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靜
摘要:當今社會對于小學生來說,素質教育一定要廣泛實施,社會各界非常重視。素質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讓小學全方位發展,學習和娛樂共存,使學生對這個社會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本篇文章主要介紹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個很好的思路。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問題;措施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社會很多層面的人士都看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隨著國家重視教育,“文盲”在新一代中完全消失,然而只要求解決“文盲”并滿足不了飛速發展的社會,我們還需要進行素質教育,更好地學習多方面知識,德智體美勞都需要全面發展。
1 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輕視德育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地位。
應試教育是我們的教育路線。當今社會對于學習成績的追求已經達到了頂層,很多小學生報的語數外培訓班幾乎占滿全部的課余時間,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最終的高考,所以很多家長從小學階段就開始比拼學習成績,較量班級名次。但是在這其中忽略了很重要的一方面,那便是德育教育。當初的“70后”、“80”后說“90后”垮掉的一代,因為他們沉迷于網絡,不會主動幫助家人承擔家務,嬌生慣養、自私自利,這些標簽深深烙在了“90后”的身上,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呢?因為從此時開始應試教育的弊端已經顯露出來,尤其大城市的很多家長只要求學生專心學習,其他教育幾乎缺失,便出現了道德敗壞的學生,校園欺凌的現象屢見不鮮。從中可以看出小學德育教育有多么重要。
1.2教師教學方法不夠創新
我們國家是一個長期發展階段,在教育路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所有事物都有自身的雙面性,包括教育,然而德育教育問題更是不少。在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并沒有被特別重視,因此對于教授此課的教師培訓也很欠缺,就造成了教學效果不好的現象,學生們不懂自己應該如何應對生活中存在的德育問題。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今社會,在德育教育時,如果只是單純的“填鴨式”教學,學生會聽之無味,引起不了共鳴,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不探索更有趣的教學方式,德育教育依然會成效不大。發生這種現象和學校層面也有關系,由于對德育教育不夠重視,所以相應的教師培訓非常欠缺,教師沒有得到良好的培訓,如何教授學生德育知識?在學校中也沒有形成專業的德育教育團隊,所以在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就顯露無疑。
1.3德育教育課堂化,與生活脫鉤
生活中許多道理都需要理論結合實際。我們聽過很多大道理,可是真正記住的又有多少?人們都是在有了理論基礎以后通過自身體驗獲得更多人生經驗。然而德育教學大多數僅限于課堂內,學生坐在教室聽教師講解德育知識,并沒有太多機會去親身體驗,面對社會上很多考驗不知道如何應對,嚴重缺乏實踐。這個原因也有很多,因為如果學生親自去上體驗課,過程中出現危險,責任誰來承擔?所以純粹的理論性知識學生接受的并不多。要想使學生更多的學習德育知識,家校結合至關重要。在學校中學習知識,回到家中實踐知識,家長們耐心引導,相信不就便會有多方面進步。
2 小學德育教育的應對措施
以上分析了眾多問題,這些問題影響著教師和學生,教師的業務水平不夠高,學生的道德教育不夠完善,所以會有各種不良行為出現,接下來我們針對于這些問題分析改正措施,改變中小學的德育教育弊端。
2.1德育教育內容更新。
在進行學生德育教育時候,教師采用多種教育資源進行德育教育,就會使教學課堂不會拘泥于課堂,走向大自然中,德育教育內容就會更加豐富多彩。比如學生上德育課時候,可以給他們設置很多問題情境,讓同學們思考在這樣的情境中如何應對,討論交流,發揮發散性思維的重要性。學生在校園內的行為舉止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平時校園內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習慣,將好與不好記錄分析展示給同學們。那些優秀的品質是教育范例,不良品質作為反面教材,從學生身邊取材,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搜集身邊發生的道德事件,將這些事件帶進課堂,以故事型的課堂為基礎,教師只需要見機引導,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便會收獲一節精彩的課堂內容。德育教育離不開生活,生活即教育,讓學生設身處地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他們便會隨著年齡增長對德育有更深的理解。這些教育方式的改變,都會讓小學德育教育模式變得高效、高能。
2.2加強教師自身素質,注重提高教師水平
作為德育教師,首先要對德育教育有正確認知,明白德育教育在小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重要性。其次教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反思自己一節課下來收獲的利與弊,如何在下一堂課中改變那些弊端,這就要求教師深入研究德育教育的內容、特點、規律,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教師還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學習各種教學方式,選取最高效的方式傳達給學生,將德育教育從傳統式教學改變為“面對面溝通”,讓學生有興趣參與進來。學校方面也應該提供有效的培訓平臺,讓教師積極參與,勇于改革,學習更多專業性德育知識。只有教師心中有“墨水”,學生才能讀到知識。
2.3課堂生活相聯系,全面滲透德育教育
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將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思考如何讓這些知識記到學生腦子里,并加以運用。教師的照本宣科已經不足以滿足學生需要,學生還需要走近生活。當今時代多媒體的飛速發展為我們教學提供了優質的平臺,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將生活中反面教材播放出來,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要有力引導,讓學生全方位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我們雖然實施素質教育,可不是將一門教育發揮到極致,還需要各種各樣教育融會貫通,不要將德育教育個體化。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時代新要求,小學德育教育已經成為眾多人員關心的一個問題,在這些教育中凸顯出來的問題如何解決也成了關注點。一步步改進教師教育水平、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家校聯合,小學德育教育才能揚長避短。
參考文獻:
[1]劉冬梅.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化教學研究[J].新課程(中),2019(01).
[2]李剛.讓數學與生活互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淺談[J].新課程(綜合版),2018(12).
[3]王聰.論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