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
長期以來,勞動教育被淡化、弱化,一些青少年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此次發布的《意見》,可以說是勞動教育的“及時雨”。按下勞動教育的重啟鍵,更要按下勞動教育的快進鍵,只有將以下幾項“硬指標”落實到位,才能實現新時代勞動教育的主要育人目標:一是課時要到位,二是勞動內容要到位,三是師資要到位,四是教學研究要到位,五是勞動基地要到位,六是評價與激勵機制要到位,在這些為勞動教育提速的“硬指標”中,課時、師資、教研是基礎,評價與激勵機制是保障,教材建設是重點,而基地建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只有將這些“硬指標”一一落實到位,在突出重點的同時突破難點,勞動教育方可實現“彎道超越”,駛入快車道,提速發展。
(羅義安)
教育部近日印發《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實施方案》,啟動實施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
改變西部地區的面貌,需要教育率先發力,尤其需要西部地區高校補齊短板,奮起直追,迎頭趕上。盡管首批試點只有三所西部高校,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計劃的深入推進、相關保障的扎實落實、細節的不斷完善,會有越來越多的高校優秀退休教師加入,在西部大有可為,迎來事業發展的“第二春”。更多的西部高校也將因此受益,長期存在的優秀師資缺乏等矛盾也將得以有效緩解,育人水平和服務當地經濟發展能力不斷提升,最終使我國高等教育整體上更好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劉廣遠)
近日,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已有多省份宣布新學期的開學時間。
進入新學期,師生在經過必要的心理疏導和學業評估后,也將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負擔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此情況下,學校、教師該如何作為,考驗著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檢驗著他們的教育觀、學生觀。開學后,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綜合考慮推遲開學、線上教學效果等諸多因素,制定切實可行的“補課時、學時”措施。學校、教師、家長大可不必為教學時間不足而緊張焦慮,教師更不必為開學后“搶跑”而增負。
(呂 建)
疫情總會過去,學習還要繼續。隨著近日全國多地開學時間陸續確定,師生們又將重返校園。誠然,疫情防控是開學后校園治理的重中之重,時下各地教育部門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堅決態度:學校開學條件核驗不合格不得開學??梢韵胍姡酉聛淼娜兆?,各類各級學校必會以最嚴苛的標準、最嚴謹的態度護佑師生的健康安全。
事實上,疫情之中,很多人都可能產生創傷后應激障礙或創傷性再體驗等癥狀。焦慮、失眠、記憶閃回等,多是心理問題的征兆。對于驟然失去親人甚至沒能正式告別的人們來說,心理創傷的修復將是一場持久戰。所以,對于已經開學或即將開學的學校來說,應急預案、全面消殺、安全排查、物資儲備、防疫培訓、實戰演練等固然缺一不可,但關注師生的心理健康,特別是關愛受新冠肺炎病毒傷害的師生群體,也是重要的功課之一。
(鄧海建)
日前,教育部網站發布消息,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
高考關系著國家人才選拔、社會公平,關系千萬學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既要選拔出優秀人才,又要確保公平。疫情背景下,還要確保健康,不可不慎。教育部審慎研究決定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是順應疫情防控形勢的科學決策,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這一舉措既體現了對廣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也體現了最大限度保障教育公平的態度,從結果上也將有利于更公正公平地選拔人才。
(楊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