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鵬 孫海笑
摘 要:測繪地理信息安全是關乎國家生存安危的重要議題,隨著網絡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我國測繪地理信息所面臨的外界環境更為嚴峻,如何通過行之有效的手段構建新形勢下的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監管體系是當下亟待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基于此將從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監管體系的構建背景入手,深入闡釋其發展現狀,并對如何優化該種體系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旨在起到為實踐提供理論支撐的目的。
關鍵詞:新形勢;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監管;體系構建
測繪地理信息的安全是一國戰略安全部署中的重要內容,現今隨著內外形勢變化,各種新興技術層出不窮,國家對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又上了一層樓,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構建安全監管體系對于保障我國的測繪地理信息安全而言極為重要[1]。
1.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監管體系構建背景
1.1 法律規定
李克強總理曾指出測繪地理信息在一國戰略部署中占據重要地位,我國2017年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更是將保障測繪地理信息安全提升到了法律層面,該法中規定測繪地理信息安全體系的建立是政府的責任,強化對測繪地理信息的監管是新時代背景下政府的重要任務。
1.2 自然資源部的規定
自然資源部發布的相關規定中闡明安全保障是地理信息管理司的重要使命,該司應當遵循法律規定,履行自身職責,對相關安全監管體系進行構建,并制定相應的保密政策,高效全面的完成信息安全保障的任務[2]。
2.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監管體系發展現狀
2.1 新形勢背景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意味著信息的傳輸及儲存能力獲得了大幅度提升,不管是居民個人的隱私信息還是行業企業的運營信息,其都處于更為開放和活躍的交流環境之中,但隨之而來的是保密信息泄露等問題,我國測繪地理信息也面臨著相同的嚴峻考驗?,F今隨著相關技術產業的不斷優化升級,測繪地理邁向了全新的信息化技術領域,然而技術的革新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更新換代,卻將其置于更為公開透明的環境之中,互聯網的共享性極大地降低了測繪地理信息的監管性,使其所面臨的保密形勢更為不利。
除此之外,我國的測繪地理信息已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其服務形式較之以往更加豐富,參與線上信息傳送的人員數量也與日俱增,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有可能導致信息泄露等不良結果,所以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測繪地理信息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3]。
2.2 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監管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監管體系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二,其一是政治機構的改革意味著測繪地理信息不再僅限于單個層面,而是與自然資源等領域息息相關,這也就意味著原有法律規章的內涵已經不能適應機構調整后的測繪地理信息的服務目標,亟需做出相應的調整。不僅如此,對《測繪法》進行深入剖析可知該項法律的預見性較弱,在新形勢下的適用性較低,無法對當代的測繪地理信息安全保障起到有力的監督與指導作用。
其二是我國的相關技術盡管已經隨時代的進步而實現了優化升級,但尚不能應對互聯網的潛在威脅,其預防信息泄露等問題的能力較為有限,對于保障信息安全較為不利。不僅如此,我國測繪地理中的許多技術都來自于國外,該種情況極大的提升了我國測繪地理信息在技術層面上被境外不法分子“走后門”的可能性,對于保障國家的安全十分不利[4]。
3.完善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監管體系的建議
3.1 強化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是保障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的基礎,原有的《測繪法》已不能適應新時代機構調整及網絡信息化沖擊的時代背景,亟需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時,有關部門應當加大對信息泄露等行為的監管及懲罰力度,起到法律對公民的威懾性作用,使其自覺的保障測繪地理信息安全,從而在根本上降低相關技術接觸人員的違法可能性。此外,地理信息管理司還應當加強與其他部門的聯動,尤其要與保密部門等部門通力合作,一并排查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監管方面的違法行為,起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目的[5]。
3.2 培育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人才
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相關技術多仰仗于進口,該種情況不僅不利于地理信息的保密,亦對國家整體安全保障存在負面作用。為實現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監管體系的構建,培養高專業素養的技術人員勢在必行。國家應當從法律層面上鼓勵高等教育人才從事相關職業,并出臺法規政策加大對相關專業學生的扶持力度,增加其前往外國學習及交流的機會,將西方的先進技術化為己用,充分發揮新時代新技術的優越性,并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外國廠商“走后門”的可能性。
結語
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監管是國家整體戰略安全部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地理信息的安全就是保障國家整體的安危。目前我國受信息化的沖擊較為明顯,測繪地理信息處于公開化與共享化的新時代背景之中,而既有的法律不能充分起到保障地理信息安全的作用,我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人才也較為缺乏,因此國家應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擬定嚴格的保密條款并加大執法力度,鼓勵高素質人才參與到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工作之中,從而實現新形勢下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監管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1] 徐偲, 呂志慧, 張凱. 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信息化測繪體系頂層設計研究[J].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 2020, 043(004):50-52.
[2] 王敏本刊記者. 以法為盾護航高質量發展——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實施新《測繪法》亮點聚焦[J]. 資源導刊, 2018(16):6-9.
[3] 史改君. 新形勢下測繪科學與技術轉型升級發展總體戰略研究[J]. 科技資訊, 2019, 17(04):172+174.
[4] 任玉偉. 大數據背景下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管理體系的建設[J]. 新探索, 2019, 000(005):22-24,27.
[5] 陳慶賀. 自然資源部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發展定位與任務研討會在開封召開[J]. 資源導刊, 2019(12):10-10.
[6] 王曉琳. 信息化測繪體系背景下的測繪與地理信息檔案保密管理[J]. 檔案管理理論與實踐-浙江省基層檔案工作者論文集, 2016, 000(001):P.288-291.
(山東省國土測繪院,山東 濟南 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