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國芳 蔡偉瓊 張鳳源
隨著產科對陰道試產認識的逐漸加深,COOK 球囊與分娩球已成為輔助陰道試產的良好工具。COOK 球囊可幫助擴張宮頸,促進宮頸成熟;分娩球可貼合產婦身體曲線,使胎兒采取有利于盆骨內下降或旋轉姿勢,減輕產婦疼痛。兩種干預手段均有優勢,但聯合使用效果尚未明確。本研究旨在探究分娩球聯合COOK球囊在陰道試產產婦引產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2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陰道試產產婦6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聯合組及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年齡20~40 歲,平均年齡(31.22±3.75)歲;孕周37~42 周,平均孕周(38.31±1.42)周;妊娠期糖尿病10例,妊娠期高血壓6例,過期妊娠14例。聯合組:年齡20~40 歲,平均年齡(31.43±3.82)歲;孕37~42 周,平均孕周(38.44±1.23)周;妊娠期糖尿病9例,妊娠期高血壓8例,過期妊娠13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符合陰道試產相關適應證者[1];②年齡20~40 歲者;③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已獲取產婦知情同意者。
1.2.2 排除標準 ①合并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②精神障礙或患有精神疾病者;③同時參與其他臨床試驗者;④合并嚴重妊娠并發癥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COOK 球囊干預,具體方法為:給予產婦陰道消毒,將球囊沿胎盤對側緩慢輕柔送入子宮頸口,保證兩個球囊均在宮頸內口處后,向球囊內注入20 ml 生理鹽水,輕輕向外牽拉至子宮球囊緊貼宮頸內口、陰道球囊位于宮頸外口;再向兩個球囊內注入80 ml 鹽水,將導管固定于產婦大腿處;觀察產婦腹部疼痛及陰道流血情況,若出現胎膜破裂或產婦無法耐受時應立即取出;臨產狀態時宮口自然開大4 cm 左右時球囊自然脫落,若放置球囊12 h 后仍未脫落則取出球囊進行Bishop 評分,評分≥6 分時可行人工破膜。
1.3.2 聯合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分娩球干預,具體方法為:在產婦放置COOK 球囊后,使產婦背靠墻坐于固定分娩球上,雙手握住扶手進行輕微搖擺,運動持續20 min 后自然分娩或人工破膜;若第二產程出現枕橫位等體位胎位異常情況,則讓產婦繼續在分娩球上運動30 min,觀察胎位變化;胎位恢復后繼續分娩;若胎位仍舊異常則行剖宮產術。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干預前及干預5 h后兩組產婦Bishop 宮頸成熟度評分,宮頸成熟度使用Bishop 宮頸成熟度評分[2]對產婦進行評估,包括宮口開大、宮頸管消退、先露位置、宮頸硬度、宮口位置5 個維度,每個維度0~3 分,總分≥6 分為宮頸成熟,<6 分為宮頸不成熟;②比較兩組產婦產程(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③觀察兩組產婦總順產率,總順產率=[陰道助產+自然順產]/總例數×100%;④比較兩組產婦產后1 周時并發癥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干預前及干預5 h 后Bishop 宮頸成熟度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宮口開大、宮頸管消退、先露位置、宮頸硬度、宮口位置、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5 h 后,兩組宮口開大、宮頸管消退、先露位置、宮頸硬度、宮口位置、總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且聯合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聯合組產程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產婦試產結果比較 聯合組總順產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產后1 周時,聯合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1 兩組產婦干預前及干預5 h 后Bishop 宮頸成熟度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產婦干預前及干預5 h 后Bishop 宮頸成熟度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干預5 h 后比較,bP<0.05
表2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表2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3 兩組產婦試產結果比較[n(%)]

表4 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近年來,剖宮產率一直居高不下,鼓勵剖宮產產后再次妊娠產婦實行陰道試產是降低剖宮產率的重要手段之一[3]。對于糖尿病、高血壓等產婦,也應鼓勵其進行陰道試產,降低術后遠近期并發癥發生率[4]。COOK球囊及分娩球為陰道試產中常用干預手段,輔助治療效果明確,本研究旨在探究兩者結合的應用情況。
COOK 球囊為擴張宮頸的雙球囊,由于有雙球囊固定,可穩定放置于陰道中;其雙球囊之間的壓力作用于上下兩方向,對宮頸進行擴張,且雙向作用力可使宮頸內前列腺素釋放,增強膠原酶活性,軟化子宮,促進子宮收縮擴張[5]。分娩球可協助產婦進行多種體位更換,使產婦肌肉更加放松,促進生產;使用分娩球行半坐臥位可使胎兒胎頭與骨盆傾斜角一致,進行較好銜接,方便胎兒順利娩出;分娩球還可緩解產婦腰酸背痛癥狀,減輕其焦慮情緒,促進其放松[6]。在本研究中,干預5 h 后兩組產婦宮頸成熟度評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且聯合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種干預方式相結合可更加促進宮頸成熟,利于胎兒分娩;聯合組產程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較單一COOK 球囊干預,聯合手段可顯著縮短產婦分娩時間,減輕分娩痛苦;聯合組總順產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合手段可顯著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效果良好。有研究表示,將分娩球應用于COOK 球囊分娩過程中,可顯著縮短產程時間,有效減少出血量,降低陰道助產率[7],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有研究指出,COOK 球囊易造成產婦陰道感染,且球囊取出后若未能發生宮縮,可導致人工破膜困難,可影響正常分娩進程[8]。在本研究中,產后1 周時,聯合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產婦均無重大并發癥發生,提示分娩球聯合COOK 球囊干預安全性良好,有助于促進產婦產后恢復。
綜上所述,分娩球聯合COOK 球囊干預可顯著提升陰道試產產婦宮頸成熟度,縮短其產程時間,增加自然分娩成功率,適合在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