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霖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護理質量是衡量護理服務效果的主要內容,而要想取得理想的護理結果,護理質量管理是主要的方式,經過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在當前的護理質量管理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而問題的出現會嚴重影響護理效果[1,2],下面就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并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在我國擔任護理管理的人員主要是工作表現出色的護士,通常被選為管理人員的護士均是具有多年的管理經驗,是具有較好的溝通能力與管理能力的,但是我們需要承認的是,這些管理者的學歷一般都不高,大多數是中專、職高學歷,而學歷原因往往會限制其綜合的發展。而且在就職、上崗的時候幾乎沒有經歷過崗前管理培訓[3]。所以,絕大多數的管理人員并沒有很高的管理素質,準確一點講,要達到專業護理管理要求還需要進一步學習與努力。在開展管理工作的時候,管理者只能是根據以往自己的或者前輩傳授的管理經驗進行管理工作,存在不專業、不科學等情況,對于實際問題不能采取針對性管理,由此導致護理管理工作質量低下,影響醫院的正常醫療秩序。
護理工作除了是專業性要求很高的工作之外,其還是一項十分要求細節的工作,要想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細節是關鍵[4]。但是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目前的護理質量管理工作中,還不能將細節把控到位,雖然廣大管理者明白細節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還是不能將其落實到位,比如:護理工作流程不夠清晰明了、護理工作考核不夠及時等,這些問題是非常普遍的[5]。
目前在我國,很多醫院的護理觀點都是一樣的,例如:病房的格局一樣、病房內擺放物品一樣等,大都是照搬照抄,這樣做的好處是,會給人一種規范的感覺,整體上看起來也是很干凈整潔的,但是缺點是不能體現人性化,忽略了患者的實際需求。而護理人員平時由于工作繁忙不能與患者進行及時溝通,因此常常出現因為物品擺放的問題而產生分歧、矛盾甚至糾紛等。
雖然當前我國的護理質量評測標準已經有所完善,但是還不能科學的評定護理質量。因為沒有全面具體的評價方法,所以導致大部分的評價都是針對事后檢查或者將病人反饋形式化,這一問題就阻礙了護理工作的進步[6]。
想要全面提升管理者的素質,醫院相關管理部門就要對這項內容重視起來,給護理管理者創造機會去學習、接受培訓等,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聯系上級醫院,派管理者去交流、學習,回到醫院把所學的內容用在實際的管理工作當中,將理論與實踐將結合。同時應當定期舉辦護理人員的職業技能、安全、心理等教育[7,8],并實施有效的考核,以此不斷提升護理管理者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增強護士之間的競爭性,引進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在實際工作中多發覺有管理潛力的人才,鼓勵護理人員不斷加強學習[9]。
護理工作需要注重細節,很多細節的完成構成了理想的結局。“木桶原理”告訴我們,短板會影響整體工作效果,因此,在實施護理管理措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細節,將有效的管理措施落實到實處。護理工作從患者入院那一刻就開始了,一直貫穿在整個治療過程中,一直到患者出院才結束,有些需要延續性護理的患者,護理工作甚至延續到患者出院后。所以,管理者在進行工作部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細節,將護理工作做精、做細,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環節,將每項具體的護理服務都落實到相應的負責人身上。作為護理管理者,要確立護理質量管理的關鍵之處,要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而在實施護理干預的過程中,護士的業務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因此應把疏漏的工作、發生的問題由護理人員及時上報給管理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及時解決[10]。
人性化原則目前是護理工作中較為重要的工作原則之一,因此在護理質量管理過程中,管理者也要秉承這一原則,人性化原則的實施關系到管理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關系,還關系到護理人員與病人之間的關系。護理管理者需要科學地處理好這些關系,關注護士的內心需要和患者的內心需要,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如果出現了矛盾,那就說明制度還不夠人性化,應當根據病人的需求,再次擬定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質量[11],杜絕護理質量管理制度與病人需求不一致的現象出現。
護理質量評定標準指的是護理質量管理的依據,同時其又是質量管理的約束力。所以,改善護理質量評定標準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將護理質量評定標準分為三個過程,即:框架、實施、最終成績。框架是制定護理質量評定標準的尺子,其是有嚴格要求與具體準則的,絕對不能夠任意改動。實施是如何行使護理職責、怎樣在行使職責的過程中視情況而相應調整護理活動,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作出適當修改。最終成績則是最初設定的目標在實施的過程中是否有沖突的地方,并且能夠完美呈現,其具有一定的預見性。另外,護理質量是由人員質量、管理質量、服務質量等很多種要素結合在一起構成的,其中的每一項因素都重要,都是不可缺失的,每一個因素都應與時俱進,依據時代的變遷而變化。
綜上所述,目前在我國實際的護理質量管理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及時認清并分析這些問題是什么,找到原因并探索有效的解決措施,相信通過多方配合與努力,問題一定會解決,護理質量、護理管理質量會不斷提升,最終達到為廣大患者造福的目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