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映
疫情當前,學生的假期延長,長沙市天心區幼幼小學的教師們可沒閑著。除了日常的網上答疑以外,他們還在為學生準備著一份愛心大禮包——童趣微課。
一、什么是童趣微課,具有怎樣的特點
微課,顧名思義就是短小精悍的課,一般都在10分鐘左右。既是童趣,當然是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符合兒童的審美情趣的啦!那么,這些童趣微課都具有哪些特點呢?
第一,在童趣微課中,教師們將新冠肺炎的防疫知識有機地融合到了微課當中,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英語教師鄒婷給學生們講的是巧記英文單詞。她獨辟蹊徑,從朗誦新冠肺炎的預防順口溜開始,講到了如何把握英文單詞的構詞規律,用編順口溜的方式將一些元音相同的英文單詞進行比較記憶,將學生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激發了起來,從而開動腦筋,運用這個方法去記憶更多的英文單詞。
體育教師歐陽玉杰設計的《口罩戴,好運來》啦啦操的教學更是讓童趣微課火了起來。她以一段流傳在網上的《口罩戴,好運來》的視頻為教學模板,將其中的動作進行有效分解,指導學生通過跳操,學習預防新冠肺炎的知識,通過表演的方式將一些預防要領進行反復練習;同時,讓全體同學都參與到運動當中來,起到了鍛煉與防控知識學習兩不誤的教學效果。
為了表達對新冠肺炎患者早日康復的祝福,表達對武漢的支持、對祖國的支持,美術教師肖虹利用美術微課教學生折千紙鶴。學生們紛紛動手嘗試,將內心的美好情感通過折紙活動加以表達與傳遞。
第二,在童趣微課中,教師們巧借生活當中的教育資源,將學生的興致提到最高點。因為處于疫情居家隔離期間,教師們就充分利用家中現有的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語文教師劉予欽借著過年時每家每戶貼春聯的習俗,向學生介紹了中國的對聯文化,并用有趣的故事來幫助學生領會對聯對仗工整的特點。
體育教師陳寒露找來瑜伽墊和小球,教學生進行有趣的體能訓練。她還啟發學生,如果沒有相應的裝備,可以在床上進行,也可以用捆扎衣物的方式來代替小球。
音樂教師郭培敏、向娟引導學生運用家里的小碗、小勺、瓶蓋、杯子來作打擊樂器,組建屬于自己的家庭小樂隊。
語文教師張歡在立春、雨水、驚蟄這些節氣到來的時候,設計制作了二十四節氣里的古詩詞系列微課,引導學生在發現節氣的變換,感悟生命的美好的同時,品味中國古典詩詞之美。
科學教師譚艷紅設計的微課《拉不開的書》,通過一個小小的實驗,讓學生體會到利用物體之間驚人的摩擦力可以完成令人想象不到的動作。
……
為了讓學生們過一個開心、充實、有意義的寒假,幼幼小學每個學科、每個年級的教師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語文教師給學生們講繪本、編故事、唱古詩、聊節氣;數學教師帶學生們做游戲、拼圖形;音樂、美術、體育、科學教師的微課更是花樣百出,形式不一。所有的課不只是針對課內的學科知識,而是將學生們的視野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擴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認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童趣微課,每天通過學校的微信平臺推送一節,將一個個驚喜呈現在學生面前。
二、童趣微課的有利之處
從師生成長的角度,學校采取童趣微課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慮。
第一,為學生新學期儲備能量。漫長的寒假生活,學生如果整天處于讀書、寫字、上網課的狀態,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微課把握兒童心理特點,從“趣”字著手,給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增加一些情趣,讓他們發現蘊藏在各個學科知識當中的樂趣,拓展他們的視野,極大地激發出學生內在的學習動能,促進學生新學期對新知的探求。
第二,簡便易行,有利于減負。每節課的時間不長,通過學校微信平臺即可呈現。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取向來自由選擇觀看,在學習時間和學習方式上也非常的靈活,不會增加學生的任何負擔。
第三,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疫情期間,師生們久久不能見面,互相之間甚是想念。通過童趣微課,學生們又聽到了教師熟悉的聲音、親切的笑臉,感覺非常親切。特別是看到教師設計的課程這么有趣,更是加深了學生們對教師的喜愛。
第四,提高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教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頭腦中基本上都要考慮這些問題:什么樣的課是受學生歡迎的?哪些資源是值得我們教師利用的?什么樣的學習方式是有效的?經過這一番思考,教師將“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行動,教學水平也隨之大為提高。
第五,提高了教師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別看短短十分鐘的課,拍攝、剪輯、配音、配樂,全部需要教師們在家中獨立完成。電腦、平板、手機,這些現代化的設備被教師們充分運用,一節節精美的微課誕生之時,教師們的信息技術運用水平也隨之悄然提升。
2020年的寒假,長長地跨越了冬季,迎來了春天。因為有了童趣微課相伴,幼幼學子們的假期生活中多了許多美麗而有趣的色彩。不覺間,幼幼學子們忽略了假期的漫長,更多地品味到了知識的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