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光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慢性腎衰竭是一種嚴重的腎臟疾病,是腎臟疾病中末期的癥狀表現。處于這一時期的患者,多需要實施透析等腎臟替代性治療或者腎臟移植手術,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慢性腎衰竭治療時間長,患者常會因治療不良反應造成心理壓力大,從而不能積極配合治療,進而影響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因此,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提高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改善不良心理狀態,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2]。
研究樣本均為2018 年4 月至2020 年2 月在本院接受相關診治的102 例慢性腎衰竭患者;按照患者在本院住院治療期間所接受的護理干預方式,均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針對性護理)。所選患者均經本院臨床病理檢查,確診為慢性腎衰竭;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半年以上的血液透析治療;所選患者均對參與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同意書。相關臨床資料數據分組后的組間差異比較,P>0.05,不影響相關指標的組間對比分析結果。
1.2.1 對照組實施日常常規護理。
1.2.2 觀察組患者在接受基礎護理干預的同時,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
主要包括:(1)營造舒適溫馨的透析治療室環境,根據季節和室外溫度變化,調節室內的通風、溫濕度,控制噪音影響和光照等[3];(2)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撫,通過相關知識宣教和對可能出現的治療反應進行講解,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并協助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接受治療[4];(3)嚴格護理操作中的無菌化,規范進行護理流程的操作,并對患者在透析中進行溝通,分散患者對不良身體反應的注意力,提高對不適的耐受度[5];(4)指導患者在透析治療后進行膳食調整,針對病情進行優質蛋白、富含纖維、低鹽量等食物的營養攝入,并進行恰當的康復活動,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6]。
1.3.1 患者依從性
對兩組患者在接受相關護理干預前后治療配合程度和遵醫用藥情況進行統計調查和綜合評價,對評價結果按照依從、一般、不依從進行患者例數的統計記錄,并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總依從率。數據以(n,%)表示。
1.3.2 不良心理狀態[7]評分
對參與本研究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等心理狀態進行打分評價。評價使用焦慮測評量表(SAS)和抑郁測評量表(SDS)進行不良心理程度的評分,對兩組患者的評分統計結果進行得分均值的組間對比分析。數據兩組患者的測評得分用(±s)表示。
1.3.3 護理滿意度
該指標采取問卷調查的方法,通過對患者發放本院自擬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并將所回收的問卷評分調查結果(問卷回收率100%),按照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進行組間評分的分類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數據及比例關系,以(n,%)表示。
在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后,觀察組患者的依從率達到96.08%,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總依從率(82.35%),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依從性對比(n,%)
兩組患者護理后,患者的不良心理均得到減輕;觀察組患者的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且與護理前相比,觀察組的指標評分下降幅度更大,P<0.05。見表2。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達到98.04%,明顯高于對照組(86.27%),P<0.05。詳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組別 例數 SAS 評分 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P 值 護理前 護理后 P 值對照組 51 59.45±3.50 48.25±2.25 <0.05 64.85±5.50 52.45±1.25 <0.05觀察組 51 60.05±3.65 40.50±1.55 <0.05 65.50±5.05 43.05±2.05 <0.05 P 值 - >0.05 <0.05 - >0.05 <0.05 -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針對性護理干預是對實施透析的慢性腎衰竭患者臨床效果顯著的必要輔助治療措施。對于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治療過程中承受著較大的痛苦,極易造成患者產生負面心理,從而出現抵觸情緒,不配合醫護人員的臨床治療,影響患者的病情好轉和癥狀緩解,不利于患者的康復[8];而針對性護理干預,可對患者透析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實施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可有效減輕患者在治療中的痛苦,幫助患者進行生理和心理的自主調節,在配合對癥治療的基礎上,使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治療,達到提高療效的目的。
綜上所述,對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過程中,在日常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更加明顯,得到廣大患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