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曦

摘 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為了明確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的重要性,并提出相應的設計方法。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建設的對象類型眾多,且需要采集的數據龐大,導致工作量大,對信息傳輸的要求高,并且要具備強力的實時調控能力。針對這些問題,必須要有完備的設計方案。智能大數據為設計方案提供了數據基礎,通過云控制管理中心,可以對相應的數據進行分析,預測交通的擁堵和通行狀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擁堵情況,解決車流分布問題。
關鍵詞:智能交通系統;信息無力融合;云控制
前言: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是一種相對復雜的系統,通過物理對象的高度集成來發揮功能,將智能信息化技術融入到交通管理之中,利用新技術有效解決了交通擁堵等問題,實現了智能化調度和管控。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是未來交通管理的發展趨勢,云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其提供了計算數據基礎,有利于提高大數據的計算速度和質量,并優化算法配置。
1. 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的原理
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能夠建立起唯一的標識,為駕駛員、車輛和交通設施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通過識別身份信息,來確認其是否符合交通規則,在必要時提供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能夠利用數據采集、網絡傳輸等技術,來對需要的信息進行采集,并將其反饋給云處理平臺,進行智能交通網絡的綜合數據處理,分析數據的特點,并根據特點制定方案,再反饋給智能交通終端,通過此過程來對交通實行統一的智能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有力解決了交通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無線網絡和5G移動數據的發展為智能交通信息處理系統提供了技術支持,車輛和路邊控制服務器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實時連接,將實時信息反饋給交通終端,使交通終端能夠及時了解交通情況,例如堵車、事故、空路段等,也能夠掌握信號燈的變化情況,在以上信息的基礎上對交通情況進行分析,優化行車方案,為駕駛中的車輛提供路況信息和行駛方案,自定義選擇合理的路線。
2. 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的內容
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采用了多種技術,包括云計算技術、智能預測技術、云控制技術等[1]。云控制技術可以實現對計算機資源的管理和調度,將其網絡為基礎的資源構成資源池,為交通網絡和終端用戶提供資源,做好服務工作。云計算技術和云服務可以構成交通信息的云處理架構,能夠有效采集交通信息,并對其進行正確處理。在智能機器系統和其他計算體系的基礎之上,形成了全新的信息物理社會系統,提出了并行駕駛框架的概念,并對其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論述,包括測試、學習以及學習的其他方法,能夠有效應用于智能網聯車輛的感知和控制,提高車輛的行駛效果。數據的屬性特征分析可以為數據庫采集、處理、運輸等環節提供數據基礎,提高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為智能交通云控制系統提供有效的參考。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的構成相對來說較為復雜,因為城市交通問題多,工作量大,所以在處理城市交通問題時可以采用多智能體技術,將復雜問題分解開,簡單化解決過程,使其更易于處理。
3. 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的設計
在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的實際運用過程中,通過資源的共享庫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云控制系統可以實現智能計算,訪問交通數據并對其進行儲存,因此,用戶不需要明確服務商的具體信息便可以使用[2]。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云計算系統的處理能力也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越來越強,能夠有效處理交通網絡中的問題,降低系統的壓力。云控制系統將云計算技術融合于自身,同時參考了網絡控制系統的理論成果,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為智能交通控制做好技術方面的保障。為了促進交通系統的智能化處理,可以把云計算技術、云控制技術和其他技術方法融入交通需求的規劃中,在交通中引入智能數據分析技術,同時結合資源規劃等交通系統能夠智能處理信息,實現對交通整體情況的云端把控。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方案的制定可以采用邊緣控制技術,在此基礎上結合大數據智能分析技術和交通調度技術,來實現交通的虛擬化,建立交通模型,來進行相應的實驗[3]。除此之外,還可以在云計算技術的基礎上建立協同交互機制,推動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的建設。
如表1所示,目前云計算系統中有三種基本服務[4]。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利用云端數據庫儲存采集到的交通數據,充分發揮了云計算技術的優勢,來對系統進行優化、管控和決策。從控制的角度來看,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系統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這就導致建模的過程變得十分困難。云端與終端之間的網絡延遲會導致數據難以得到及時的處理,系統無法實時管理海量數據,系統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發揮。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采用云控制技術,將其與邊緣控制融合在一起,形成協同控制方式,以此來提高控制系統的能效,有效把控即服務。
控制即服務的服務對象廣泛,包括管理員、開發人員和一般用戶[5]。供應商會為用戶提供所需的資源或其他信息,用于計算機軟件的安裝和把控。除此之外,控制即服務還能夠將基礎操作體系、專業軟件和其他資源配置提供給用戶,提高了系統的集成整合率,也節約了一定的資金。此外,控制應用程序可以在網絡上運行,沒有特別的限制。只要能夠連接到網絡,用戶就可以在瀏覽器上對控制器進行修改,減少了相應的硬件資金投入。操作終端會將收集到的數據加載到云端系統,通過計算得出所需的參數和指令。
結論:通過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是未來交通管理的發展趨勢,能夠提升交通系統的數據整合能力,協調交通車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的設計方式和所應用的技術,對我國交通系統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方宇恒,徐中偉,彭聰.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環境下軌道交通信號安全控制規劃研究[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8,21(04):25-30+39.
[2]侯歡.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環境下軌道交通信號安全控制規劃研究[J].家庭生活指南,2019,3(06):181.
[3]夏元清,閆策,王笑京,宋向輝.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統[J].自動化學報,2019,45(01):132-142.
[4]管曉宏.智能時代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統[J].網信軍民融合,2020,7(01):14-17.
[5]鄒濤,梁彪.城市交通信息化系統設計[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20,16(10):384-387.
(南京感動科技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