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佳玲
摘要:課外閱讀是相對于課堂閱讀而言的,是學生進行課外學習一種方式。課堂閱讀是基礎,課外閱讀則是課堂閱讀的延伸和補充,課堂閱讀和課外閱讀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正確的課外閱讀不僅可以提高中職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且還可以養成終身受用的閱讀習慣。本文運用了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觀察法對梧州內某中職學校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了以下問題:第一、他們的課外閱讀意識薄弱;第二、閱讀目的性功利化。通過對問卷的分析和研究,進一步探討中職師范類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原因有:第一、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意識被削弱;第二、缺乏正確的閱讀指導和如何選擇正確的書籍;第三、網絡的不良文化泛濫影響學生的價值觀。本文針對以上原因提出了一些建議:第一、家長、教師和學校樹立新的教育理念;第二、發揮圖書館的魅力;第三、建設班級微型圖書館;第四、構建良好的網絡文化;第五、加強學生自主閱讀意識。本文希望通過對某中職師范類學生課外閱讀的調查研究,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以提高中職學生閱讀數量及質量、并進一步促進我國優秀文化的不斷發展,提高民族的文化素養和文化程度。
關鍵詞:中職學生;課外閱讀;閱讀資源
一、課外閱讀的概念
不同的學者、書籍對課外閱讀的概念有著不同的看法:《教育大辭典》中提出課外閱讀是相對于課堂閱讀來說的,是學生在課外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它有著課堂教學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能擴大學生知識視野的同時對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也起著重要作用[1]。葉圣陶先生非常重視閱讀,他認為閱讀就相當于是吸收,寫作是表達,只有吸收的知識、思想足夠豐富了才可以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語文閱讀可以提高自己的語文程度。 在國外60年代由于行為主義思潮的興起,閱讀被看成是、“自下而上”的過程,直至近代,人們才開始重視閱讀。蘇霍姆林斯基指出“閱讀”是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時,他也強調閱讀必須掌握一定的方法,以求提高閱讀效率[2]。大文豪高爾基也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他也贊成閱讀對于人類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無論是國內的教育家還是國外的教育家都主張支持課外閱讀。從他們對課外閱讀的理解來看,那么課外閱讀應該包括幾個方面:第一、是一種自發性的課外學習的行為;第二、它的目的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思維能力;第三,它的意義是陶冶學生的性情、提高自我的文學修養。
二、中職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21世紀的到來,雖然教育資源不斷增加,教育觀念越來越科學。但是在許多中職學校依然教育資源不足以及教育理念落后,尤其是在課外閱讀方面遠遠跟不上科學的教育理念。76%的中職學生閱讀是為了提高成績,閱讀的目的性功利化。在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中職學生的課外閱讀意識還是有的,92%的中職學生認為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種學習,但是有80%的學生的課外時間是花在玩手機,這就是學生閱讀的意識被娛樂取代了。當他們在閱讀中越到困難時,中職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比較弱,只有25%的學生愿意自己面對并解決困難。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為什么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意識薄弱。人類是有依賴性心理的:學生依賴性心理及行為是指學生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在行為上經常依靠別人或外在情境,而自己不能自立或自給[3]。依賴心理會造成學生生活上、學習的懶惰,甚而削弱他們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在調查中,可以發現很多學生在做閱讀時,往往是沒有方法、走馬觀花般閱讀、也沒有和別人交流自己閱讀心得等等。學生在閱讀時也是不做筆記的,所以瀏覽式的閱讀是最常見的。所以在中職階段,雖然老師和家長對課外閱讀的支持率達到90%以上,但是教師沒進行課外閱讀的組織和指導,學生缺乏正確的閱讀指導和如何選擇正確的書籍,沒有形成課外閱讀的自覺意識[4]。再者,沒有老師的正確指導,學生在選擇書籍時會出現偏差。因此不但沒有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反而被言情、武俠小說緊緊地攝住了心魄。以此下去,導致部分同學沉迷小說而對學習喪失興趣。導致學生不會選擇圖書,不知道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這是造成學生不會讀的重要原因。所以學校加強對學生必要的文獻檢索、利圖書館以及閱讀方法的訓練與指導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理解能力參差不齊其、分析問題的能力存在很大差異,對大部分學生來說,這是導致閱讀能力薄弱的內在原因。教師在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引導著學生學習知識,是教學進行的目的。
三、網絡的不良文化泛濫影響學生的價值觀
隨著網絡等科技的普及應用,非紙質文本更加普遍,成為我們身邊的資源,非紙質文本的資源浩瀚無邊,是現代語文課外閱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5]。學生在課外花時間最多的是玩電腦、娛樂,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網絡的不良文化及其容易扭曲中學生的價值觀。特別是游戲,許多中學生就是因為接觸了網游,沒有得到及時的教導所以沉溺其中,最后厭學。電視、電影、電腦等占據了學生大量的閱讀時間,它們一方面可以帶給中學生視覺上的放松,另一方面又可以帶來滿足感,因此這些帶給中學生難以抗拒的誘惑。他們被電視和網絡游戲中逼真的聲音和美麗畫面、動人的情境和引人入勝的情節所深深地吸引,以至于他們每天腦海里都想著電視、電腦上的游戲。再加上,他們正是出于對新鮮事物好奇心最強烈的的年齡階段,一直處于書海中的他們,更好奇于新鮮接觸的書籍,更心動于小說后續發展。他們開始一心二用:一邊困在題海中,心卻向往著小說、電視等。久而久之,不僅僅學習效率下降了,而且更談不上課外閱讀和培養閱讀的良好習慣了。
四、以調查問題原因提出相應解決對策或建議
通過對本問卷進行了分析,發現了許多問題,分析了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為了有效地提高農村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所以提出一些建議:
(一)家長、教師和學校樹立新的教育理念
朱永新先生認為:創建書香校園可以讓學生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提高文學修養。學校時培養人才的地方,而課外閱讀則是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應該大力提倡課外閱讀開拓學生知識面。提倡學生在注重知識積累的同時應著重培養其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而提高其語文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明確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就是通過閱讀。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而且教師在培養學生良好課外閱讀習慣上有著主導的作用,首先教師應端正對課外閱讀重要性的認識。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是學生開拓知識的另一重要天地,應認識到它的不可以替代性。另外,要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一旦有了閱讀興趣,才會從內心深處產生學習動機。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充滿好奇心且求知欲旺盛的時期,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愉快地從閱讀中享受知識。語文課外閱讀,更是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教師要通過家長會或者家訪等渠道向家長宣傳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以確保學生的課外閱讀行為得到家長的支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促進孩子向著優秀發展,而不良的家庭環境則有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請你這樣告訴學生的家長:你們的孩子的智慧,取決于你們的智力興趣,取決于書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占著怎樣的地位[6]”。大教育家都認為正確的課外閱讀是有利于孩子的智慧。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的有效性必須先讓家長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創建書香家庭,為孩子創建一個濃厚的閱讀氛圍。這次調查數據顯示90%以上的教師和家長是支持學生課外閱讀的,因此這一點是非常值得珍惜的。
學校、教師和家長都是初中生最主要的生活范圍和接觸對象,要讓學生出于一種濃郁的閱讀氣氛中,必須從這三個維度加強對他們的知道。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校學習環境有著重大關聯,一個好的學校學習氣氛可以促進學生。
(二)發揮圖書館的魅力
當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得到各個方位支持,那么他們的學習動機會加強。應該正常開放圖書館,滿足學生對閱讀的需求。學校要指導學生學會利用圖書館將使學生終生受用。理想的學校圖書館環境主要休現為:豐富、安靜、教育和激勵。圖書館應該設立一個自習空間,保持安靜的環境,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欲望。對于圖書購置,學校應該多購買一些優秀的中外名著等。充分發揮圖書館獨特魅力,吸引學生眼球,保持學生閱讀興趣。科學家富蘭克林在自傳中有這樣一段話:“圖書館使我得以有恒地研習而增進我的知識,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兩個鐘頭,用這個辦法相當地補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7]。”圖書館應該充分發揮資源豐富的優勢,激發學生自發的內在動機,讓學生變成自主閱讀,端正閱讀動機:閱讀只為了提高自我文化水平、陶冶情操、提高自我文學修養,而不是為了考試、分數而閱讀。
(三)建設班級微型圖書館
在班級的某個空閑的角落,擺上一個書架,每個學生至少每人帶一本圖書到班級,多多益善,放在書架上。這樣,學生的閱讀書籍又多了幾十本。在班級建設一個微型的圖書館,由班級圖書管理員負責管理。這些書每學期更換一次,不僅僅拓寬了學生的閱讀渠道,培養了學生愛護書籍的好習慣,也可以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
(四)構建良好的網絡文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飛速發展,電子產品的更新周期短,智能手機、電腦等高科技產品進入農村家庭。網絡開始進入中學生的生活,也開始影響著中學生的成長。中職學生對網絡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所以一旦網絡上的不良文化進入他們的生活,他們就會受到影響,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嚴格整頓網絡文化、打擊不良文化。他們不再滿足于書本上學習的內容而是希望通過網絡了解更多關知識,是希望從課內引向課外以拓展自己視野豐富自己知識[8]。良好的網絡文化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時也是為了課堂教學作個鋪墊、使得學生更容易與文本產生共鳴。家長可以建議學生在網絡上收聽新聞聯播、中國漢字聽寫大賽等節目,加強對社會各種事件的了解和培養學生對事件的分析能力、了解各種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知識。
(五)加強學生自主閱讀意識
年級越大的中學生對閱讀所持的態度越是無所謂,側面反映出中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越來越淡薄。我們說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沒有閱讀的內在動機、沒有閱讀意識再加上人本身就有懶惰性,如此發展下去,學生只會忽視了閱讀。 所以,想要學生重視課外閱讀,必須加強學生的閱讀意識,全方位地對學生滲透閱讀的重要性以及身體力行地去創造一個閱讀的氛圍,強化學生閱讀動機。
參考文獻
[1]顧明遠編.教育大辭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出版社.1983. 247
[2]蘇霍姆林斯基著,蔡汀譯.怎樣培養真正的人[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156
[3]胡延會. 7-9年級課外閱讀習慣的問題與對策[D].河北師范大.
[4]溫儒敏. 忽視課外閱讀,語文課就只是半截子的[J]. 課程·教材·教法,2012,01:49-52.
[5]楊喜軍. 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與對策[J]. 科技創新導報,2011,01:139.
[6]陶錦亞.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研究[D].蘇州大學,2011.
[7]王任坤. 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問題及改進策略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10.
[8]彭建華. 農村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及對策[J]. 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8,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