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歡樂
說是檢測學生語言理解、分析和加工能力的客觀標準。說的教學目的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提高其運用口語傳遞信息,與人交往,表達情感、觀點和意見等語言交際能力(董琦 2015)。英語口語教學將學生作為創設活動的主體,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具備創造性教學模式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和完善性的特征,其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形成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因此,口語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必不可少。互動式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方式,體現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教師迅速適應社會的要求,并有力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于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真正發生改變,學生的主體性是否真正得到體現(任德維2011)。只有學生的主體性真正得到彰顯了,教師的角色定位準了,教學行為真正改變了,才會有力推進新課程的全面實施(史長江 2011),而互動式英語口語教學能夠有力促進并達到此目的。
以Health話題的口語教學為例,探究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教學對象為八年級學生,他們經過小學和初中一年半的英語學習后,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具備了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能夠圍繞給定的主題進行口語練習。Health話題與學生的生活、學習息息相關,他們有話可說,且在平常的學習中已經積累了相關素材。
1.知識與技能
學會用關于健康飲食的詞匯、短語、句型進行口語交流。
2.過程與方法
通過互動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學會合作,提高用英語交流與溝通的能力。
指導學生正確發音,規范語音,掌握一定的口語表達技巧。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健康飲食的良好習慣,使其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健康。
能借助圖片認讀表示水果、蔬菜、健康食譜的詞匯、短語。
能用“My favourite...”“I like...”等句型描述自己喜歡的水果、蔬菜和食譜,并與同學交流,給出一些健康飲食方面的建議。
Step 1:導入
教師提前給學生發放自制的Food Journal(見下頁表1),讓他們認真記錄自己的一日三餐。播放一則關于健康的視頻,讓學生邊看視頻邊反思自己的一日三餐是否健康。

表1
教師提問學生:“Have you had lunch or breakfast in McDonald’s or KFC?Do you like the food there?Which one do you prefer?”引出健康飲食的話題,讓他們表達已經學過的關于健康的單詞、短語等。
【設計說明】通過關于健康的視頻導入教學,不僅能夠將學生引導到課堂教學上,而且能夠喚醒他們的已有知識,引發他們聯系一日三餐食譜開口說英語的興趣。
Step 2:“頭腦風暴”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圍繞健康問題暢談,了解他們的已有詞匯,并結合學生的發言,引入新詞教學。如 health,healthy,unhealthy,healthy food(vegetable,meat,milk,bread,rice),unhealthy food(sweets,candy,cake,chips,sweet drink),nutrition,vitamin,exercise,sports(running,swimming,dancing,yoga,play football/basketball/volleyball/tennis)等。
Step 3:以聽促說
教師播放與健康飲食有關的口語對話,讓學生跟讀錄音,模仿地道的語音、語調。跟讀幾遍后,讓學生分組進行口語練習。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及時指導,糾正他們的發音問題。
第一段對話:
Bruce:Do you like lettuce in sandwiches,Alice?
Alice:Yes,I do.What about you,Bruce?
Bruce:Me,too.I don’t like tomatoes in sandwiches.And you like turkey and chicken?
Alice:No,I don’t.And you?
Bruce:I like them very much.
第二段對話:
Tom:Let’s make fruit salad,Linda.
Linda:OK,good idea,Tom.How much cinnamon do we need?
Tom:Two teaspoons.
Linda:And how many apples do we need?
Tom:Let me think...We need two apples.
Linda:And how much yogurt?
Tom:One cup.
Linda:I think we must add three bananas to them.
Tom:OK.Let’s begin.
【設計說明】通過“頭腦風暴”、跟讀對話,進一步讓學生熟悉表示健康飲食的單詞、短語。教師從旁引導與糾正,達到練習新詞的教學目標。
Step 4:以讀促說
教師可以依托教材中的閱讀文本,深挖文本內涵,倡導以讀促說的理念,啟發學生表達自我的觀點與意見。教師給出教材中關于食物的一段材料,讓學生閱讀,找出關鍵詞和描寫水果、蔬菜的句子并跟讀,積累關于健康飲食的表達。
【設計說明】讓學生通過閱讀積累素材,為之后的小組討論活動、口語輸出作準備。
Step 5:自由討論
讓學生自由分組,教師進行微調,每組5個學生。學生分組討論食譜并展示,由其他學生點評是否健康,應該如何調整。
Group 1:What are healthy food?
Group 1展示的是一些健康食品,如餃子、壽司、牛奶、堅果、水果、茶葉等。每個學生用英語介紹一兩種食物,教師及時給予幫助與糾正。Group 1還準備了一份healthy food清單,用中、英雙語標注。介紹完后,其他學生進行提問,并根據回答打分。
Group 2:What are unhealthy food?
Group 2制作了簡單的雙語PPT展示unhealthy food,以及經常食用它們將對人體帶來的危害,如 coke— bad teeth,fat,osteoporosis,sweets/candies—bad teeth,bad appetite等,并配了疾病圖片。在PPT中,有些詞匯是遠遠超過學生認知水平的,如osteoporosis(骨質疏松癥),但是他們為了表達清楚食用不健康食品的危害,自主查字典,詢問教師、家長等,并把這些詞匯背了下來,目的是能夠得到其他組學生的認可。展示完成后是提問回答環節。
【設計說明】讓學生通過互動、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Step 6:Experiments(做實驗)
用unhealthy food-coke和healthy food-milk做一個科學實驗。教師往兩個透明的杯子中分別倒入相同體積的可樂和牛奶,然后分別放入兩顆乳牙。教師一邊操作一邊解釋,讓學生猜一猜兩周或一個月后會發生什么事情。“What will happen after two weeks or one month later?Why?”,允許他們利用網絡查詢或者詢問其他學生。學生興致勃勃地回答。在學生講完自己的猜測和理由后,教師發給他們每人一張小紙條,讓他們把剛才的猜測和理由寫下來,并簽名,貼在專門的教室板塊里。
教師播放一段關于可樂或果汁中含多少糖的網絡視頻,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他們基本能聽懂。之后,教師鼓勵學生用英語復述大意。
【設計說明】這個過程不僅能鍛煉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還能拓寬他們的知識面,糾正其語音、語調,也讓其對自己的猜測有一定的判斷。
Step 7:Hospital(角色扮演)
Free talk:share a story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seeing the doctors.
Vocabulary:doctor,patient,illness,hospital,clinic,ambulance,dentist,bandage,take medicine,getan injection,put on a drip,etc.
角色扮演:自由分組,兩人一組,分別扮演醫生與患者,組織材料,進行對話練習。
教師:提供不同的對話(范文),由學生選擇練習或改編練習。學生也可以上網查找相關資料。
如:Patient:Good morning,doctor!
Doctor:Good morning!What’s your trouble,young man?
Patient:I feel sick and I think I have a headache.
Doctor:How long have you been like this?
Patient:Since last night.
Doctor:Let me look you over carefully.
Patient:Is anything wrong with me?
Doctor:Yes,but it’s not very serious.You’ve got the flu.Here are some pills for you.Please take them three times a day and drink a lot of water.
Patient:How soon can I be all right again?
Doctor:If you have a good rest,you will be all right in three days.
Patient:OK,thank you very much!
教師給予音量、姿態、形式等方面的指導,并給出評分標準(見表2)。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并展示。

表2:自評、組評、師評表
【設計說明】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合理、有效、多元化評價機制有助于教師高效地掌握學情,調整教學內容。設立自評、組評、師評與階段性口語測試評價不僅可以檢測學生的發音是否標準,還可以了解他們對健康飲食知識的掌握程度,更能提高其口語表達的自信心。
Step 8:homework
1.5人一組,每組學生去學校圖書館借閱一本有關健康的英語少兒讀物,也可以在網上下載打印,選擇其中的精彩段落讀給大家聽,每人不少于10句話,如果可以背下來,則給予加分獎勵。
2.讓學生了解飲食的營養應如何平衡,然后給自己制訂一份理想的食譜。
【設計說明】讓學生進一步反思健康飲食和自己的健康狀況,鞏固所學內容。
1.教學手段更先進
一方面,互動式教學模式手段高效,它不嘗試說服學生,或者使用任何說教、約束甚至懲罰學生的方式。學生在接受知識的整個過程中,身心是愉快的、積極投入的,沒有抵觸情緒。在此條件下,分數不再是定義學生的唯一標準,他們的表現能力、自學能力、接受能力、自我安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都是對其綜合實力的評價標準之一。這就有助于充分挖掘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和能力,而不僅僅因為分數的差別而將他們分為三六九等。
另一方面,互動式教學模式包含了視頻、多媒體、圖片等教具,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全方位的仿真環境,從而使他們上每一堂課都像經歷不同的故事、大冒險、普通的生活片段。多媒體系統營造的立體聲光效果使課堂更加逼真,能夠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為其英語口語表達創設良好的環境。
2.師生關系更協調和合理
學習的主體在學生。“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有缺陷,因為難以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不再當全場運籌帷幄的人,而是充當一個引導者、參與者、幫助者或評價者。在這樣的機制下,師生的界限不再那么明顯,因而師生的關系也逐漸開始協調,這是符合素質教育客觀需求的師生關系。
3.學生互動更順暢
集體觀念推崇團隊精神,這客觀上要求參與者具有一定的能力,更要求合作方的密切合作。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成為主角,有機會展示和證明自己的才能,從而使其相關能力得到廣泛認可。在分組化的合作模式下,需要學生更加縝密、精誠地合作,這樣才能夠完成任務。這能在無形中培養學生之間的默契,從而使互動更加順暢。
4.課程趣味性與吸引力更大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特別是對于正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但是傳統課程枯燥、沉悶的氣氛總是令大多數學生厭惡。互動式教學模式則可增加課程的趣味性,迎合了學生的天性,能使他們的興趣愛好在學習中得到滿足。
1.對教師和學生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互動式教學模式從教學活動表面看比較自由、松散,各個步驟基本以學生自學為主,但每一步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互動式教學模式不僅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學識水平、科研能力、民主作風和知識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需要教師及時進行信息更新,經常進行培訓和“充電”。這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對教師提出了挑戰。
互動式教學模式賦予學生極大的權限和自主權,讓他們自由安排自己的學習及課堂內的各種學習行為,對其英語基礎、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自學能力、思維習慣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夠扎實,學習習慣差,學習態度不夠積極,那么這樣的民主課堂對他們來說最終會演變成“無所事事”與“無所適從”,反而會降低其自信心與學習效果。
2.難以準確評估學生在課后的探究行動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條件是學生在課外必須主動進行自習或者探究活動,然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更好地參與課堂互動活動。然而,由于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家長理念的不同,有的學生并不能用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或者家長認為課后的探究行動是“瞎胡鬧”,不予支持。久而久之,反而會造成整體教學水平的下降。
互動式教學模式符合當代教育理念,初中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其優勢,在教學中靈活應用,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