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琦
(黑龍江省大慶龍南醫院,黑龍江 大慶)
高血壓在當代社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患者在患病后主要疾病表現為血壓水平持續高于正常水平,往往伴隨多種綜合并發癥,如果沒有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可能造成患者出現中風、老年冠心病等疾病,給患者造成嚴重損害[1],還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與工作,所以,在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有效治療的同時還要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本次研究選取的護理模式為全面護理,現將此種護理護理的應用情況匯報如下:
本次收集到的研究對象均來源于本院,是經過確診的老年高血壓患者80 例,選取患者的時間節點為2018 年至2019年,為了便于比較分析將全部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40 例與對照組40 例。
將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情況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具有相似性,符合本次研究標準。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實施全面護理,主要內容包括:
1.2.1 健康教育
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之前護士要先向患者說明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使患者明確只有全面了解疾病情況與治療、護理流程,才能懂得如何配合,進而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在患者明確了健康宣教作用之后,他們就可以認真聽護士介紹[2],護士要詳細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情況,并向患者說明治療與護理方法等,及時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提升患者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提高配合度,這對不斷提升護理效果是有利的。
1.2.2 心理干預
為了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護士要主動和患者進行溝通,以此來判斷患者的心理情況,如果發現患者存在心理問題[3],那么護士要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異常心理。護理人員要態度和藹地對待患者,主動與患者取得溝通,安慰患者并多鼓勵患者[4],以此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增強患者的信心,使患者能夠情緒平穩、積極地面對疾病。
1.2.3 細節護理
護士在為患者進行靜脈穿刺時,要做到“一針見血”,對于特殊的患者,嘗試使用靜脈留置針,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緩解患者的痛苦。護士要加強巡視病房[5],密切關注患者病情發展情況,及時了解患者的情況,做到能夠及時發現患者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處理。必要時協助患者翻身,給患者進行拍背,做好保暖措施[6],改善呼吸系統護理。叮囑患者飲食清淡,控制鹽分攝入量,多吃新鮮易消化的食物,防止便秘發生。
1.2.4 運動護理
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患者制定運動計劃,指導患者進行常規性康復運動,例如慢跑、爬山等形式。在運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到適度運動。
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評分工具為: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LQ-A30)。主要包括軀體功能、情感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為百分制評分原則,得分越高,表明其生活質量越好。此外還要統計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滿意度評估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估,主要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這幾項,所得數據用百分數表示,數值越高表明滿意度越高。
采用SPSS 15.0 軟件對以上所得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 P<0.05 為差異顯著。
將兩組患者在生活質量評分方面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結果證明觀察組患者的干預效果較好,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比較兩組患者在滿意度方面的情況,經過比較顯示出組間結果差異顯著,證明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較高,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升高,人們平時飲食偏向于高脂肪類,再加上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等因素的影響[7],目前高血壓患病率顯著升高。在患者患上高血壓之后,往往還會伴隨心、腦、腎等器官功能患者器質性損傷,而有相關數據結果顯示,老年人是高血壓的高發群體,因此受到普遍關注。導致高血壓疾病發生的因素較多,是多種因素相關作用導致疾病的發生,主要包括家族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生活作息不規律、過度肥胖等。老年人屬于特殊群體,他們的機體各項系統運行退化,身體抵抗力低,耐受程度差,在住院治療期間可能會發生多種異常反應,使其產生嚴重心理負擔,幸福指數降低,而這些情況都是不利于疾病恢復的。所以,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8],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提高質量效果,有必要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本研究中將全面護理應用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過程中,此種護理方式是護理人員要關注患者的整體情況,從多方面對高血壓患者實施護理干預,主要護理內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細節護理、運動護理等,體現出護理工作的人性化,以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理念去實施護理,全面提升患者的認識,促進患者積極配合,全面提升護理質量。
總之,在高血壓老年病人中實施全面護理,取得了理想的護理效果,患者的滿意度不斷升高,由此可見,這種護理模式是有巨大價值的,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