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士玉
將才華與才藝集于一身的人說的就是云雷了吧。云雷是一個非常精神的人,腰板總是挺得筆直,一身正氣。他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從小就對繪畫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無論是不經意間捕捉的風景,還是天馬行空的想象,他都可以用手中的筆描繪出來。父母見他如此熱愛繪畫,就把他送到了沈陽文華工藝美術學校深入地學習,以實現他的繪畫夢!他在校期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畢業時舉辦了一次畫展,三層樓的墻上,都是他藝術的心血。這三年的學習生活,不僅使他的繪畫技藝日益提高,同時也讓他感悟到繪畫藝術的寬度與廣度。他志存高遠,厚積薄發,終于在1998年全國第一屆“魯藝杯”書畫大賽和遼寧省第四屆青少年美術大賽中不負眾望拔得頭籌。

《萬里長城》 云 雷 /作
鋼筆畫屬于獨立的畫種,是具有獨特美感且十分有趣味的繪畫形式。云雷對鋼筆畫有著自己獨特的判斷力,他用筆果斷肯定,線條剛柔相濟,黑白對比強烈,畫面效果細密緊湊,對所畫景物既能做精細入微的刻畫,亦能進行高度藝術概括。筆尖有粗細變化等多種形式,不同的筆尖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他通過自己對不同筆觸的理解和單色線條的輕重疏密變化,在灰白有別的繪畫韻律中逼真地再現所要表達的物象格調。云雷的繪畫風格以寫實為主,通過對客觀事物真實、細致的刻畫隨時隨地再現事物的本質,這與以往的鋼筆畫有著本質不同。在瘦如鐵、腴如玉的筆致中,剛中有婀娜,遒中間婉媚,給人的感覺或驚濤裂岸,或小橋流水,天成自然地扭轉了鋼筆畫只是附庸風雅的邊緣藝術的局面。

《故宮》 云 雷 /作
早在少年時期,云雷的繪畫作品就先后在“雙龍杯”“魯藝杯”全國少年書畫大賽及中日友好少年美術書法攝影大賽中獲獎。由于名師的指點和與生俱來的繪畫天賦,云雷不僅在鋼筆畫上出類拔萃,在國畫方面更為精進,頗有造詣。云雷對繪畫的深深熱愛使他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狀態,以至于無暇顧及其他門類的學習。所以在他18歲時經過深思熟慮,并得到家人的支持后,于2000年就讀于大連輕工業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系統學習。畢業后他開始從事教育工作,將其所學藝術理論與實踐經驗傳承給更多的人,這同時又是自己提升的過程。多年來,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云雷始終沒有停下腳步,始終堅持不懈,負重前行,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路。
多年來,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無論我們研究哪一門科學,都不要忘了這門科學與其他知識之間的貫通性。藝術家不能孤立地搞藝術,需要有廣博的知識和深厚的辨析事物的能力,需要向世人揭示美的存在。否則,即使你發現了美的東西,也不會像哲學家一樣來詮釋美的真諦和美的本質。那么,你的作品就會顯得晦暗,即使你的作品再艷麗也無濟于事。為什么我們看到那些大師的作品至今還那么吸引人,我想,其原因就在于此吧。
鋼筆畫的創作,無外乎一張紙和一支筆。這張紙再簡單不過了,這支筆就更不用說,我們不要把目光鎖定在紙、筆和技法上面,要充分研究每幅畫以外的東西。在藝術的道路上是沒有捷徑的,只要你用心去表現,你就是成功的。對客觀事物研究與修養的訓練,寫生是最好的方法,也是解決作品出現“匠氣”的重要手段。但是從嚴謹的角度講,瞬息萬變的客觀事物,使每一個向它學習的人應付起來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觀察客觀事物,從相對的角度來看是靜止不動的。然而從科學角度上講,“它們”每時每刻都發生著變化。對自然寫生,只能畫其“印象”不能表現“深刻”。照相機的發展,為繪畫者研究“自然”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具。它能將自然界每一瞬間“鎖定”,供我們研究。我認為,借助照片來“輔助”繪畫,是可取的。因為,寫生本來就是在對大自然“臨摹”,與照相所不同的是,觀察事物的方法不同。如果我們掌握了“高超”的能力,就能借助照相技術和其他現代科學手段,來完成偉大的作品。

《烏鎮》 云 雷/作
由鋼筆畫作畫而聯想到魯迅先生贊美中國文字意美以感心、音美而感耳、行美以感手的感嘆。云雷的藝術風格是其人格精神的產物。當藝術家的文化風格基本界定之時,其作品藝術風格才得以顯現。云雷把他的藝術軌跡歸納為讀書、臨摹、寫生、深入生活,由知識積累到實踐的多次往復,達到由人格精神到藝術的轉換,愿云雷能在中國傳統鋼筆畫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