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葉嶺
摘 要 隨著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其中所面對的問題是多樣的,此時作為搞活企業的并購重組的重要性得到了體現。企業并購重組所涉及的范圍和內容比較多,包括政府相關部門、行業發展、企業自身及資產價值、治理結構、股權結構等方面,財務管理顯然是其中的基礎性工作。因此必須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加強財務管理,以提高并購重組的作用及財務管理質量。本文就集團公司并購重組中財務管理問題展開探討,并總結出一些有效的完善對策,以此來提高企業并購的成效和實現節約成本的目的。
關鍵詞 集團公司 并購重組 財務管理 問題 對策
在集團公司并購重組中,對目標企業進行前期調研是并購重組以及資本運作的基礎;在調研的前提下,充分了解關鍵性因素,對并購重組中的財務問題進行分析,并給予相關建議和提供決策幫助;并購實施后,加強財務管理全面提高并購重組的成效,推動集團企業轉型改革發展。
一、集團公司并購重組中財務管理問題
(一)前期財務盡職調查不到位
由于并購重組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企業必須要做好前期財務盡職調查工作,這將有助提高并購重組質量。當前,對目標企業前期財務盡職調查工作不全面、不到位,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其實際狀況,無形之中容易導致決策者出現決策失誤,阻礙并購重組工作的順利開展,且難以實現并購后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目的,嚴重地還會給公司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1]。財務盡職調查應包括公司概況、發展趨勢、產業情況、人員結構、資產組成及結構、財務風險隱患、對現有事項進行綜合性調研等。
(二)并購支付方式及融資存在的問題
目前,現有的并購支付方式有自由現金流支付、債務融資現金支付、權益融資現金支付、股權支付、混合證券支付等。任何單一的并購支付方式,都難以實現提高并購重組質量的目的。同時,支付方式決定融資計劃,對于并購融資來說,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通過內外部資金渠道籌集到所需要的資金、能否按時籌集到足額的資金,都是影響并購活動成功的關鍵。例如,融資成本的上升、融資環境的不利、市場存在的風險等,將會對企業并購融資造成風險。
(三)并購后財務管理不到位
當前,集團企業并購后財務管理效果并不理想,未能對相關經營活動進行全面監控,不僅增加了財務風險,產生諸多管理問題,還會影響公司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因此并購重組后的財務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其工作質量高低將直接影響并購效果。
二、集團公司并購重組中財務管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做好前期財務盡職調查
1.調查目標企業資產狀況及質量。并購企業應對目標企業完成清產核資、摸清家底,調查其現在的資產構成狀況,對經營性的資產、總資產以及凈資產進行全面的分析,切合實際的掌握實際負債狀況[2]。例如,知識產權、車輛、房產、土地等法定證照上資產所有人的資產權屬情況,權屬來源是否合法,權屬問題是否存有其他瑕疵,是否存在需要辦證卻沒有進行辦證的問題,相關資產是否存在訴訟糾紛、擔保、抵押、質押等問題,同時調查還應包括其下屬公司的資產構成狀況。
2.了解目標企業相關財務風險。調查目標企業財務風險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其相關財務風險高低,盡早發現并購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減少并購后企業的風險發生。對目標企業相關財務風險調查要點包括企業性質和規模,企業運營程序是否規范,內部控制是否健全,必要的審批程序是否履行,是否存在對出資進行挪用的行為,是否存在抽逃現象,歷史上的股權轉讓是否已經將對價予以支付,是否存有糾紛,股東對評估程序是否履行,是否完稅,企業是否存在境外股權,境外股權是否存在被直接或者間接轉讓的問題,是否對納稅進行了依法申報,是否存在未入賬的負債或預計負債,等等。
3.對目標企業進行合理評估。通常來講,對企業價值的研究,最主要的就是在價值計量的方法和理論上進行研究。在國有企業進行并購重組的過程中,應對目標企業的股東權益價值以及整體層面的價值進行分析。雖然,就目前的狀況來看,企業價值的評估方法以及理論知識已經具有一定的成熟性,但是由于數據選擇、評估目的及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即便是面對同一個被評估方,由于評估方法和程序的差異性,都會使評估結果大相徑庭。而對于并購方來說,對被并購方進行評估的時候,可以首選成本法,這是企業最常選的一種評估方法,而收益法的作用是驗證成本法,二者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二)合理確定支付方法及籌資預算管理
以往單一的并購支付方式,已不再適應現代企業管理需求,只會拉低并購重組質量和效果,通過采取混合支付方式可提高并購實際成效[3]。首先,支付方式的選擇要結合實際狀況來定,在最大限度上確保支付方式能夠滿足自身發展需求,這也有利于推動并購重組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公司還應當優化資產結構,要確保并購重組與資產效益相平衡,以及降低資產流動性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具體說來,企業并購的支付方式包括自由現金流支付、債務融資現金支付、權益融資現金支付、股權支付、混合證券支付。自由流現金支付是用銷售的現金額度,與為保持當今增長率需要的現金支出二者相減,具體涵蓋公司自由現金流與股權自由現金流。債務融資現金支付是并購方向公眾出售債券、商業或者非商業的票據,或者為獲得并購所需款,為獲取現金而向銀行進行中長期借貸。權益融資現金支付是并購方對公眾發行股權募集資金,并用其支付給被并購方,使并購交易得以完成,相對于債務融資現金支付,權益融資雖然較少承擔風險,但卻要承擔股權稀釋的不利于影響。股權支付又稱為換取,是指并購方以股票進行直接支付,具體包括股票回購、庫存股換股、增資換股三種模式。混合證券支付是一攬子支付,是將不同種類的支付工具進行組合,以達到優勢互補、取長補短的支付優勢。
為了解決資金支付問題,公司還需要加強籌資預算管理,以確保并購工作順利進行,保證資產負債比率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集團公司需結合實際并購要求,對資金融資渠道、資金總量、資金到位時間、資金支付節點等進行統籌規劃。
(三)加強并購后財務管理
1.加強財務人員管理。并購重組勢必需要大量的財務人員參與其中,綜合能力水平高低不盡相同,且并購雙方在財務管理、財務內部控制、財務制度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就要求被并購方財務人員要迅速學習、適應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同時并購方財務人員要深入了解被并購企業的經營活動、財務管理模式特點,加強對相關人員綜合業務能力的培訓,此外,并購方還可以直接向被并購企業派駐財務人員。
2.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對于被并購企業來說,其財務管理制度體系應以并購企業的財務管理特點和要求為基準,將自身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適度調整,將其中有價值的部分并入到被并購企業中,不具備財務管理價值的內容,則應摒棄,積極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達到目標企業與并購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相統一。
3.整合會計核算體系。為及時獲得被并購企業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必須將被并購企業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核算體系統一到與并購企業相一致,如賬簿的設置、憑證的管理、會計科目的使用、會計報表的編制方法等。這是建立統一績效評價標準的基礎,也是對被并購企業進行監控的重要保證。
三、結語
前期財務盡職調查可以幫助并購企業及時發現并購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時調整對策,有效降低并購風險。同時,采取混合的并購支付方式并加強籌資預算管理,可全面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資金的使用成本。并購重組后,協調統一目標企業與并購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相一致,努力提升并購后財務管理質量,從而實現統一的財務戰略發展目標。集團公司在并購重組過程中,必須要做好前期財務盡職調查工作,合理確定并購支付方法和安排籌資預算管理,重視加強并購后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而確保并購成效,助力集團企業在轉型改革進程中健康穩定發展。
(作者單位為重慶市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王溪紅.企業并購重組中財務管理問題探究[J].中國市場,2019(36):81+83.
[2] 李碩.機械公司并購重組中的財務及稅收問題研究[J].商訊,2019(35):40+42.
[3] 邴曉楠.試論企業并購重組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及控制[J].中國集體經濟,2019(3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