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摘要】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其對我國各教育階段的發展與進步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此種影響已然全面滲透所有教育階段的所有學科的教學活動當中。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是當前的時代趨勢。那么如何通過信息及網絡技術的應用,使小學數學教學收效從根本上得到提高,就成為亟待當前小學基層數學教師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關鍵詞】小學? 數學? 信息技術?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2-0142-02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社會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在我國已經實現基本普及。就學校教育而言,自信息技術滲透其中以來,各學科在教學內容展現形式、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模式構建等諸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變化。近幾年,我國很多省市及學校的各科教學已經完成了由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向更具趣味性的屏幕教學模式的轉變,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不僅能夠將既定教學思想以更為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而且能夠有效豐富小學數學教學開展形式,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1.信息化教學概念解析
從字面意思來看,信息化教學就是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機的融合,將現有教材中的內容以更為直觀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利用信息技術的多元化特征,豐富教學活動開展形式,并將現代信息技術滲透至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信息化教學是以教學實踐為主體,旨在通過信息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相對傳統教學模式來說,其更為注重信息化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信息技術資源為教學實踐所提供的支持。因此,基層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之前,需對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特性進行深入研究,爭取通過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應用,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2.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相關策略
信息技術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發揮著對教學活動的輔助作用。現階段基層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應加大對信息技術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方面的研究力度。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形式多以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等多重形式的合理結合為主,在將既定知識直觀化的基礎上,有效調動起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將信息技術引入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當中,可使原有教學資源得以最大程度的拓展。可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利用網絡上的相關數學學習資源進行拓展學習,同時網絡平臺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可通過智能化教學軟件的互動操作,提高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感知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2.1 利用網絡技術打造教學實踐平臺
傳統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多是依托固定教材在傳統課堂時間內開展,此種模式下的數學教學活動難免會受制于教學時間與教學內容,是相對刻板的。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小學數學教學也呈現出了更多的可能,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中較具代表性的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移動互聯技術等應用,可實現在線視頻互動教學,線上模擬操作演練等教學形式,提升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改革效果。基層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實踐者,應敢于嘗試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實際教學活動當中,可通過相關網絡平臺,參考并借鑒其他地區及學校的教學改革成功經驗,并對自身所取得的相關成績進行上傳,使教學資源得以不斷的豐富與完善。例如,在開展“運算規律”、“數學思維”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積極與學生及教師就相關問題進行交流與互動,并最終完成答題,這一系列操作實質上就是一個夯實信息技術實踐基礎的過程。
2.2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相關的教學設備開展數學活動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信息技術的順利應用不僅需要基層學校及教師在教學理念方面進行大膽創新,更需要在教學模式方面進行創新,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科學應用,可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由于當前我國小學生的年齡尚小,且數學課程相對其他科目來說略顯枯燥,這也就導致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并無太大的興趣,而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合理應用,則能有效豐富教學開展形式,還能一改傳統單一的課堂講授模式,使學生通過相關信息設備進行自主學習,在完成既定教學任務的同時,能夠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得以顯著提高。為確保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時機的準確性,教師應將相關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狀態與需求、相關內容在信息設備中的呈現效果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而定。
參考文獻:
[1]葉建強.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學周刊. 2019(17)
[2]范麗娟.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及利弊取舍分析[J].教育現代化. 2017(15)
[3]冉龍祥.試論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