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曉晨 何舒婷
【摘要】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專業是高職院校工程類專業中的一個新興專業,其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還處于探索階段。本文從培養專業人才的角度出發,結合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行業的人才需求,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添磚加瓦。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專業? 高職院校? 人才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2-0240-01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施工、監理、設計、檢測、養護等工作教導,對該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培養出能與企業無縫銜接的學生,成為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命題。
1.高職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專業主要面向地鐵工程、鐵路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市政工程等施工單位、軌道工程檢測單位、軌道工程養護單位等企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生產、建設、管理第一線需要,具有良好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備軌道交通工程施工、監控量測、試驗檢測、養護維修、施工組織與管理等技術的工作能力,能夠熟練地進行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的施工、設計、監理、檢測及養護工作。
2.高職院校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出現的問題
2.1課程內容不完善, 與行業脫軌
高職院校課程設置資料比較匱乏。軌道交通工程沒有明確規范,該專業缺乏參照的規范和標準。高職院校部分專業教師在地鐵工程領域的實踐不足,對于畢業生進入施工企業后所從事的工作不明確,以致于部分院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沒有明確的方向,只能套用課本知識和有限的資料進行編排,無法明確專業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無法與當今地鐵工程的發展相對接,阻礙了專業建設和發展的腳步。
2.2教學方法陳舊,實踐環節薄弱
由于工程建設的復雜性,軌道交通施工方案和施工現場的組織安排通過講師的講解很難直觀的呈現,部分教師就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會導致學習效果較差,學生不能很好的吸收課堂的知識。
行業具有特殊性和危險性,企業很難為在校學生提供參觀和短期實踐的機會,地鐵工程造價較高,相關的實訓設備成本較高,部分院校城軌實訓室的建設還處于萌芽階段,無法豐富學生的實訓環節。設備破舊落后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更有實訓教材建設不同步的情況出現;無模擬現場的班組作業形式,角色扮演缺失,不遵守工作流程、不依照崗位作業規范,缺乏監督及評價機制[1],學生的自主性、決策及實施能力未被充分激發,缺乏獨立思索破解難題的職業素養,更無自主提升的方法能力。
2.3雙師型教師稀缺,與企業交流不暢通
相關工程經驗的工程管理人員人數不多,能夠從企業來到高職院校發展的雙師型教師更少。高職教師多為普通高校研究生,有充足的專業理論卻并沒有施工企業一線的工作經驗,易在課堂講授、實驗實訓等教學環節與實際崗位要求嚴重脫節[2]。
3.高職院校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探究
3.1 優化課程設置
授課中將主流的技術設置為核心課程,以核心課程為中心展開專業基礎課,專業限選課和選修課的編排。必須改變教育觀念,學會與時俱進符合市場的要求,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制定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實踐教學,與行業需求接軌,與用人企業接軌。
3.2 增強實訓條件
院校應在保證傳統的力學、材料、測量等工程專業相關的實訓條件的基礎上,開設城軌實訓室,讓學生在校就能接觸地鐵工程相關的專業知識,加深對專業的理解。同時,校外也應該設立實訓基地,和各類施工企業合作,讓學生有機會去地鐵工程一線體驗施工生活,加強對本專業的認識。
3.3企校合作,加強與企業的交流
企業派出專業技術及管理人員加入高職院校的教學設計決策層,從各專業教學計劃著手,依從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及教育規律,對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進行重組,共同審定訂單班教學計劃及各門課程教學大綱[3],同時,對訂單班學生從教材、師資、實習安排多方面進行全面管理和參與,以培養企業滿意的人才。
3.4 優化教師結構
高校在進行人才引進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引進專業知識過硬的高學歷人才,同時引進在企業有豐富經驗的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培養雙師型教師,豐富專業的教師梯隊。通過校企合作,高職院校可以聘請企業中的專業人員為學生開設講座、授課提高專業建設水平。
高職院校就要適應市場的需求并結合自身的優勢,進行教育理念的改變及教學方法的改進,通過與用人企業的交流合作,制定合理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方案,滿足城軌交通行業的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任俐璇.信息化背景下“行企校所多方共建”濰坊市軌道交通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9(38):10-11.
[2]蔣英禮.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交通職業教育,2017(06):16-19.
[3]許均銳.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學生管理模式的研究[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