展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火場供水;消防設施
高層建筑消防供水實施過程中,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高層建筑火情的實際情況,完善高層建筑設施建設、科學設計消防供水線路、保證消防持續供水能力、強化固定供水設施效果,積極開展消防供水的完善和優化,提高高層建筑供水模式的科學合理性,為高層建筑火場的消防救援供水提供有效的支撐。
1 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難點
1.1高層建筑空間結構復雜
高層建筑由于需要滿足更多的使用功能需求,整體的空間結構設計較為復雜,當火災發生時,給撲救工作造成較大困難。高層建筑內部的基礎設施較多,如電梯井、管道井等,火災發生后,火苗容易沿著這些內部構造進行跨速蔓延。并且高層建筑往往會形成較強的風勢作用,火勢沿著復雜的空間結構會快速擴散,并在短時間內蔓延至高層建筑的頂部,在管道井等與外部鏈接的區域內,形成較大的風力抽吸現象,火勢會越燒越強烈,在滅火撲救過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水源供應措施,才能夠保證消防救援人員可以快速地應火勢蔓延情況[1]。如果高層建筑內部供水情況不良,或者供水設施分布不科學,消防救援滅火中需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去尋找水源,造成消防救援工作難以有效開展。在高層火災撲救中,科學合理的供水模式,可以避免火情蔓延至整個高層建筑內部所有空間,造成較大的人員及財產損失。
1.2高層建筑燃燒物較多
高層建筑中樓層較多,裝飾工程、電氣工程以及日常使用中,都會存在較多的燃燒物,在火災發生時會產生大量的濃煙和熱量,給消防救援工作造成影響。火場內濃煙會直接影響到消防救援人員的視線,在消防撲救過程中,救援人員只能根據感覺去摸索和探知消防供水管道和閥門等設施的具體位置。尤其是在高層建筑撲救中進行水帶鋪設時,會花費較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進行連接[2]。由于高層建筑空間距離較大,當水帶連接在預設的供水管道后,容易出現管道距離著火點過遠,會造成水帶不夠長的問題,影響火災撲救效率。另外,高層建筑火情往往較大,需要持續性的供水,水壓需要達到相應標準,這對高層建筑供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高層建筑火災救援難
高層建筑火災發生后,在火災救援人員趕到之前,很多高層內部人員會利用消防設施開展滅火自救。普遍的消防設施為消防栓等固定供水方式。由于高層建筑層數較多,在救火過程中如果缺乏足夠的消防設施,或者消防設施距離人密集區域較遠,會造成在拿取消防設施時出現擁擠等問題。另外,高層建筑消防供水如果設計不合理,還會影響火災撲救的有效性[3]。高層建筑消防設施及供水方式落后或者設施老化,在火災撲滅中會影響救援人員的判斷,當撲救人員按照消防供水設施位置找到設施區域后,發現設施難以被啟用,或者消防儲水池已經干涸,在高層火情蔓延快的情況下,救援人員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抵達另外的消防設施區域,將會造成火災撲救時供水中斷等嚴重情況,影響消防救援的成效。
2 高層建筑火場供水問題
2.1移動登高車無法有效供水
高層建筑的高度往往超過了消防移動登高車能夠到達的最大高度,這就造成了在火災撲救過程中,消防救援人員難以利用登高車進行消防用水的補充。我國目前使用的消防登高車按照生產地域不同,最大距離也有所差異。國產的登高車可以達到的最大高度一般為三十米左右,進口登高車最大高度可以達到六十米左右。但現在城市高層建筑的高度很多都超過了上述距離,在消防救援過程中,如果高層建筑的中高段起火,火災撲救人員如果想通過外部供水方式進行滅火,則難以實現這一目標。除此之外,移動登高車的伸長臂展開需要一定的時間,在利用登高車輔助滅火時,會增加火情蔓延的時間。
2.2高層建筑供水線路不足
高層建筑內部供水線路一般會設計在周圍輔助區域之內,在設計中為了能夠使供水線路覆蓋于整個高層建筑空間,一般會利用分水器進行供水線路分化。分水器的使用會大大降低供水的水壓,導致消防滅火時,水帶噴水距離的強度都受到影響。使用固定的供水管路時,由于水壓較大,還容易出現消防水帶與供水閥門脫離的情況,造成火災撲滅時供水的中斷。另外,很多高層建筑內部沒有放置備用水帶,一旦水帶出現故障,如被火苗灼傷外層等,會導致火災撲救行動的停滯,如果高層建筑內部沒有儲備備用水帶,就需要由火場外部向內運送,而沒有及時進行水帶更換則會浪費寶貴的救援時間。
2.3消防車水量難以滿足需求
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中,供水是最基礎的救援滅火措施。而由于高層建筑體積加大、內部空間大、著火面積大等原因,使得救火過程中所需要的供水量往往會超出高層建筑設計時的標準供水量,這就造成火災撲救中水量難以滿足需要的情況。高層建筑中一般設計專門的消防供水池,供水池在平時要存儲相應的水量以備消防救援時使用,高層建筑自身供水量受到消防蓄水池容積的限制,當消防蓄水池容積量與高層建筑消防用水量差距較大時,會影響到消防供水能力[4]。除此之外,消防車的額定載水量也難以滿足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需求。消防車的供水還受到水泵功率的影響,當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點過高時,消防車的水泵功率難以滿足相應的水壓要求,使得消防車難以被直接應用于高層建筑火災撲滅。
3 高層建筑火場供水措施
3.1完善高層建筑設施建設
高層建筑設施建設,是提高火災撲救水平的重要途徑。利用科學合理的內部消防結構設計,可以為火災救援提供積極的助力。高層建筑內部的消防設施,應當接近主要功能區域和已發生火情的區域。消防蓄水池的容量應當綜合考慮到高層建筑的內部空間范圍、火災蔓延速度等,保證消防蓄水池的水量能夠滿足消防滅火需求[5]。建筑內部消防設施,如水槍、水泵等有效實施范圍要進行科學嚴謹的計算,在水壓以及消防設施達不到的范圍,需要增設消防設施。高層建筑起火時,由于高度情況限制了消防車的滅火射程,在高層建筑中需要做好備用水帶補充。自動噴灑滅火裝置,是一種先進的消防設施。在建設自動噴灑裝置時,需要合理設置間距,以滿足有效的噴灑范圍。
3.2科學設計消防供水線路
高層建筑中的消防供水線路設計,不僅要考慮到高層建筑的水源位置,還要考慮到高層建筑內部空間特點。高層建筑內部功能較多,過道狹小、裝飾構造較多,這些都會影響消防救援人員的移動效率,在設計消防供水線路時,需要構建起科學合理的供水網絡,通過在合理范圍內設計消防供水閥,在開展火災撲救時,可以將這些供水閥進行串聯,這樣可以提高供水線路的靈活性。消防救援人員在火場內,可以沿著救援路徑找到多個供水閥,這樣可以延長供水距離,避免水源與火災撲救點過遠而影響消防救援工作。
3.3保證消防持續供水能力
持續的消防供水能力是順利開展消防救援的基礎。在消防供水措施中,既要考慮到消防救援的實際要求,又要考慮到供水成本投入。在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中,可以利用供水車作為持續供水的基礎,供水車具有靈活性好的特點,尤其是在高層建筑滅火中,可以源源不斷地提供供水,以滿足充足的供水量。供水車可以沿著消防滅火線路進行調集,在高層建筑中隨著救援線路的延長,供水車可以載有足量的水源,并移動跟進救援人員,為滅火撲救做好準備。供水車與消防救援現場的距離,需要根據水泵抽水能力進行計算,一般而言為了提高消防用水的有效性,消防供水車可以盡量挨近火場。當高層建筑中的用水量急劇增加時,為了保證充足的供水以及足夠的水壓,需要利用消防水泵來保證供水的穩定性。消防水泵的選擇以大流量為主,可以提高消防滅火時水帶噴水的距離,增大消防滅火范圍。
3.4強化固定供水設施效果
高層消防滅火中,固定供水設施也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固定供水設施一般為建筑內部實現安裝的消防箱。消防箱內有消防栓等,消防栓可以連接消防救援的水帶和水槍等,在消防滅火過程中,雖然消防箱內的消防栓難以提供大量、持續性的供水,但在固定消防栓的額定供水量之內,可以形成較大的滅火噴水范圍,可以在短時間內緩解消防滅火的水源壓力。高層建筑滅火中,消防救援人員在沿著樓梯等到達起火樓層后,如果該層的消防水量不足以應對火情時,可以采用消防泵裝置,從其他樓層向起火樓層泵出水源,提高消防有效性。
4 結語
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高層建筑數量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就是高層建筑的火災撲救問題。高層建筑由于高度、內部機構和空間、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給消防救援滅火工作帶來較大困難。在開展高層消防救援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到高層建筑的救援難點,以及供水模式,從而為有效開展滅火救援奠定基礎。高層建筑供水是順利救援滅火關鍵,如果高層建筑供水不及時、水量不充足、水壓不夠等,都會造成消防滅火時達不到效果,不僅會對消防救援人員造成安全威脅,還會浪費寶貴的消防救援時間,加大火情的蔓延和損失。
參考文獻:
[1] 雷榮國.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移動供水裝備實戰化應用探索[C].中國消防協會.2018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2018:68-70.
[2] 李紹寧.高層建筑火災內攻滅火實戰化演習的組織及實施[J].武警學院學報,2016,32(12):47-51.
[3] 趙洋,朱偉峰.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以固為主、固移結合”實戰運用探討[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6(09):40-43.
[4] 焦瀟瑋.高層建筑火災撲救行動幾個關鍵問題的研究[J].武警學院學報,2015,31(08):41-44.
[5] 徐智斌.淺談高層建筑的火災撲救及供水等對策[C].消防科技與經濟發展——2014年浙江省消防學術論文優秀獎論文集.201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