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凝土材料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原材料,其材料質量、用料數量直接影響著簡直工程質量,可以說,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近年來房地產行業的高速發展,建筑工程數量也隨之增長起來,混凝土也成為了最重要的建筑施工材料。對于混凝土的施工工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混凝土的施工數量給予精準嚴格地執行標準,避免出現混凝土裂縫現象的產生,避免產生工程事故。本文從施工中混凝土產生裂縫的現象進行分析,對于裂縫的成因及治理措施給予重點闡述,為建筑施工工程的順利開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成因;治理分析
混凝土屬于建筑物的基礎組成,其材料好壞、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建筑物構造水平的高低和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安全性能。目前在建筑實務操作中,最常見的就是混凝土裂縫問題,影響到建筑物實體的安全性能、使用年限和美觀程度。針對這種情況,在建筑實務中,需要對混凝土的裂縫問題進行深度研究,并提出相關治理方案。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
1.1溫度裂縫的成因
溫度裂縫的成因主要是由于白天與夜晚的溫度差別所導致,其次季節性變化導致氣溫差異也容易產生混凝土裂縫的產生。這種情況多見于大型施工場所內。這些大型施工由于工期拖延的比較久,混凝土長期處于熱脹冷縮的環境中就很容易由于固定的配比而造成干裂的情況發生。這類裂縫由于工期中的保養措施不到位,裂縫的痕跡非常明顯,而且裂縫的深度也較厚,這種裂縫多發生于大型的混凝土建筑結構中。在實踐中,溫度裂縫的發生頻率相對來說并不高,多由室內外溫差太大的環境條件所決定的。
1.2干燥裂縫
干燥裂縫一種常見的混凝土裂縫,其發生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結構硬化的過程中由于配比中的水分蒸發,從而導致混凝土表面開始變得干燥收縮,最后當干縮的層面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在混凝土的表面層留下很多裂縫的現象。這種裂縫多存在于混凝土的表層,裂縫深度其實比較淺,對建筑物的安全性不構成嚴重的安全威脅。過多的干燥裂縫會對建筑物的外觀造成嚴重影響,同時,也影響使用年限的延續。一般情況下,當干燥裂縫高于建筑物表面0.2毫米以上,就要進行修整處理。
1.3腐蝕裂縫
出現腐蝕性裂縫的情況就是混凝土被一些化學元素所滲透發生腐蝕的后果。一般來說,so42和c1—就是腐蝕的最大“元兇”,一旦被以上元素侵蝕,鋼筋會立馬被腐蝕,混凝土在后期的使用中也會因為體積發生變化而產生腐蝕裂縫。
1.4沉陷裂縫
沉陷裂縫在混凝土裂縫中所造成的后果是最嚴重的。沉陷裂縫之所以會出現,其成因是因為混凝土結構在遇到某種惡劣環境,混凝土結構中的各個組成部分不能實現均勻、自然下沉導致了沉陷裂縫的發生。在建筑工程中一旦出現沉陷裂縫,對于整體建筑來說,為了保障建筑工程質量的安全,造出來的建筑物都要拆掉重作。沉陷裂縫發生在東南沿海地區的概率較高,這是因為與當地的雨水和臺風氣候有關。東南沿海地區常年雨水較多,很多建筑物的地基常年泡在雨水中,經過雨水環境的浸泡,也會造成建筑物的地基發生不均勻的沉降,從而導致混凝土裂縫的產生。
1.5塑性收縮裂縫
塑性收縮裂縫的主要是指混凝土的收縮值的問題。其成因主要是指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由于外界環境的原因,導致結構內部的水分不停蒸發,最后水分蒸發后的混凝土由于體積變小而開始收縮,一旦收縮值大小得不到均勻分布狀態,混凝土就產生了裂縫。一般的收縮值參考在0.04%和0.06%之間。如若遇到酷暑雨水下雪天氣,混凝土內的水分蒸發速度提高,更加速了裂縫的產生。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治理分析
2.1提升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
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基本的原材料組織,為了避免出現混凝土裂縫現象的發生,就要求在基礎施工中首先要對混凝土的質量作出嚴格選擇。能選擇混凝土原材料的就是施工單位,施工單位的負責采購人員要根據設計圖紙和建筑施工建設標準來選購優質的混凝土原材料。在對材料進行選擇后,就要開始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對于粒徑、泥和片石含量進行嚴格控制,從而減少裂縫發生的概率。
2.2保證建筑結構的設計質量
設計人員在對混凝土結構進行設計前,就應當對建筑施工現場的地基進行現場查勘,進行現場查勘的目的就是為了確保現場數據和設計數據的統一性,結合現場的工程情況對于伸縮結構進行結構設計。其次,在場地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施工現場對環境和溫度進行適度調控,溫度盡量保持在低溫的環境中。混凝土結構要避開陽光直射處。施工人員在選購混凝土的原材料時,也應當優選中低強度的混凝土材料。對于不規則的建筑平面,需要做好雙層配筋設計或者布設暗梁的方式進行凹凸面處理,以此符合合理的設計規則,提高建筑平面的規則性。
2.3規范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就需要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合理配置建筑模板工程和澆筑過程。模板構造工程就是要嚴格執行設計時所要求的強度來進行,在拆模時也要達到設計要求。在澆筑過程中,要避免出現過振、漏振的現象發生,這就要求在制定符合施工標準的振搗方案,不能隨意減少初凝與終凝間的二次壓抹工程,從而保障混凝土的嚴密性,避免裂縫的發生。
2.4注重混凝土施工及后期的養護
混凝土的養護工作也是避免裂縫產生的一種有力的治理措施。注重混凝土的養護工作就要確保其硬化過程的整體質量,以及其強度結構實現的合理性。在混凝土的硬化過程中,造成裂縫發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溫度差異、表面干燥的情況所導致的。因此,在其硬化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混凝土的保溫保濕處理。具體的操作可為灑水的模式,這也是最常用的一種保濕方法。灑水不僅可以有效保持混凝土的濕度,同時也能給混凝土的硬化過程進行降溫處理。在對大面積的混凝土進行養護時更要注意避免實施集中水熱化情況的發生。比如在給硬化后的混凝土拆模之后,施工人員需要及時在混凝土上覆蓋一層薄膜或者覆蓋浸濕的麻袋。這樣可以將混凝土避免和外界空氣接觸,保濕降溫,有效地防止裂縫的產生。
結束語:
綜上,根據以上分析,不同的裂縫的產生會給建筑工程帶來不同的影響和危害。在施工過程中,各個場地的施工情況要結合不同的裂縫成因要做好混凝土裂縫防治措施。只有在實際的建筑施工過程中避免裂縫的產生,做好預案,才能整體提高建筑施工工程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郭凱峰.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成因及控制對策[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1)
[2]謝中山. 混凝土裂縫成因及防治措施探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2(12)
作者簡介:
吳峰(1991-10)男,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專科,研究方向:建筑施工。
(沈陽市蘇新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