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習近平指出,這是我們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第三次通話,體現了雙方的高度政治互信和密切戰略溝通。中方贊賞德國政府在疫情問題上秉持客觀理性立場和尊重科學態度。中方愿同德方一道,共同支持世衛組織工作,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框架內推動國際合作;共同支持非洲國家抗擊疫情,為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作出貢獻。習近平強調,我們要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將堅定不移推動對外開放,擴大同世界合作,愿繼續為德國企業擴大對華投資創造良好環境。近日中德“快捷通道”正式啟動,這有利于幫助兩國有需求的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相信中德合作能夠為促進世界早日走出經濟衰退發揮應有作用。習近平指出,中德保持著穩定良好的合作關系。中方愿同德方繼續開展對話交流。今年下半年德國將輪任歐盟主席國。中方贊賞德方愿積極推動中歐關系發展,愿同德方和歐盟方面加強戰略合作,堅持多邊主義,應對全球挑戰,共同為不確定的世界增加確定性。中德、中歐之間正在商談一系列重大政治交往議程,中方愿同德方、歐方保持密切溝通協調,確保這些活動取得成功,推動中德、中歐關系邁上新臺階。
默克爾表示,德方重視中國兩會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規劃,愿同中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推進復工復產,繼續深化德中經濟合作。德方愿同中方保持密切溝通,推進德中、歐中重要議程,推動德中、歐中關系向更高水平邁進。
6月4日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球疫苗峰會視頻會議上發表致辭。
李克強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始終堅持以民為本、生命至上,經過全體中國人民艱苦卓絕努力,已經有效控制了疫情。但疫情并未結束。各國人民健康安全休戚相關,沒有一國可以獨善其身。在前不久舉行的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倡議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提出推進全球抗疫合作的建議和舉措。中國將繼續為受疫情影響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抗疫斗爭以及經濟社會恢復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李克強指出,在疫情未結束,挑戰依舊嚴峻的形勢下,疫苗是抵御病毒侵襲的有力盾牌。中國將繼續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在統籌疫苗研發等方面發揮核心作用,推進疫苗多中心臨床試驗和研發成果盡快上市使用,向世界提供安全、有效、高質量的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貢獻。李克強強調,中國正在加緊新冠疫苗、藥物、檢測試劑科研攻關,重視疫苗研發國際合作,前不久參與了歐盟等方面發起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國際認捐大會,愿繼續同各方加強相關合作。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同中國一直保持良好合作,曾出資支持中方疫苗接種和國際應用。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中國政府愿為聯盟籌資周期提供捐助,鼓勵中國研發機構、疫苗生產企業同聯盟加強協作,支持聯盟在推廣使用疫苗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希望同舟共濟,攜手早日戰勝疫情。
本次會議旨在為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籌資,確保疫苗可及性,特別是為加快新冠肺炎疫苗研發、生產和分配提供資金支持。30多國領導人以及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參會。
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大會發言人張業遂的邀請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關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合作,李克強說,病毒是沒有國界的,它是全世界、全人類的敵人。我們要控制住疫情的發展,加快疫苗、有效藥物、檢測試劑研發突破,這將是人類戰勝這個病毒的強有力武器。中國和許多國家都在進行投入,我們也愿意開展國際合作。這些產品是全球公共產品,我們愿意共享,最終讓人類能夠共同戰勝病毒這個敵人。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努力,現在有效控制了疫情,同時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公開透明負責任地及時向國際社會通報有關信息。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發展經濟,都需要我們同舟共濟,使人類能夠越過這場巨浪的沖擊。
關于中美關系,李克強說,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不僅關系兩國人民的利益,而且關系到世界。所謂“脫鉤”,可以說兩個主要經濟體“脫鉤”,對誰都沒有好處,也會傷害世界。我們應該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推動建立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中美兩國,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有不同的社會制度、文化傳統、歷史背景,存在矛盾、分歧不可避免,問題在于怎樣對待。總之,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尊重對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尋求合作共贏。這于己、于人、于世界都有利。
5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視頻記者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談及疫情帶來的啟示,王毅說,疫情以生命作為代價告誡我們,各國應超越地域種族、歷史文化乃至社會制度的不同,攜起手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好我們人類唯一可以生存的這個星球。而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加快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國作為世界上負責任的國家,愿意為此作出自己的貢獻。
就后疫情世界和全球化未來,王毅說,縱觀世界發展史,人類正是在與大災大難的一次次抗爭中得到發展和進步的。只要各國作出正確選擇,堅持正確方向,我們這個世界就一定能夠在戰勝疫情后迎來更光明的未來。首先,全球化需要更加包容和普惠的發展。第二,多邊主義需要更加堅定地維護弘揚。第三,全球治理需要更加精準地改革完善。經此一役,中國的社會制度和治理能力經受住了全面檢驗,國家綜合實力得到了充分彰顯,大國擔當作為發揮了應有作用。疫情過后,中國經濟必將更加堅韌有力,中華兒女必將更加團結一心,中國人民必將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進程必將更加勢不可擋。
【習近平同秘魯總統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合作互致信函】5月2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秘魯總統比斯卡拉互致信函,就兩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合作交換意見。習近平強調,應秘方要求,中方向秘魯派出抗疫醫療專家組,希望他們能為秘魯抗疫助一臂之力。我愿同你一道努力,加強兩國在抗疫等各領域務實合作,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促進經濟早日恢復,以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迎接明年中秘建交50周年。
【王毅同法國總統外事顧問通電話】5月26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同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通電話。王毅表示,在人類共同抗擊疫情進程中,中法保持密切溝通,體現了高水平的戰略協作。中方支持法方倡議舉行安理會五常領導人視頻峰會,五國有責任對外發出加強抗疫國際合作的積極信號。希望法方繼續發揮作用,推動五常就此形成共識。
【王毅同埃及外長通電話】6月4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約同埃及外長舒克里通電話。王毅說,疫情給國際局勢帶來深刻影響。中埃、中非領導人有必要加強高層戰略溝通,攜手共克時艱,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共同發出支持多邊主義、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強有力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