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元,馬文強
(鄭州中康醫院神經內科,河南 新密 452370)
高血壓腦出血發病原因主要由于血壓突發升高造成腦動脈破裂,導致腦實質內出血,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頭痛、偏癱、言語謇澀或不語等[1]。由于該病起病急、病情發展較快,會繼發出現腦水腫、腦血腫等并發癥,造成患者神經功能損傷,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及時有效的治療至關重要。目前臨床主要采用西醫藥物治療,但長期治療會出現不良反應,影響預后[2]。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探究腦血疏口服液聯合依達拉奉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炎性因子及神經功能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將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104例納入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2例。對照組男30例,女22例;年齡39~77歲,平均(55.36±4.24)歲;出血量為5~31 ml,平均(19.31±3.28)ml;其中基底核區出血24例,腦葉出血14例,小腦葉出血8例,腦干出血6例。觀察組男32例,女20例;年齡38~78歲,平均(55.42±4.35)歲;出血量為6~29 ml,平均(19.22±3.31)ml;其中基底核區出血25例,腦葉出血13例,小腦葉出血9例,腦干出血5例。兩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納入標準 (1)西醫符合:①《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中高血壓腦出血的相關標準[3]:急性起病,表現突發出現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癥狀,伴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及腦膜刺激征。②入選患者均經CT檢查確診腦部出血。③均伴有高血壓病史。④既往無開顱手術史。(2)中醫符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相關標準[4]:表現為偏癱、言語謇澀或不語、口舌歪斜,伴有眩暈、目偏不瞬、共濟失調。
1.2.2 排除標準 ①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②嚴重心肝、肺腎功能障礙。③中重度昏迷者。
對照組予以依達拉奉(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405)30 mg稀釋于生理鹽水250 ml靜脈滴注,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腦血疏口服液(山東沃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70059)10 ml/次,溫水沖服,3次/d。兩組均治療1個月。
(1)于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患者頭痛、眩暈、腦膜刺激征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血腫體積減小≥75%。②有效:患者頭痛、眩暈、腦膜刺激征等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血腫體積減小20%~50%。③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和血腫體積均未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于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指標變化情況,包括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受體(IL-1β),采用全自動化生化分析儀檢測hs-CRP,采用發光免疫分析儀檢測TNF-α、IL-6、IL-1β,試劑盒均采用ELISA試劑盒。(3)于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評估,采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NIHSS)評分,總分42分,分值與神經功能損傷程度呈正比。
觀察組顯效34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23%;對照組顯效13例,有效27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76.92%;觀察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10,P=0.012)。
治療后觀察組hs-CRP、TNF-α、IL-6、IL-1β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NIHSS評分對比(分,
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外科常見疾病。患者突發腦出血對神經功能損傷較嚴重,由于出血引起出血部位血腫,血腫壓迫會進一步升高顱內壓,造成周圍腦組織出現水腫、壞死,進而導致機體神經功能損傷[5]。因此,早期清除血腫、抑制自由基生成是降低神經功能缺損的關鍵。依達拉奉是臨床常用于治療腦出血的藥物,是一種腦保護劑,可以有效清除腦組織內氧自由基,減少腦部周圍血流量,降低顱內水腫,同時可以增強缺血神經元的生存能力,減少神經細胞死亡,促進神經功能恢復[6]。
與西醫止血理論不同,中醫學把高血壓腦出血歸屬“瘀血”范疇,中醫認為腦出血主要為瘀血、痰濁、火熱及毒邪所傷,治療不應先止血,首當是祛瘀,若瘀血不祛,新血難安,主張“活血、散結、破瘀生新”治療腦出血[7]。腦血疏口服液主要成分包括黃芪、水蛭、石菖蒲、牡丹皮、大黃、川穹,其中黃芪益正氣、壯脾胃,活血益胃;水蛭破血通經、清瘀利水;石菖蒲理氣活血、散風去濕;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大黃攻積滯、清濕熱,涼血、祛瘀;川穹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全方合用具有活血祛瘀、益氣散結之效。現代藥理表明,腦血疏口服液可以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部微循環,通過抑制血小板集聚,延長凝血時間,同時能夠促進吞噬細胞的功能,加速腦內血腫吸收[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23%,對照組為76.92%,表明腦血疏口服液聯合依達拉奉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單純使用依達拉奉治療。
腦出血時也常伴隨炎癥反應,在出血后48~72 h炎癥反應最強烈,主要是由中性粒細胞浸潤,從毛細血管或黏附血管壁滲出,進而釋放各種炎性因子,如TNF-α、IL-6、IL-1β等,這些炎性因子含量升高可加重腦組織損傷。有研究指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腫周圍水腫程度與炎性因子TNF-α有關,TNF-α通過刺激IL-6、IL-1β等細胞因子的表達,促進中性粒細胞向缺血區浸潤,破壞血腦屏障,引起腦細胞腫脹[9]。郭清保等[10]研究指出IL-6水平較高者,其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更嚴重,使游離蛋白S濃度降低,阻礙內源性凝血系統的調節功能,進而導致機體凝血障礙;此外,IL-1β炎性因子的釋放,會增強白細胞反應,加重腦水腫,引起缺血,同時誘發神經細胞凋亡;而hs-CRP是機體損傷后被炎癥刺激合成的急性相蛋白,炎癥開始時水平逐漸升高,當病變消退、功能正常而降至正常水平,可以作為急性炎癥的標志物。本研究結果也顯示,兩組治療前hs-CRP、TNF-α、IL-6、IL-1β水平均較高,治療后均得到改善,且觀察組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且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腦血疏口服液聯合依達拉奉能更有效地抑制炎癥因子,改善神經功能。
綜上所述,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采用腦血疏口服液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臨床效果更好,可以有效降低炎癥因子水平,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