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 娟
(江蘇大學附屬武進人民醫院普外科,江蘇 常州 213000)
DVT是手術后常見并發癥,會給患者預后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導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就分析肝膽外科術后并發DVT的危險因素,并探討護理干預的效果。
選取我院肝膽外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7例手術患者,根據是否并發DVT分為兩組,非DVT組155例,DVT組12例,其中2例髂骨靜脈,7例股靜脈,3例小腿深靜脈。
納入標準:1.具備完整病例資料;2.患者及家屬均知情研究;3.DVT經超聲、臨床表現、D-二聚體等檢查確診。
收集所有患者的病歷資料,分析以下指標:1.性別:男女占比;2.年齡:>60歲、40~60歲、18~39歲、<18歲;3.基礎疾病:腦梗死、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4.麻醉方式:全麻、局麻;5.手術方式:中小手術、大手術;6.手術部位:十二指腸、胰腺、肝臟、膽囊;7.并發癥:休克、感染;8.臥床時間。單因素分析兩組患者病歷資料,分析肝膽外科術后并發DVT的危險因素,給予護理干預。
選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數、計量資料以n(%)、()表示,x2、t檢驗,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設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DVT組年齡>60歲、糖尿病、高血脂、大手術、休克、感染比例明顯高于非DVT組;術后臥床時間明顯長于非DVT組(P<0.05)。表1。
表1 DVT單因素分析[n()]

表1 DVT單因素分析[n()]
因素 分類 非DVT組(n=155) DVT組(n=12) t/x2 P年齡(歲) >60 46(29.68) 6(50.00) 8.6137 0.0033性別 男 100(64.52) 8(66.67) 0.1024 0.7490高血壓 32(20.65) 3(25.00) 0.5371 0.4636冠心病 16(10.32) 2(16.67) 1.7270 0.1888糖尿病 10(6.45) 2(16.67) 5.1082 0.0238高血脂 25(16.13) 4(33.33) 7.9466 0.0048麻醉方式 局麻 50(32.26) 3(25.00) 1.2898 0.2561全麻 105(67.74) 9(75.00)手術方式 中小手術 96(61.94) 4(33.33) 3.9503 0.0469大手術 59(38.06) 8(66.67)基礎疾病十二指腸 41(26.45) 2(16.67) 2.8279 0.0926胰腺 25(16.13) 2(16.67) 0.0106 0.9179肝臟 47(30.32) 4(33.33) 0.2088 0.6477膽囊 67(43.23) 4(33.33) 2.0742 0.1498并發癥 休克 3(1.94) 1(8.33) 4.1911 0.0406感染 27(17.42) 4(33.33) 6.6837 0.0097術后臥床(d) 2.2±0.5 3.3±0.5 7.3421 <0.001手術部位
干預前:PLT(324.52±22.40)×109/L;Fbg(3.52±0.42)g/L;aPTT(25.42±0.25)s;PT(9.72±0.72)s;干預后:PLT(169.35±11.21)×109/L;Fbg(2.45±0.36)g/L;aPTT(34.09±1.10)s;PT(14.69±0.81)s;干預前后凝血功能對比差異明顯(P<0.05)。
血液高凝狀態、血管壁損傷、血流緩慢是發生DVT的3大要素,手術不僅是治療方式,也屬應激性操作,因此易導致纖溶系統和活凝血系統激活,增加血液黏稠度,導致其處于高凝狀態[1]。DVT多發于術后,而肝膽外科是外科一個重要分支,手術涉及了十二指腸、脾臟、胰腺、膽囊、肝臟等臟器,因此容易出現DVT[2]。結果顯示,我院肝膽外科術后并發DVT的幾率為7.19%(12/167),其中糖尿病、大手術、高血脂、休克、年齡>60歲、感染、臥床時間為危險因素,與性別、麻醉方式、手術部位無明顯相關。
(1)術前評估:應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培訓,使其掌握肝膽外科手術術后并發DVT的危險因素,于術前進行評估,并將伴有糖尿病、高血脂、感染、休克和年齡>60歲患者作為重點預防對象,做好預防護理。同時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DVT的發生原因和危害,取得理解和配合,給予心理疏導,緩解擔憂和鼓勵,并鼓勵患者戒除煙酒,低鹽低脂飲食。(2)術后護理:DVT多發于下肢,對此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術后患者下肢皮膚情況,有無潰瘍、紫紺、潮紅、疼痛、腫脹等情況,一旦發現應立即報告醫生并配合處理,必要情況可使用活血藥物和抗凝藥物治療,若出現了DVT應絕對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促進靜脈回流。(3)下肢訓練:術后24h指導患者進行下肢功能訓練,可有效預防DVT,因此需鼓勵早日下床活動,促進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