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逸嘯
摘 要:提升國家競爭實力以及經濟能力,就需要重視提高工業電氣產品質量,而隨著我國近年來的經濟建設,人民群眾對產品質量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政府質量監管部門也越發重視對工業產品質量的監管,但我們也需要意識到當前仍然存在一些有質量問題的工業產品。本文闡述了工業產品質量監管的概念,分析當前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的現狀,并提出一些相關建議。
關鍵詞: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問題;對策
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往往是通過工業產品質量水平反映出來的。隨著改革開發實施,經濟建設不斷完善,我國的工業產品質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相較于發達國家,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時常會出現一些重大質量安全事故,危害人民群眾的財產與生命安全。而生產力總體水平不高,缺乏健全的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體系,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1]。
1 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概念
工業電氣企業在生產環節創造的能夠滿足使用需求和實際用途的產品,就是工業電氣產品。在本文當中,涉及到的工業電氣產品涵蓋了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電熱毯、電壓鍋;有關金融和通信安全的無線電接收器、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器;容易影響生產和公共安全的電力鐵塔、化工產品以及其他產品,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而工業電氣產品質量則是指產品對固有特性的滿足要求程度,對相應需求和期望的滿足程度。
政府部門通過相應規則的利用來調解社會經濟事務,進而實現正常有效的運作,也就是政府監管模式[2]。依照相關的法律法規,政府工業電氣產品監管部門對工業電氣產品實施有效的質量監管,保障工業電氣產品生產環節得到規范,確保工業電氣產品整體質量,保障消費者的財產和人身等各項權益,并有效推動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在不同國家,對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也有著不同的模式和體系,一些國家以政府為主導,政府來實施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權利,也有部分國家是通過市場主導或者官民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的,但無論是哪種監管形式,最終的目的都是防止工業電氣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對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作出有效保障。
2 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存在的問題
2.1依法行政能力不足
依法行政是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的必然方式,但在當前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環節,卻明顯存在依法行政能力不足的問題,相關工作人員缺乏合理運用法律法規實施行政管理的能力。而隨著近些年我國政府對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的越發關注,并且出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但想要實現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依法行政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執法人員過度依賴自身經驗,缺乏應有的法制觀念,使用老舊的方式方法來處理當前新形勢的案件,就容易出現一定的錯誤,損害人民群眾的多重利益。在實際工作中部分行政執法人員忽視了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對法律法規的不了解導致在執法環節遇到了各種阻礙,執法人員自身素質低下影響著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工作的開展。在相關部門內部缺乏完善的監督制度,對行政執法機關沒有足夠的監督力度,也容易出現一定的腐敗現象。
2.2缺乏公共檢驗檢測能力
政府部門開展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的主要方式就是對工業電氣產品開展檢驗檢測,但缺乏公共檢驗檢測能力,導致部分工業電氣產品的質量檢測準確度不高。例如,當年轟轟烈烈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由于對三聚氰胺的檢測準確度不高,導致質量不合標準的產品流向市場,最終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后果。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間的經濟發展程度也有著明顯差異,在經濟發達地區的檢測能力往往相對較高,而基層檢測機構缺少有效的基礎檢測設施,想要實現有效檢測就需要輸送到檢測能力較高的地區開展檢測,企業的工業電氣產品檢測成本相對較高。此外,缺少具備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也在制約著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的開展。當前檢測機構存在著高素質人員缺失,即使引進高素質專業人才也留不住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檢測人員甚至無法準確理解檢測標準規程,實際工作中的檢測設備相對老化,甚至部分企業的工業電氣產品質量檢測能力還不如公共檢驗檢測能力。
2.3認證市場缺少合理秩序
作為重要的第三方機構,我國一直十分重視認證機構的發展,認證體系也是提升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實際工作中缺乏有效監管,部分認證機構逐漸模糊了公正公開、誠實守信等原則,成為了完全唯利是圖的商業組織。當前部分認證機構為了提升業務量,誘導企業用低廉的價格買賣認證證書,對認證行業秩序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部分認證機構利用國家提供的認證收費制度,獲取高額利潤,競相壓低價格,導致認證質量下降,相關企業和消費者的權益也受到了損害。
3 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的對策
3.1構建企業質量監管體系
由于對工業電氣產品質量不夠重視,“中國制造”逐漸與假冒偽劣和質量低下畫上了等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缺乏有力的質量監管,部分企業缺乏誠信的素質,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因此,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構建企業質量監管體系。雖然在《合同法》《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當中都涉及到了企業質量信用相關內容,但往往只是簡單的帶過一下,而沒有真正對失信行為制定出有效的懲罰制度[3]。為此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失信企業進行刑事立法,并提升打擊力度,讓失信企業的違法成本大幅提升。
此外,要構建一個失信企業的黑名單制度,構建企業質量信用平臺,讓企業的信用信息得到完善,讓企業之間實現信用信息共享,構建完善的失信企業黑名單制度,讓企業的違法和失信行為第一時間得到公布,對企業日后的信貸和融資等行為做出有效制約,為守信企業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3.2完善質量監管標準化
提升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的前提是實現質量監管標準化,讓抽象的質量用量化的指標變得明確,便于進行后續的細化操作。相關部門要建立完善的標準體系,圍繞當前我國的產業發展趨勢,強化質量監管標準的建設,推進高新企業、品牌企業的采標工作,借助先進的標準來提升企業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管理能力,進而提升工業電氣產品的整體質量。對工業電氣企業而言,一味的忽視成本追求高質量并不是一件好事,為此,要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在堅持質量第一的前提下,結合企業實際的緊急情況,制定出保障人身安全的相關標準,通過這樣的形式降低工業電氣企業的生產壓力,并且也有助有針對性的有效開展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想要實現高質量,首先就要有高標準,在平衡經濟效益與質量成本的基礎上,需要鼓勵相關企業制定高標準,來提升工業電氣產品的質量。
3.3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作為工業電氣產品質量提升的主體,在出現質量安全問題時也需要第一時間承擔相應責任。為此,需要將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來提升整體的工業電氣產品質量水平,發揮出企業應有的作用。在企業的各個生產環節都必須堅持質量第一,強化企業的質量責任意識,將質量作為第一要素,并構建完善的質量責任體系,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個人上,實現全員和全方位的質量管理,讓整個生產鏈條都能貫徹質量安全責任。質量水平高低直接由勞動者素質決定,為此要強化勞動者的職業理念,定期開展專業化技能素質培訓,提升勞動者的職業技術,才能生產出更高質量的工業電氣產品,進而從源頭上徹底提升質量水平,推動工業電氣產品監管工作的開展。
結束語:
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管,需要結合當前存在的實際問題,構建完善的質量監管體系與制度,將具體責任落實到企業,并制定高標準、實施嚴要求,推動工業電氣產品質量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穎.黃巖區工業產品質量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江西農業大學,2019.
[2]劉倩.河源市工業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黑龍江 大慶16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