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莉
摘 要:下文通過闡述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設計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了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設計管理中的應用現狀,提出了BIM技術在建筑工程設計管理中的有效應用策略,從而有效提高BIM技術在建筑工程設計管理中的整體應用水平。
關鍵詞:BIM技術;設計管理;應用
1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設計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1.1實現了及時改正圖紙功能的效果
在建設項目的過程中,項目的設計至關重要,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建筑工程設計時,需要反復修改圖紙,這與相關設計人員的能力和工程的可行性無關,是經常遇到的問題之一。BIM技術減少了對圖紙的修改次數。借助先進的BIM技術,設計圖紙可以有效地轉化為相應的設計數據信息。這樣,當修改某一張圖紙時,其他圖紙也會自動修改,而不需要相關設計人員手工修改圖紙。因此,這不僅提高了建筑工程設計人員的工作效率,突出了一定程度的簡潔性,也減輕了相關工程設計人員的工作壓力,在BIM技術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2符合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BIM技術的發展得益于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快速增長,給建筑業帶來了寶貴的發展機遇。面對建筑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壓力,建筑設計單位需要尋求長期的生存和發展。通過BIM技術的科學運用,建設項目的設計方案可以變得更加完善,形成有效的應用模式。同時,借助先進的BIM技術,相關項目設計師可以及時糾正設計過程中的缺陷和問題,制定合理的改進策略,體現Bl M技術的應用效果,促進我國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1.3發揮出一體化與三維化的良好作用
在Bl M技術中,覆蓋了大量的數據信息。設計建筑工程時,相關設計人員應按照相關設計規定執行。比如建設項目的高度、范圍、能耗指標等都要按照相關規定來實現。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相關的設計軟件都能準確計算出物理量。但在二維空間環境下,圖紙只能導入相關設計軟件,作為相應的設計記錄。一般來說,為了節省時間,相關工程項目的設計人員可以參考自己的設計經驗,科學地計算相關的物理量,從而達到建筑工程的設計圖紙、計算和渲染的一體化效果。總的來說,BIM技術屬于全3D技術的類型。目前,在建設項目的設計過程中,依靠三維形式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效果圖只能從某個區域看到,無法達到看到整體設計效果的目的。對于業主和設計師來說,如果在建設項目完成之前看不到整體設計成果,顯然是一個非常顯著的不足。BIM技術的科學應用減少了這種情況的發生。通過這項技術,我們可以看到更加立體的虛擬光環境,將項目最終的整體設計效果呈現給業主和設計師,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效和作用。
1.4有效利用信息化功能
將BIM技術應用于建設項目的設計和管理,可以有效利用信息功能,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主要原因是通過BIM模型獲取更多的數據和信息,為相關設計人員帶來有效的參考和幫助。主要特點是Bl M模型本身攜帶相關信息,安全性高,保證了數據信息的真實性。這樣,與以往的相關軟件模型相比,使用BIM技術建模可以提高相應的工作效率。如果出現錯誤,其他信息仍然可以手動修改,但是使用Bl M技術后,修改可以自動實現,對建設項目的設計人員有很大幫助,使用起來更方便。
2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設計管理中應用的現狀
在將BIM技術應用于建設項目設計的過程中,與以往的建設項目設計管理方法相比,在具體實施中仍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足。第一,不同專業之間模式的有效協調問題。在BIM協同設計中,建設項目的設置需要應用統一的技術對策,如模型的精度等級、統一構件的合理選擇、材料制作方法、文件的命名要求等。設計人員需要處于項目的初始階段,花費大量時間制定科學可行的策略。同時,明確規定了統一的規定,以確保設計進度滿足相關要求,從而避免因進度差異而導致的信息不對稱。二、相關數據和信息的傳遞[7]。就BIM信息模型而言,它屬于建筑全生命周期設計過程中的信息載體。但目前的信息數據傳遞還處于起步階段,如結構設計模型與建設項目分析模型之間的科學轉換,不同專業之間模型的有效整合與協調等,仍然缺乏一定的穩定性。混凝土結構配筋圖和機電專業示意圖仍不符合相關圖紙的深度要求。上述一系列的缺陷和不足會造成很多項目設計師的重復工作,進而影響工作效率。因此,將BIM技術科學地應用于建設項目的設計和管理至關重要。
3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設計管理當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3.1注重建筑工程項目設計BIM建模標準的科學建立
對于任何一個建設項目的設計工作,在正式實施之前,都要注意建設項目設計BIM建模標準的科學制定。在建模標準中,涵蓋了Revit模板文件、項目族文件、繪圖標準、模型拆分要求、相關變更資金、協同文件的標準控制、模型文件的標準存儲和利用、文件命名等。根據圖紙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圖紙的標準化建模,采用BIM技術深化方案,達到施工圖的深度,實現項目的標準模型施工,根據相關施工圖的模型進行出圖,發揮BIM技術的作用。
3.2做好全專業模型的構建工作
BIM建模人員需要根據相關要求設計初步的2D圖紙。為了使設計效果更加立體,可以使用涵蓋建筑、結構、設備、精裝修、景觀、市政等不同專業的三維模型。建立的BIM模型需要按照企業標準實施。根據相應的可視化程度,梳理建筑物、構筑物、精裝及相關設備之間的關系,在相應的模型中加入基礎信息,實現整體模型構建。使用BIM技術時,需要Revit軟件、Navisworks、showcase等軟件。依托Revit模型的深化,可以設計建筑方案和整套施工圖,形成相應的豎向剖面圖,導出到3dmax,形成相應的后期效果圖。
3.3確保碰撞檢查改進設計的合理性
模型建立后,可以使用Navisworks軟件檢查碰撞位置,發布詳細的碰撞報告,記錄相應的碰撞情況,然后組織成文檔和圖片,由相關設計人員進行討論,有效改進碰撞檢查工作,同時不斷完善相應的模型。在進行工程施工時,相關設計人員可以將相關的樣板圖紙發送給施工人員,有效協調各方關系,降低后續施工的返工率,節約施工成本。
3.4加大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設計中的運用力度
將BIM技術應用于建設項目的設計,可以起到協同設計、可視化、分析和仿真等作用。對于那些復雜多樣的外觀造型、不規則建筑立面的表達、建筑模型等環節,可以采用個性化設計的方法,建立子族,為每個子族添加相應的參數信息,參考二維圖紙平面尺寸的組合單元族,使各種材質的族圖可以點、線、面等不同形式放置在導入的平面圖中,連成一體。對于每個子族,根據相關設計圖紙的尺寸信息進行構造,并精確標注相應的編號和參數,從而獲得較高的仿真精度。然后利用BIM模型對相關數據進行科學處理。建立模型后,根據建筑不同部位的各種規格、尺寸、類別、材質的磚塊,可以準確統計數量、面積等具體數據信息,同時可以做好國家標準工程量清單對應清單編碼的對應工作,添加提取相關構件的信息,有利于后續的維護工作。
結語:
希望本次研究分析的內容和結果能夠得到相關建筑工程設計管理人員的關注和重視,并得到相應的啟發和幫助,從而提升BIM技術在建筑工程設計管理中的實際效果,進而促進我國建筑工程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虞思詩.BIM技術在建筑工程設計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建筑·建材·裝飾,2016(17):191-192.
[2]何聃.BIM技術在建筑工程設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7(03):79.
[3]史紅昌.BIM技術在建筑工程設計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工業,2017(2):224-225.
(南京璞置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