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俐,趙學芳
(新疆伊犁州友誼醫院,新疆 伊犁)
高血壓是內科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長期高血壓可能會誘發其他嚴重并發癥,如冠心病、腦梗死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1]。此次將本院2017 年4 月至2019 年1 月診治的高血壓患者120 例作為觀察對象,探討觀察延續性護理對高血壓患者血壓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此次將本院2017 年4 月至2019 年1 月診治的高血壓患者120 例作為觀察對象,自由組合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納入標準: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2];住院時長>1 周。排除標準: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者;惡性高血壓;合并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或不穩定心絞痛者;糖尿病患者;精神意識障礙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對照組60 例,男36 例,女24 例,年齡45-75 歲,平均年齡(61.4±7.9)歲,病程1-15 年,平均病程(7.6±2.2)年。實驗組60 例,男38 例,女22 例,年齡45-76 歲,平均年齡(61.8±7.8)歲,病程1-16 年,平均病程(7.4±2.1)年。此次探討觀察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兩組患者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各條件上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數據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分別采取不同護理模式,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采取延續性護理,具體如下:(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溝通交流,當患者產生不良情緒時,及時疏導從而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可以使患者積極配合,還能避免不必要的醫患糾紛事件。與患者講述康復成功案例,增加患者的自信心[3]。(2)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適宜的飲食,以食用低鈉、清淡、蛋白質高的食物為主,還可以多食用維生素豐富并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證患者充足的睡眠時間。(3)健康教育:護理人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講解[4]。并贈送患者一些健康知識普及物品如手冊、光碟等,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認知,同時鼓勵患者進行一些適宜的運動,如廣播體操、散步等。叮囑患者隨身攜帶血壓計[5],指導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使用方法,記錄好每次的血壓水平,同時叮囑患者定期返院做血壓、血脂等相關檢查[6]。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水平和護理后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1)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水平,正常舒張壓范圍為60-90mmHg,收縮壓范圍為90-140mmHg。(2)采取GIQLI 量表評估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6],內容為心理情緒狀態、軀體生理功能、社會活動狀態以及自覺癥狀等,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3)用本院自制的問卷調查來統計記錄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問卷總分100 分。非常滿意:問卷分數≥90 分,滿意:問卷分數≥60 分,不滿意:問卷分數≤59 分,(非常滿意率+滿意率)=總滿意度。
將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患者的各項研究數據錄入到SPSS 25.0 統計學軟件中進行統計學處理,(±s)表示計量資料,采取t 檢驗,(%)表示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以P<0.05 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血壓水平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均降低,但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水平對比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水平對比
組別 護理前收縮壓 護理后收縮壓 護理前舒張壓 護理后舒張壓對照組(n=60) 158.4±5.6 117.1±6.3 98.6±7.3 75.2±7.1實驗組(n=60) 158.7±6.1 113.3±3.6 98.8±7.6 71.3±4.3 t 0.281 4.057 0.147 3.639 P >0.05 <0.05 >0.05 <0.05
護理后,實驗組的心理情緒狀態[(70.4±6.4)分]、軀體生理功能[(68.7±8.1)分]、社會活動狀態[(77.1±7.1)分]、自覺癥狀[(72.5±6.1)分]等指標均高于對照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組別 例數 心理情緒狀態 軀體生理功能 社會活動狀態 自覺癥狀對照組 60 42.4±3.8 32.9±6.2 41.1±3.9 47.4±3.5實驗組 60 70.4±6.4 68.7±8.1 77.1±7.1 72.5±6.1 t - 29.139 27.186 34.424 27.645 P - <0.05 <0.05 <0.05 <0.05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3%,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壓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可能和遺傳、環境、飲食等原因有關[7]。延續性護理并不強調為出院后的患者直接提供長期護理,而是幫助患者及家屬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對患者的指導內容以循證為依據[8]。
此次將探討觀察延續性護理對高血壓患者血壓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探討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患者血壓水平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均降低,但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的心理情緒狀態(70.4±6.4)分、軀體生理功能(68.7±8.1)分、社會活動狀態(77.1±7.1)分、自覺癥狀(72.5±6.1)分等指標均高于對照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3%,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有助于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控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