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
2019 年1 月2 日,國際勞工組織(ILO)成立百年慶典工作正式開啟。2019 年是ILO 成立的100 周年,自1919 年成立以來,其在世界范圍內開展和推進了大量與勞工保障有關的工作,有效地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總干事蓋伊·萊德在視頻演講中簡要地回顧了ILO 的發展歷程,以及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環境下勞工組織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號召世界各國共同開啟未來勞工工作新的征程。
2019 年1 月29 日,國 際 勞 工組織(ILO)、國際電信聯盟(ITU)、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7 個國際組織聯合發布公告,號召世界各國政府及相關產業企業加強對電子工業產業經濟體系管理。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有數百萬婦女和男子從事非正式的收集、修理、翻新、拆除、回收和處理電子廢物,而其中大部分人員是在對其健康有害的工作環境條件下開展該項工作。因此,呼吁社會各界重新考慮和評估電子廢物對社會的影響,以降低其發展過程中對環境和健康的危害。
2019 年1 月,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與歐盟委員會達成協議,將定期為化學品職業暴露閾值的設定提供科學建議。協議規定,ECHA將從2020 年開始,每年評估4 ~5種化學品的職業暴露閾值。
2019 年2 月,英國職業安全健康局(HSE)發布低碳鋼焊接煙塵防范警示,提醒與焊接工藝相關的各類雇主和員工加強對低碳鋼焊接煙塵的接觸防護,以降低煙塵暴露的職業安全健康發病風險。此次警示是基于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的最新研究結果,即低碳鋼焊接煙塵接觸會增加肺癌的發病率,隨后,英國作業場所健康專家委員會也將其列入最新人類致癌誘發物。
2019 年3 月21 日,歐盟職業安全健康局(EU-OSHA)發布了作業場所納米材料職業安全健康防控信息清單。據研究資料顯示,作業場所納米材料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會對作業員工職業安全健康造成較大的風險,特別是有毒有害的納米材料,其粉塵可通過呼吸吸入、口腔攝入和皮膚接觸等途徑進入作業員工體內。信息清單提出了通過實施“STOP”原則,依次從納米材料安全替代物質、生產技術措施改進、組織管理措施強化和個人防護裝備改善等4 個流程,來降低作業員工的納米材料職業安全健康風險暴露水平。
美國安全委員會每年會對安全績效優異的CEO 進行表彰。據美國Safety+Health 2019 年2 月刊報道,2019 年來自凱洛格·布朗·路特、希爾曼、亞什蘭等8 個公司的CEO獲此殊榮。他們重視安全,以“零傷害”為目標,擁抱新技術,建立了以作業人員為主導的安全項目,同時展示出了強大的領導力。文章介紹了他們的事跡與安全管理經驗。
2019 年4 月26 日,為紀念4 月28 日的“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歐盟職業安全健康局發文稱,科技快速發展改變了人類生產生活的方式,但同時也引發了新的職業安全健康問題。同時,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使越來越多的人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工作,勞工雇傭模式也逐漸出現非標準化。例如,全球化網絡平臺經濟的增長模糊了家庭與工作之間的界限。此外,全球勞動力的結構也在不斷變化。為了應對以上問題,歐盟職業安全健康局提出,通過不斷開展相關研究和行動,來分析和防范社會發展變化對人類職業安全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
2019年4月,國際勞工組織(ILO)發布了世界職業安全健康日的主題報告。每年,約有278 萬勞動者死于生產安全事故和與工作有關的疾病。在勞動世界的未來,以人為本的職業安全與健康工作意味著需以創新的形式對人的能力進行投資,使人們能夠獲得和更新技能,支持人們適應變革、終身學習。在終身學習中加入職業安全與健康教育和培訓,有助于幫助工人和雇主更好地應對傳統的和新出現的安全與健康風險,改善職業安全與健康狀況。
2019 年5 月,韓國雇傭勞動部(MOEL)已完成對《職業安全健康法案》的重大修訂工作。修訂草案公示后,于2020 年1 月16 日生效。此外,還將修訂72 個其他指南和標準。其中包括:全職員工人數在500 及以上的企業須制訂安全健康計劃;為避免長期化學品暴露引發職業病,禁止特定作業任務的分包,如電鍍作業;政府有權讓有重大事故風險和發生過重大事故的企業停止運營。
2019 年5 月15 日,歐盟職業安全健康局(EU-OSHA)發布了兩份關于新技術應用助力職業安全健康工作開展的最新研究報告。在職業安全健康方面,將大數據應用與職業安全健康監察工作結合,可有效提高監察效率,而人工智能的應用能夠更有效地提高決策水平和改善勞動作業方式。在歐盟各國,大部分企業通過應用人工智能來優化人力資源工作中的人員分析和招聘程序,并將AI 增強機器人部署到作業場所和生產線上,較好地改善了工人的作業環境。
2019 年9 月,勞工部監察長辦公室(OIG)完成一項審計,發現安全開采作業和聯邦礦業安全與健康監察局(MSHA)罰款之間并無關聯。審計期間,人們分析了2000—2017年MSHA 收集的事故和違法數據。分析發現,雖然MSHA 在這18 年間開出10 億美元的罰款,但多數死亡事故或永久傷殘事故發生在如數繳納罰款的企業中。報告顯示,無論企業是否繳納了罰款,嚴重違法頻率其實非常相近。為此,OIG 向MSHA 提出2 條建議:制定量化標準,評估罰款對不安全開采作業的作用;簽發煤礦法定識別碼或改變煤礦所有制結構前要讓煤礦經營者保持很好的安全記錄。
2019 年美國職業安全委員會評選出31 位安全新星。他們是各公司、機構的中流砥柱。有人幫公司避免了35 起嚴重事故;有人為美國太平洋空軍建立起強大的安全文化,頭部受傷事故和車輛事故數量明顯降低;利寶保險公司的安貝爾·約瑟夫高效開展了防墜落項目,并在世界范圍內對風險評估顧問進行指導和培訓。
據加拿大Canadian Occupational Safety 2019 年10—11 月刊介紹,2019年有30 家機構獲“加拿大最安全雇主”獎。該獎覆蓋公共、建筑、煤礦及自然資源、服務、加工制造、石油與天然氣、交通、化工、醫療等領域。安大略省清潔水機構、米其林、GE 醫療、巴斯夫等14 家公司分獲各領域金獎。例如,安大略省清潔水機構讓員工堅信有些風險可完全消除,并制定了詳細的安全健康培訓矩陣圖。
2019 年12 月1 日,新西蘭正式成立國家應急管理部。此次新西蘭國家層面應急管理機構改革是根據《民防應急管理法(2002)》和《國家民防應急管理計劃(2015)》的規定,國家應急管理局將承擔民防與應急管理部的全部職責。國家應急管理部成立后,將成為總理和內閣部的直屬部級部門。
2019 年2 月5 日,埃塞俄比亞外交部發布公告稱,2019 年1 月29日發生在吉布提外海的船只傾覆事故最終造成57 名埃塞俄比亞公民死亡,另有16 名埃塞俄比亞公民獲救。調查結果顯示,船只超載和出事海域風浪較大是此次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
2019 年8 月30 日,愛爾蘭職業安全健康局(HSA)公布了2018 年愛爾蘭作業場所生產安全事故統計數據,指出作業場所車輛事故仍為多發易發事故。數據顯示,2018 年,愛爾蘭作業場所生產安全事故造成39人死亡,同比下降了19%。從事故發生特點來看,作業場所車輛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為17 人,其次是農業生產安全事故,共有15 人死亡。
2019 年9 月17 日,新西蘭職業安全健康局發布了新西蘭職業相關癌癥基本信息。初步估計新西蘭每年約有750 ~900 人死于工作健康問題,因工作造成的癌癥治療成本約達3.2億新西蘭元。其中,約有250 人死于與工作有關的肺癌,有90 人死于與石棉有關的間皮瘤,有25 人可能死于與輪班有關的乳腺癌。此外,數據顯示,職業相關疾病的死亡人數大約是作業場所事故死亡人數的15 倍。新西蘭呼吁社會各界要更加重視職業相關癌癥的預防,加強作業場所危險物質暴露的防控工作。
2019 年10 月31 日,巴基斯坦一列行駛中的火車發生火災事故,造成至少74 人死亡、多人受傷。據悉,大多數遇難者是由于從行駛中的火車上逃生而摔死。初步調查顯示,事故原因是由于乘客在火車上用爐子煮早餐,進而造成汽油罐爆炸引起的。
2019 年12 月8 日,印度首都新德里一棟四層高的商業樓失火,造成至少43 人喪生和數十人受傷。據消防官員介紹,死傷者多為正在樓內休息的務工人員。據了解,這些工廠滿足務工人員工作和居住的雙重要求,其中大多都是農民工。
2019 年12 月15 日新華社消息,剛果(金)一處金礦發生塌陷,至少30 人遇難。由于暴雨天氣,金礦于13 日發生塌陷,當時正在地下作業的多名礦工被埋。截至12 月15 日,搜救人員已發現30 具遺體。
印度新德里火災救援現場 圖片源自新華社
2019 年3 月5 日,德國法定事故保險協會(DGUV)發布了建筑行業破拆操作指南,即《行業規則101-603“分解拆除和破拆”》,通過將一線作業實踐經驗與法律法規要求的融合,大大增強了該指南的操作性和實用性。
2019 年4 月2 日,愛爾蘭建筑行業最新法規《作業(建筑)(修正案)安全、健康和福利規程2019》正式實施生效,該法規在《作業(建筑)安全、健康和福利規程2013》的基礎上,對不同地區建筑工人技能認證和安全繼續教育互通互認作了進一步的規定,以便于不同地區和企業建筑工人的相關繼續教育的有效性能夠得到廣泛的認可,在提高繼續教育效果的同時,促進了職業安全健康工作的發展。
2019 年6 月3 日,美國交通部部長趙小蘭向國會提交立法提案,將重新授權美國交通部管道和危險材料安全管理局(PHMSA)開展管道安全計劃。據悉,該立法提案包括:加快推進PHMSA 油氣管道事故數據和建設數據收集的現代化;建立安全信息自愿共享計劃;鼓勵企業更換老化的油氣管道設備設施;明確和強化各相關方的監管措施;鼓勵提高管道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創新研究和技術開發。
2019 年10 月3 日,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發布了關于如何執行歐盟限制使用1-甲基-2-吡咯烷酮(NMP)規定的指南,以指導企業更好地實現對NMP的安全使用。NMP 主要在制造業的制造過程中用作為溶劑或表面沉積介質,廣泛應用于電池、半導體、纖維、藥物和電線涂層等制造的各個行業。其使用接觸過程中,會嚴重刺激人們的眼睛、皮膚和呼吸道,且為生殖有毒物質(可能會對未出生的嬰兒造成傷害)。該指南分為7 個部分,從背景介紹、如何采取措施控制風險、控制NMP 暴露最佳方法示例等方面,對企業遵守規定提出了較為細致的指導。
2019 年10 月24 日,新加坡人力部發布了《職業安全健康技能框架》,將為領域內從業人員的能力培養和職業生涯發展提供指導。文件列出了從業人員當前及今后需具備的能力,以及相關的能力提升培訓項目。框架共包括53 項技術能力和18 項普通能力。今后應具備的技術能力包括云計算應用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技術基礎設施管理和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