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玲

【摘 要】 目的:析生理學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影響因素。方法:選取本校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的75名護理生為研究對象,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分析影響生理學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因素,并提出解決途徑。結果:75名護理生中21例認為生理學有很重要的作用,24例認為具有一定的作用,15例認為作用較小,15例認為無作用;22例認為生理學很容易學,23例認為容易學,19例認為較難學,11例認為很難學。本校護理生對生理學教學方法滿意度較低。結論:學生學習態度、教師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不完善等均是影響生理學教學質量的因素,應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法及完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生理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 生理學;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因素;途徑
文章編號:WHR2020024077
生理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學科,是生物學的一個主要分支,是研究生物機體的各種生命現象,特別是機體各組成部分的功能及實現其功能的內在機制的一門學科[1]。同時也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大部分生理學知識都是通過實驗獲得的,生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也是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所必備的,因此教師需通過應用教學技巧與策略,有效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及發展,如何培養實用性人才是當前研究的重要任務[2]。本文選取本校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的75名護理生為研究對象,分析影響生理學教學質量及效果的因素,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校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的75名護理生為調查對象,其中中專40名,大專35名;年齡18~20歲,平均年齡(19.23±1.23)歲。
1.2 研究方法
自制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學生對學習難度、理解程度的選擇;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評估包括4項內容,每項內容的評價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為非常滿意和基本滿意例數之和占總例數的百分比,學生對4項內容的滿意度均低于80%則判定為學生對教學方法滿意度低。共發放問卷75份,收回75份,有效回收100.0%。
1.3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對比顯著。
2 結果
2.1 本校護理生對生理學的認識與學習態度
75名護理生中21例認為生理學有很重要的作用,24例認為具有一定的作用,15例認為作用較小,15例認為無作用。見表1。
2.2 本校護理生對生理學的學習難度及理解程度選擇
75名護理生中22例認為生理學很容易學,23例認為容易學,19例認為較難學,11例認為很難學。見表2。
2.3 本校護理生對生理學教學方法滿意度的評價
本校護理生對生理學教學方法滿意度較低。詳見下表3所示。
3 討論
近年來,伴隨著新課改步伐的不斷推進,專科院校生理學的傳統教學已不能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由于生理學的理論較強,基本概念及作用機理相對較復雜且抽象,學生往往難以理解,這樣一來,增加了生理學教學難度[3]。此次數據調查發現:75名護理生中21例認為生理學有很重要的作用,24例認為具有一定的作用,15例認為作用較小,15例認為無作用;22例認為生理學很容易學,23例認為容易學,19例認為較難學,11例認為很難學。學生對生理學的認識較低,對生理學教學方法滿意度低。
鑒于以上存在的影響因素,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1)更新教學觀念:教學觀念是教學行為的靈魂,將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則必須更新教學觀念。傳統的教學觀念往往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要的是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而忽視了個性發展,將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生理學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師生互動的教學觀念,重視學習過程及全面發展的教學觀念,使學生不僅要學會,而且應會學,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將學生的思維情感作為教學主題,形成以知情、協調活動為主線,傾注真誠、耐心引導,從而增強學生自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及主動性,改變教得累、學得難的局面,將學生“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2)改進教學方法:一方面,采用生動形象的例子解釋難以理解的問題。通過生動形象的例子可使問題簡單化,便于學生理解及掌握。如:學習細胞膜的跨膜轉運物質方式,該方式包括被動轉運與主動轉運,前者是指不消耗能量的順濃度差轉運,后者是指消耗能量的逆濃度差轉運。可這樣舉例:被動轉運如同人騎自行車下坡,從高到低,是一種順坡度的轉運,騎車下坡較輕松,無需消耗能量。主動轉運像騎車上坡,從低到高,是一種逆坡度的轉運,較費力,這就需要消耗能量。然后配備相應的圖示,講解兩者間的關系及各自特點[4]。通過這一例子可使學生直觀及形象地理解被動轉運與主動轉運的區別。通過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事與物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學生容易接受,提高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重視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結合。當前,實驗教學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觀察、記錄及分析、討論,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結合到實踐中,做到學以致用。如:以“影響尿生成的因素"為題,要求學生在課前復習有關理論內容,查閱相關資料,并寫出相應的提綱。在課堂上可安排3~4人的小組討論,學生輪流發言,相互交流及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從多方面分析實驗現象中所產生的原因,使學生能夠在實際應用中認識抽象概念及原理,培養其分析能力,實現質疑-思疑-解疑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5]。3)完善教學內容:為了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可完善相關的課外輔導讀物,包括《生理學教學大綱》、《生理學與臨床》,其中《生理學與臨床》可幫助學生將生理學理論與臨床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較好解決統編教材中理論知識與臨床聯系不足的相關問題,使學生加深理解,提高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法及完善教學內容,可提高生理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海華,王靜,潘群皖,等.淺析如何提高醫學生理學教學質量[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09):132.
[2] 李金玲.試論醫學生理學實驗教學的多維度延伸與質量控制[J].健康之路,2017,02(03):23-24.
[3] 王微,劉暢,王曉燕,等.標準化家屬結合智能綜合生理模擬人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7,12(14):70-71.
[4] 張艷,魏小飛,謝菲,等.基于云教學平臺的行動教學法在高職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醫藥高職教育與現代護理,2019,02(02):77-80.
[5] 王其一.改進教學過程提高生理學教學質量[J].淮海醫藥,2016,34(03):36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