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梅
(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 上海 200020)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驅動力。2020年初COVID-19病毒在全球肆虐,給世界經濟和人們生活帶來巨大困擾,但同時我們也看到數字技術在抗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人們的工作、教育、交流和購物等方面帶來極大的便利,相信疫情之后世界數字經濟將有進一步的飛躍式發展。在過去的2019年,世界上眾多的數字經濟企業不斷發展和壯大,涌現出無論是規模、效率,還是創新性、成長性都非常突出的龍頭企業。本文力圖對2019年以來全球主要數字經濟企業的競爭力情況進行研究和評價。
不同的機構和學者對“數字經濟”有不同的定義。這里我們采用2016年G20杭州峰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中對“數字經濟”的定義:“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在“數字經濟”的基礎上,本文認為數字經濟企業(簡稱“數字企業”)就是該企業處于與數字技術高度融合的行業,是能夠把數字技術與企業生產經營融合在一起、提高競爭力的企業。它們構成當代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或主戰場,能夠反映出全球或一國的數字經濟發展水平。
數字企業遍布國民經濟多個行業,不同的機構或組織有不同的界定。本文對數字企業的確定主要以BVD-OSIRIS(全球上市公司數據庫)的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為主,并結合了“福布斯”和“財富”兩個500強榜單,最后歸納為以下幾個行業:1)軟件與服務;2)技術硬件與設備;3)半導體產品與設備;4)消費電子產品;5)互聯網與直銷零售);6)電信業務;7)公用事業(電力等);8)電氣設備和機械制造。這些行業集中了大部分的數字企業,很典型地反映了數字技術的進步和數字產業的升級。
哈佛大學教授、戰略管理專家邁克爾·波特是企業競爭力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鉆石五力模型”1.企業相對于業內競爭對手、供應商、用戶、替代品、潛在進入者五方面的優勢地位和討價還價能力。。基于他對“競爭戰略”的理解,企業競爭力可以定義為“能讓企業超越競爭對手、帶來競爭優勢的能力。”企業競爭力是企業生產和發展的長期決定因素,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經營實力和經營成敗。我們對全球數字經濟企業競爭力的評價,正是基于這個概念和涵義。
企業競爭力可以利用數量化的方法進行評價,即用數字來反映一個企業競爭力的水平。例如世界經濟論壇(WEF)撰寫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其評價指標體系是由增長競爭力、當前競爭力、經濟創造力、環境管理制度等四個維度組成。由中國人民大學與國家發改委聯合編制的《能源企業全球競爭力報告》,則從規模、效率、成長、安全和研發等五個維度對能源企業的競爭力進行了評價。《福布斯》在2019年10月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100強榜”,分別從銷售額、利潤、資產以及市值等四大維度,對《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中的科技、媒體、數字零售和電信企業進行了排名。我們對全球數字經濟企業競爭力的評價,是在前人關于企業競爭力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構建一個指標體系來反映,這個指標體系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總共15項指標,如表1所示。
本文主要采用綜合指數評價和專家咨詢相結合的方法。綜合指數評價是通過數量化的技術處理,將多指標進行綜合,最后形成一個概括性的指數,通過指數比較來達到評價目的。在評價企業的最終競爭力水平時,我們首先將各個企業的三級指標數值進行標準化,消除量綱的影響;然后按照一定的權重進行加權綜合;在此基礎上,再按相應的權重對二級指標進行加權綜合,最后得出一級指標的數值即各個數字企業競爭力的評價指數。考慮到100強都是非常優秀的企業以及作為競爭力數據的可比較性,我們將指數調整為60-100分的區間。基本步驟如下:
第一,對原始數據無量綱化。在企業競爭力的評價中,由于各測度指標間存在著類型不相同、量綱不一致的情況,因此需要首先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以消除這些差異對分析帶來的影響。本文采用常用的線性無量綱化方法即極值處理法,具體公式見(1)和(2)。
越大越優型指標(正指標)無量綱化,如下式所示。

越小越優型指標(逆指標)無量綱化,如下式所示。

其中,xij為原始數據,vij為xij標準化后的數值,分別為第j個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第二,對得分進行合理化。為了使得分數分布在一定區間內以便于比較,需要對得分進行合理化,公式如(3):

其中yi是指標得分,max(vj)和min(vj)分別為第j個標準化數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第三,對綜合競爭力指數和分項競爭力指數進行測算,采用的是加權算術平均法。其中在權重設置上,我們采取了專家咨詢法。專家們的一致意見是從“規模競爭力”、“效率競爭力”、“創新競爭力”、“成長競爭力”等四個方面平均分配權重,即各占25%。每個二級指標內的權重分配,除了規模競爭力的兩個二級指標(市場規模占40%,企業規模占60%)之外,其他的指標也按照平均的原則確定。公式如(4):

其中Zij是加權后的指數得分,wj為權重。
數字企業的樣本庫主要是基于《財富》500強、《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以及歐盟工業研發投資2500強。企業的具體指標數據主要來源于全球上市公司數據庫(BVDOSIRIS);其次,非上市公司的數據則來源于其公司年度報告以及公司網站公開資料。
對數字企業競爭力的評價,要依據一個合理的指標體系,構建指標體系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1.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1)科學性,是指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能夠針對性地反映出被評價對象的本質。這里是指該指標體系能夠從不同方面來反映全球數字企業的競爭力。
2)系統性,是指各評價指標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而且所有指標構成一個整體,能夠全面反映被評價對象的特征。
3)可行性,是指具體指標的選擇要考慮到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指標數據容易獲取,數據的來源渠道可靠。
2.數字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數字企業的定義和特征以及企業“競爭力”的內涵和本質,本文從四個方面(即四個一級指標)構建了全球數字企業競爭力評價的指標體系:
一是規模競爭力,主要從企業規模大小的角度來衡量一個企業的競爭能力。在規模競爭力之下又包含兩個二級指標:市場規模和企業規模,前者是指上市公司的市值規模,反映了市場對企業的認可程度;后者主要是通過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員工數量等財務指標來反映企業的客觀規模。
二是效率競爭力,反應企業的運營效果,主要通過企業效率和人員效率兩個二級指標來衡量,前者我們選擇了總資產回報率和凈資產回報率兩個指標;后者我們以銷售利潤率和勞動生產率兩個指標來衡量。
三是創新競爭力,創新性是一個數字企業的突出特征,只有不斷地進行創新,企業才更具競爭力。我們以創新規模和創新強度兩個二級指標來反映企業的創新競爭力,二級指標之下又包括研發投入和專利情況,具體指標請見表1。
四是成長競爭力,主要是從時間維度上來考察一個企業成長與發展的趨勢。我們選擇了三個二級指標:營收增長、資產增長和銷售增長來反應企業的成長性。

表1:數字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按照前述方法,我們得到2019年全球數字企業綜合競爭力排名前100位,由于篇幅所限,這里只列舉前20強,如表2所示。
在100強企業中,排名第一的是亞馬遜公司。2019年亞馬遜新開了土耳其、阿聯酋以及新加坡3個站點,業務增長迅速。在2015年到2019年這5年間,亞馬遜國際站和北美站的銷售額都在不斷增加,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排在第二名的是蘋果公司,它一直與亞馬遜不相上下。2019年蘋果公司iPhone 11非常暢銷,APP Store、Music、支付服務也都錄得歷史新高。排名第三的是微軟公司, 2019年微軟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兩位數的增長(分別為14%和22%),同時智能云業務也獲得了強勁增長,微軟CEO納德拉將這一財年稱為“微軟創紀錄的財年”。排名第四的是ALPHABET,它是谷歌重組后的“傘形公司”的名字,“谷歌”是其下屬全資子公司。2019年,ALPHABET的YouTube業務和谷歌云業務增長顯著,其中YouTube總營收達到151.5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36%;谷歌云總營收達到89.2億美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53%。排在第五名的是臉書,它的營業收入在2019年達到了70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6.6%,而且它的用戶數量也在持續增長,營利能力非常強。排名第六位到第十位的分別是韓國的三星公司、中國的華為、美國的英特爾和費哲金融服務公司以及中國的聯想控股。
2019年數字企業綜合競爭力前100強分布在19個國家或地區,各個國家或地區所包含的企業數量如表3所示。從中可以看到,美國的企業數量最多,達到47家;其次是日本,有16家企業;中國有9家企業,臺灣地區有4家,這四個國家(地區)等囊括了全球100強的76%。另外,韓國、法國各有3家;德國、荷蘭、盧森堡等國分別各有2家或1家。從數字企業百強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美國的數字企業綜合競爭力占絕對優勢,遠遠超過第二名和第三名。

表3:2019年數字企業綜合100強的地域分布(單位:家)
從行業分布的角度看,2019年全球數字企業綜合競爭力百強主要分布在八個行業當中,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電信業務、軟件與服務、技術硬件與設備這三個行業的企業數量最多,都在20家以上,這三個行業的企業數量共同占了全部企業的71%。其次是半導體產品與設備行業,有15家企業;另外四個行業的企業數量較少,包括電氣設備和機械制造、互聯網與直銷零售、消費電子產品和公用事業,分別只有5家、4家、3家和2家。

圖1:2019年數字企業綜合競爭力百強的行業分布(單位:家)
規模競爭力代表了企業的規模效應,它通過市值規模和企業規模兩個方面來反應。表4是2019年數字企業的規模競爭力前10強。

表4:2019年數字企業規模競爭力排名(單位:分)
我們分別以企業的市值規模得分和企業規模得分為橫坐標和縱坐標作圖,如圖2所示,從中可以看到,百強企業中有3家企業的規模效應最為突出,這三家企業分別是微軟公司、蘋果公司和亞馬遜公司,它們位于坐標軸的右上方;還有一部分企業位于坐標系的(65-80,70-85)區域,表明這些企業的規模競爭力也是比較突出的;另外還有很多企業集中在坐標系的左下方區域,而且在這里企業重疊,數量較多,可見有很多數字企業之間的規模競爭力差距并不很大,但同時與頂尖企業的差距卻非常大。

圖2:2019年數字企業百強的規模分布(單位:分)
從地域分布看,2019年數字企業規模競爭力前100強主要分布在21個國家或地區,其中美國占了大多數,有37家企業;其次是日本,有21家企業;中國和法國各有6家企業。在規模競爭力100強中,美國、日本、中國以及法國占了前四強,這四個國家包含了百強企業的70%。如表5所示。

表5:2019年數字企業規模競爭力百強的地域分布(單位:家)
效率競爭力體現的是一個數字企業的經營效率(企業效率)和員工的勞動生產率(人員效率)兩個方面。它主要通過總資產回報率、凈資產回報率、銷售利潤率、勞動生產率等四個指標來體現。表6是2019年數字企業效率競爭力的前10強。

表6:2019年數字企業效率競爭力排名(單位:分)
從效率競爭力100強的坐標分布來看,如圖3所示,在橫坐標上,有一部分企業分布在85-100的區間,這些企業的運營效率比較突出;在縱坐標上,很少企業分布在80以上,可見很少有企業的人員效率競爭力比較突出。大部分企業都分布在(75-85,70-80)這一區域,顯示出這部分企業之間的效率競爭力差距并不是很大。

圖3:2019年數字企業百強的效率分布(單位:分)
從地域分布看,2019年數字企業效率競爭力前100強分布在25個國家或地區。企業數量最多的是美國,有41家;其次是日本,有11家;排名第三的是中國,有9家;臺灣地區有5家,其他國家的企業數量較少,如表7所示,百強中有超過60%的企業分布在美國、日本和中國。

表7:2019年數字企業效率競爭力百強的地域分布(單位:家)
創新競爭力反映了數字企業的創新能力,本文通過創新規模和創新強度兩個二級指標來體現。表8是全球數字企業創新競爭力前10強。

表8:2019年數字企業創新競爭力排名(單位:分)
從2019年數字企業創新競爭力100強的坐標分布來看,如圖4所示,有較多企業的創新規模比較突出,它們分布在橫坐標70-90的區域內,表明這些企業研發投入較多、專利發明豐富。從縱坐標來看,只有很少的企業超過70,表明這些企業人均投入和創新成果不夠豐富。大多數企業都分布在(60-70,60-70)的區域內,反映出除了一部分創新能力卓爾不群的企業之外,大多數企業的創新能力并沒有太大差距。

圖4:2019年數字企業百強的創新分布(單位:分)
從地域分布看,2019年數字企業創新競爭力前100強主要分布在17個國家或地區。美國有著最大數量的企業,囊括了53家,超過100強的一半,反映出美國企業強大的創新能力;其次是日本,有16家企業;排名第三的是中國,有7家企業;另外,韓國有5家企業,臺灣、荷蘭各有3家企業,其他國家各有2家或1家。綜合來看,接近80%的企業分布在美國、日本和中國三個國家。

表9:2019年數字企業創新競爭力百強的地域分布(單位:家)
所謂成長競爭力主要是從時間維度來考察企業的發展潛力,這里我們選擇了企業在2018年度和2019年度的財務數據,評估相關指標的增長情況。表10是2019年數字企業成長競爭力的前10強排名。

表10:2019年數字企業成長競爭力排名(單位:分)
從地域分布看,2019年數字企業成長競爭力前100強主要分布在20個國家或地區。其中美國最多,有44家企業;其次是中國,有19家企業,臺灣地區有5家企業,法國也有5家企業。可見除了美國之外,中國數字企業成長潛力比較突出,而其他國家則比美國和中國要弱很多。

表11:2019年數字企業成長競爭力百強的地域分布(單位:家)
本文通過設計指標體系,對世界各國的數字企業在2019年的競爭力水平進行了評價和排名。通過研究可以得出一些結論:一是美國、日本和中國成為2019年世界數字企業競爭力的前三強,無論是綜合競爭力還是各分項競爭力。美國數字企業的競爭力在世界上獨占鰲頭,一些企業例如亞馬遜、蘋果公司、ALPHABET等表現出非常強大的競爭能力,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引領著世界數字經濟的發展方向。二是雖然與美國相比,日本數字企業的競爭力水平遠遠落后,但是日本也有著較多數量的優秀數字企業,其運營高效,創新能力較強,并有良好的成長性。三是中國數字企業的成長競爭力表現突出,近幾年更是涌現出小米、拼多多、美團等很多優秀的新興企業。四是臺灣地區、韓國、加拿大、德國、法國、印度等國家,緊隨世界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涌現出一些規模龐大、運營效率較高、科研實力較強并且成長性良好的數字企業,其發展潛力也不容小覷。
數字企業作為數字經濟的載體,其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根據我們對世界數字企業競爭力的研究,為中國數字企業的發展提出以下建議:一是亟待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疫情賦予新型基礎設施重大使命,建議在國家戰略下地方政府制定各自新基建發展的行動計劃,高度重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數字企業的發展建設良好環境。二是設法促進數字技術創新與應用。要提高中國數字企業的創新能力,可以針對性建立一批重點實驗室和技術研發中心,加大對5G應用、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科研投入;針對性地制定數字技術攻關目錄,加快推進數字核心關鍵技術的研究。三是積極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埃森哲《2019中國企業數字轉型指數》報告認為,只有9%左右的領軍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開拓了新業務或新服務,大部分企業不知如何通過數字技術提升效率或增加收入,因此政府應增加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尤其在疫情之后出臺相關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四是迫切加強對數字經濟消費端的培育。進一步推動網上教育、網上醫療、網上購物等市場的蓬勃發展,培養各類數字經濟的新模式和新業態,這將間接促進數字企業的蓬勃發展。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對數字企業排名依據的是我們設計的指標體系,而指標體系設計時的考慮不同,就有可能帶來不一樣的排名。今后隨著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使得對全球數字企業的排名做到盡可能科學和客觀,以更好地反映世界數字企業與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