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推廣工作一直都是高校圖書館運行管理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甚至影響社會閱讀風氣的一大途徑。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好閱讀推廣工作已然成為高校圖書館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從數字化、經典文學著作與專業資料、地域文化、眾籌等方面,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路徑選擇進行簡單探討。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優化策略
引言
在移動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的社會大環境下,人們的閱讀方式也從傳統的紙質書籍閱讀向現代化的電子書刊閱讀轉變,閱讀行為和心理都發生著變化。這種閱讀習慣的改變也從本質上影響了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并推動其閱讀推廣工作的轉變。高校圖書館能否正確的影響閱讀者的學習行為在高校圖書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閱讀推廣工作也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實施的具體措施。高校圖書館也應該不斷地提升自身服務水平來適應讀者需求的轉變,通過不斷的解決完善工作推廣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來確保閱讀推廣工作的高效落實,有助于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有序可持續化的發展。
1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高校閱讀推廣人才匱乏
閱讀推廣活動開展得成功與否關鍵在人才。現在很多高校還沒有建立一支專業的閱讀推廣人才隊伍,這嚴重制約了高校閱讀推廣活動的組織和開展。2014年,中國圖書館學會在閱讀推廣人培育行動中對“閱讀推廣人”定義為:閱讀推廣人是指具備一定資質,能夠開展閱讀指導、提升讀者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專職或業余人員,培育對象包括各級各類圖書館和科研、教學、生產等相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及有志參與閱讀推廣事業的其他社會人員。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資質與能力。對于高校閱讀推廣人的概念,結合中圖學會的定義,應該特指在高等教育學校中具備一定的資質,能夠開展閱讀指導、提升讀者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專職或業余人員。高校的閱讀推廣人應該具有濃厚的閱讀興趣,擁有較強的組織策劃能力,能夠給予讀者相對專業的指導。這方面的人才還相對匱乏,需要加強培養。
1.2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活動形式缺乏創新性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圖書館內部,應該提升讀者的參與度和推廣度,讀者對閱讀推廣內容的認可和傳播有助于提升閱讀推廣工作的效率與意義。縱觀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活動形式還較為單一,主要以向讀者推薦圖書館現有資源為主要手段。這一單一的活動形式也容易產生以下問題:①同一閱讀內容反復推廣,這一行為會造成讀者的閱讀疲勞。同時高校圖書館長期不更新書籍資源也是缺乏創新力和不作為的表現,長此以往會降低讀者的參與興趣。②單一的推廣模式缺乏新意,枯燥的活動內容和流程也無法激發出讀者的參與興趣。③閱讀推廣活動具有功利性,目前多數的閱讀推廣活動只注重物質層面而忽略了精神層面,過多的頒獎過程或職稱評選背離了閱讀推廣工作活動的初衷,功利性的活動不利于推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
2優化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策略分析
2.1加大高校閱讀推廣人才的培訓力度
關于如何閱讀,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不然。魯迅先生在《讀書雜談》中說“說到讀書,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書來讀就是了,但是并不是這樣簡單。”朱光潛在《談讀書》中指出:書是讀不盡的,就讀盡也是無用,許多書都沒有一讀的價值。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須慎加選擇。你自己自然不會選擇,須就教于批評家和專門學者。在浩如煙海的書的世界,如何加以選擇,如何進行深入閱讀,如何提升閱讀的效果,若有專業的人員給予指導,將會起到指點迷津的作用。 很多國外的高校已開設了閱讀學的課程,國內高校在這方面還很欠缺,急需加強。中圖學會雖然組織有閱讀推廣人才培訓班,而且已經組織了幾期,但產生的影響還不夠大,參與培訓的人員數量極其有限,應該擴大宣傳,提升影響力,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要進一步加大高校閱讀推廣人才的培訓力度,組建專門的閱讀推廣部門。
2.2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精準推廣
閱讀推廣的關鍵在于精準推廣,為讀者帶來最合適的閱讀資源和服務,讓讀者享受人性化的借閱服務,同時解決傳統閱讀推廣的形式單一、持續性不足、成效不佳等問題。對此,高校圖書館應當積極應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全新的閱讀推廣體系,重構推廣理念,將閱讀推廣和學生專業學習、文化素養甚至個人成長與發展相結合,通過深入滲透增強推廣有效性。與此同時,還應當對基于大數據的閱讀推廣機制加以完善。在大數據環境下,僅靠圖書館很難充分落實閱讀推廣工作,還需要教務處、學生會、團委等部門鼎力支持與配合,因此高校需要統領以圖書館為核心的各個部門,共同構建全新的閱讀推廣機構體系。然后,高校還需要對閱讀推廣責任與權力進行合理劃分,制定健全管理制度,要求各部門及人員按照制度開展工作,確保推廣工作有序進行、高效完成。圖書館發揮主要作用,在大數據基礎上精準提供閱讀資源,組織推廣活動。而其他部門需要積極配合,利用大數據分析結果合理打造和諧校園閱讀氛圍,創造廣大學生喜愛的閱讀環境,促進閱讀推廣的長效實現。
2.3網絡平臺閱讀推廣模式
目前,高校圖書館的網絡閱讀平臺建設較為全面,有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90%以上的高校圖書館建設了網絡圖書館,80%的學校開設了數字圖書館,面向本校學生開放,并提供相應的數字資源閱讀和下載服務。但我國許多高校圖書館并未形成線上線下互聯的模式,仍以線下借閱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借閱難度。高校圖書館應升級網絡自助借閱設備,使學生能夠自主查閱并更易獲取所需的資源和信息,相關設備應能做到拓展推送,使學生能夠全面把握館藏資源內容,提升閱讀推廣工作的實效。
結語
綜合上述,閱讀推廣是高校圖書館近年來的重要工作,有利于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和推進書香社會建設。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要求圖書館在全新環境下科學選擇最合適的閱讀推廣路徑。毫無疑問,基于互聯網開展數字化閱讀推廣是當前最重要的發展方向,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除此之外,圖書館還應當堅持以經典文學著作為核心及強調地域文化的傳統推廣模式,更要關注眾籌等新興路徑,探索出最適合自身發展的閱讀推廣路徑。
參考文獻
[1]盧容.數字化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路徑選擇[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35(11):36-38.
[2]郭彩霞.圖書館閱讀服務中新媒體的應用分析[J].智庫時代,2019(30):241,245.
作者簡介:李建瓊(1986.07-),女,漢族,云南昆明,館員,本科,云南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為圖書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