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敏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國有企業的改革也在不斷地深入,國有企業股權投資方面,無論是項目數量還是投資的規模都有了很好的發展。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也給國有企業股權投資更好地進行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筆者主要分析了新形勢下國有企業股權投資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問題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幫助國有企業做好股權投資工作,推動國有企業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股權投資;常見問題;策略
通過持股獲得報酬已經成為了市場經濟中非常常見的投資辦法。自從改革開放以后,國有企業的發展規模不斷的增加,也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績,給我國社會科技發展、民生改善以及國防建設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面對新的形式,怎樣優化國有企業股權投資模式,對國企發展意義重大。
一、新形勢下我國國有企業股權投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所有者缺位情況比較明顯
政府在監督國企的時候,比較重視宏觀性的引導,將相關法律法規的作用發揮出來,幫助國有企業解決股權投資中可能存在的徇私舞弊情況[1]。通過分析基本國情可以發現,國有企業資產本身便是國家所有的,國有企業的所有者是國家集體,但是在企業經營的時候,國家集體無法參與進去,這也導致了國有企業股權投資的時候,缺位現象比較嚴重。并且,我國當前制定的相關法律在對國有企業股權投資違法行為進行懲治的時候,力度非常的有限,并且執法主體和相關法律責任并沒有得到明確,這也導致經常出現執法主體不作為的情況,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的時候,即便是出現造假行為,所受的懲罰也往往比較輕微,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助長造假行為的出現,導致國有資產外流的情況出現。
(二)國有企業股權投資的時候機構制衡比較差
雖然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進行,國有企業也進行了監事會、董事會以及經理層的設置,但是國有企業內部結構往往政治色彩比較明顯,在企業日常經營的時候,政府和相關部門扮演的角色比較重要。對于國企而言,其董事會成員產生往往是上級主管部門委派的,在名義上董事會是獨立的,但是開展相關工作的時候,還需要擔負行政機關的職能。國有企業的監事會相關成員產生是國企領導委派或者指定的,并且國企的職工代表也很難通過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這也導致了監事會的監督手段不夠有效,監督工作很難真正地落到實處。并且,通過分析管理層的激勵情況可以發現,激勵制度的相關考核標準不夠嚴格,這也導致了經營者進行決策執行的時候,無法嚴格地進行自我約束,在經營的時候過度的重視自身的利益,對企業總體利益不夠重視,這也導致了國有去也的股權投資比較盲目和隨意。
(三)會計信息失真情況比較普遍
國有企業對外投資的時候,無論是資金籌措、資金核算還是收益計算和效益評估等一些環節的正常開展都需要內部控制給其提供支持,需要會計及時的進行相關信息的發布[2]。但是通過分析我國國有企業實際股權投資情況可以發現,很多國有企業進行對外股權投資的時候都存在舞弊的情況,會計數據和信息無法將實際情況很好地反映出來,這也說明了國有企業中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比較明顯。若是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部門沒有很好地承擔起相關的監督職責,那么會給社會公眾以及股東提供大量的錯誤信息,會給其造成誤導。此外,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的時候,對于回報率的要求不夠高,也沒有受到相關的要求,若是股權投資能夠獲得成功,那么國企的高管可以獲得較多的獎勵補貼,若是投資失敗,國有企業的高管也不需要進行風險的承擔,這也導致了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的時候,存在跟風投資和個人意愿投資的情況,這也會導致大量國有資產流失。
二、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做好股權投資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代表機制
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的時候,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對國有企業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其進行國有產權代表機制的搭建,做好國有產權代表的委派選拔工作,不斷的完善審核制度、考核制度、輕視審批制度和獎懲制度,對選拔委派制度進行明確,確保人才選拔的合理性,將監督考核制度的作用真正地發揮出來,對監督制度和考核評價制度也應該及時地進行改進。落實請示審批制度,對國有產權代表的報告審批行為進行規范,賦予其獎勵和懲罰的權限,從而更好地維護國有企業的經濟利益,將國有企業的高管職能和地方政府職能真正的分離開來,對二者的權利和責任進行明確,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降低盲目投資出現的概率,幫助國有企業盡可能的消除投資行為風險。
(二)進行治理機構的搭建
一般情況下,若是法人治理結構確實或者不夠合理,那么國有產權代表制度的作用便很難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在投資的時候,國有企業應該根據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企業的情況和發展方向,將雙重委員會制度借鑒進來,也就是將公司事務管理交給董事會和監事會。比如,在國企中董事會負責決策和經營管理相關的工作,監事會的任務則是從出資者和其他利益方面出發來監督公司投資活動及投資的行為,董事會和監事會必須是相互獨立的,只有這樣二者才能夠更好地制衡,才能夠推動國有企業更好地發展[3]。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對于國有企業產權代表值得落實也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必須根據實際需要發揮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完善民主管理制度,重視業務公開和廠務公開理念的推行,只有這樣職工的參與權、監督權才能夠真正的得到落后,職工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夠得到較好的激發。國有企業在進行重大決策的時候,必須盡可能地了解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并且和職工利益直接相關的重大問題必須進行職工代表大會的召開,并進行審議復核。不斷地完善職工監事制度和職工董事制度,讓更多的員工真正地參與到國有企業股權投資中去,確保其股權投資的合理性。
(三)做好項目管理工作
在投資的時候,需要對投資項目應該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做好事中管理和事后的評價,并且盡量的賦予投資委員會決定權和決策權。同時,還應該進行投資責任約束機制的建設,重視項目投資決策水平的提高,進行投資項目法人責任制度的建設,要求項目投資決策團隊或者決策人認真的進行項目類型的篩選并做好資金的籌措,確保投入的資金能夠不斷的保值增值[4]。此外,國有企業還應該重視監督管理作用的發揮,加大對關鍵崗位和股權投資重要人員的監管力度,不斷地完善決策監督制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切實增加監管力度。
(四)做好股權投資成本的控制
即便是公司比較優秀,若是股價買入的時候比較高,也非常容易出現投資回收需要較長時間,投資回報率較低的情況出現。所以在進行股權投資的時候,國有企業必須根據公司正常盈利水平來進行成本回收的時間。一般情況下,需要將成本回收時間控制在十年內。并且,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的時候,不能夠過度的重視暴利,利潤越高風險越大。所以即便是出現了比較好的商機也必須合理地進行成本的控制,確保即便是企業投資失敗,還能夠很好的發展,絕對不能夠因為利益而給國企根本造成影響。
三、結語
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國有經濟占有主導地位,國企的健康發展也會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新的時期,國企想要更好的發展,便必須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進行股權投資現狀的改善,提高股權投資的質量,避免盲目投資的情況出現,只有這樣國有企業才能夠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孟磊.新形勢下國有企業股權投資的常見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20(8).
[2]唐鳳娟.關于國有企業股權投資業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9(23).
[3]耿振誠.國有企業成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銀行業,2019(3).
[4]姚福軍.新形勢下國有企業股權投資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會計師,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