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絲雨 宋自瑞
摘? 要: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最后階段,高校體育教學承擔著重要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運動技能及運動方法,注重培養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分層次教學法作為一種充分體現生本教育理念的教學方法,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之中實現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培養學生運動習慣的教學目標。本文主要探討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分層次教學法的具體策略,力求為高校體育教師有效展開分層教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分層次教學法? 高校體育? 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c)-0086-02
Abstract: As the final stage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bears important teaching goals so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scientific sports skills and methods, and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sports.? 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 as a teaching method that fully embodies the concept of student-based education, is used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s of lifelong sports awareness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sports habit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applying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trives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layered teaching fo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Key Words: 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pplication
分層次教學法就是根據科學的分層標準,將學生分為若干不同層次,為不同層次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并采取針對性教學措施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1]。由于分層次教學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而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分層次教學法,有利于促進高校體育教學實現水平提升和質量改善,并且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體育潛能,讓身體素質基礎及體育運動基礎不同的學生都能通過體育學習有所收獲,并培養他們形成體育運動鍛煉的良好習慣。具體而言,高校體育教師應采取以下策略有效實踐分層次教學法。
1? 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建立多元分層標準體系
科學完成分層是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有效應用分層次教學法的基礎性前提條件[2]。為了達成科學分層的目標,教師應遵循“以生為本”原則及“因材施教”原則,結合具體體育教學內容建立多元分層標準體系,以此最大化實現分層次教學法對于增強高校體育教學實效性的積極促進作用。
1.1 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分層
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較為明顯的差別,如果教師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和體能狀況,而采取讓體質和體能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同樣強度體育練習的做法,那么體質強、體能好的學生體育潛能得不到充分發揮,而對于體質弱、體能差的學生則容易導致他們產生抗拒心理。教師應根據分析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總結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和體能狀況,并進行科學分層。
例如,在開展長距離跑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分析女生的800m跑測試結果和男生的1000m跑測試結果,結合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關于“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成績規定,將學生分成A、B、C、D4個層次,然后為每一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措施,讓耐力跑教學更具針對性。
1.2 根據學生對于某一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進行分層
學生在進入高校前,已經歷了從小學至高中的體育學習,對于某一運動項目技能的掌握程度必然存在差異。為此,教師可以在深入開展教學前,先進行運動技能測試,評估學生對各項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據測試結果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例如,在進行籃球教學中的投籃技能教學前,教師可以先開展3次“一分鐘投籃測試”,記錄學生在3次測試中投中的籃球數,并觀察他們的投籃姿勢規范程度,將投中籃球數量在20個及以上的學生分入A層,將投中籃球數量在10~20個的學生分入B層,以此類推。然后再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投籃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投籃教學措施,讓投籃技能教學更具有效性。
1.3 根據學生的實際體育學習需求進行分層
學生在興趣愛好差異會讓他們產生不同的體育學習需求,教師在分層時也應充分考慮。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體育課上所展現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積極性、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及實際需求,再根據結果對學生進行分層[3]。
2? 建立體育學習小組,促進學生共同實現進步
完成分層之后,教師可以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搭配,建立體育學習小組,教師還能有效培養學生形成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仍以上文中提到的投籃技能分層為例,在完成分層之后,教師可以將A、B、C3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合理搭配建立籃球學習小組,推動A、B層學生帶動C層學生在投籃技能上取得進步。
3? 建立動態評價機制,靈活調整分層教學方案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分層次教學法最重要的目標是幫助所有層次的學生都取得進步,因而教師不能固化分層教學方案,而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體育學習狀況靈活對分層結果進行調整,教師應建立階段性考核和評價機制,總結學生對于體育運動情感的變化并結合這些信息調整分層。
4? 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分層次教學法對于改善高校體育教學效果及培養學生運動鍛煉習慣的重要作用,高校體育教師應建立多元分層標準體系,將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運動技能掌握程度及實際體育學習需求都納入分層標準之中,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選擇分層方案,同時注意以小組教學方法配合分層次教學法、注意建立動態評價機制靈活調整分層教學方案,最大化實現分層次教學法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積極促進作用,切實增強體育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馬昕.分層教學法在大學體育田徑課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17):210-211.
[2] 付凡飛.淺析分層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運用[J].青少年體育,2017(4):92-93.
[3] 趙艷.分層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7(1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