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敏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中小學教育教學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新時代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雙重培養,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很多新的教學方式應運而生。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繪本就是其中應用十分廣泛的一種教學方式。繪本的廣泛使用為小學英語教學注入了許多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但目前在小學英語教學應用繪本的過程中,還是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需要及時解決。本文對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使用的問題展開分析,探究解決的方法,旨在對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策略;繪本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0-0041-02
引 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初始階段,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入門期。這一時期的學習尤為重要,能夠為學生之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新學科意味著一切知識都是新的,小學英語涉及大量單詞及簡單的對話和文章,還會涉及一些英語的基礎語法,這些對于學生而言都是全新的知識。因此,要想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理解、掌握這門語言,教師就要借助一些高效、有益的教學方式。繪本是一種能很好地滿足課堂教學需要的教學方式,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努力探索解決問題的對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小學英語學情及繪本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科學習的初級階段,這一時期對學生的要求主要是背記單詞、對話及熟練運用所學的基礎語法。因此,這一時期的教學重點更多地放在了單詞和語句本身的教學上,而這些單詞和語句對于剛剛接觸英語學習的小學生而言,難度極大。為此,教師需要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采用學生更能接受、更易于理解、使用更加方便的教學方式開展實際的課堂教學[1]。這一時期的英語教學,除了要讓學生理解、掌握完整的學習內容外,還應努力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提供長久的幫助。因此,教師應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進一步調整教學方式,找到能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在英語教學中使用繪本能滿足以上要求。繪本不僅可以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轉化為圖畫與文字相結合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同時,繪本具有故事性、創造性,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單詞或語句的內涵。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繪本可以發揮更多積極的作用。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課堂參與力強、對教師的互動要求積極響應、十分配合教師的各項教學活動的特點,但他們專注力不足,在課堂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會持續很久[2]。根據這些特點,在英語教學中使用繪本可以幫助學生揚長避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繪本也是教師提高學生持續性專注力的良好教學工具。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繪本是十分可行且必要的,教師應充分探索繪本與小學英語教學結合的可能性,積極發揮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優勢作用。
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繪本存在的問題
1.適用范圍較狹窄,選取方面不合理
繪本主要以圖畫搭配文字的形式呈現,但將其使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其內容必須與教學內容相匹配,不能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相悖。在繪本選擇方面,教師多憑借自己的主觀意愿來選擇,這更多地體現的是教師的主觀性,可能導致繪本不適合大部分學生乃至全體學生學習。因此,在繪本選取上很容易出現繪本內容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的情況,這對英語教學無法發揮推動作用[3]。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的繪本大多比較簡單,包含的大部分是簡單的詞匯和對話,更適用于低年級學生,但對于已經對英語知識有深入認知的學生而言,將不能發揮很好的幫助作用。由此可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繪本存在著選取不合理及適用范圍較窄的問題。
2.缺乏情感價值觀引導
繪本作為教學內容傳遞的媒介,其本身包含著豐富的知識,同時也蘊含著更深層次的情感價值引導。如童話對兒童的啟示一樣,繪本同樣可以根據本身的故事性、情境性來向學生傳遞一些情感價值方面的內容。但目前大部分繪本無法做到這一點,因為在實際教學中使用的繪本要緊密貼合教學內容,導致繪本內容太過于重視教學內容的知識性,而忽略了在其中加入情感方向的指引。這在實際教學中無法滿足對學生更深層次的情感培養的要求。因此,雖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繪本可以很好地幫助教師高效地完成英語知識教學,但難以幫助學生構建深層次的情感認知。為此,教師也應進行一些調整,從而解決這一問題[4]。
3.繪本與課堂教學融入困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會根據教材來設計教學內容、調整教學節奏,因此,繪本如果不能發揮最大作用,將很容易打破本身順暢的教學節奏。繪本內容若與教學內容不貼合,對教學的積極作用將會大打折扣。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繪本時,還需額外地對其進行精心的編排,確保在本身教學安排中插入繪本不會過于突兀,避免課堂教學前后不銜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繪本取得的效果是否與教師投入的精力、時間相匹配,具有不確定性,為此,教師需要經過多次嘗試,探索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繪本的最佳時機[5]。
4.繪本使用技術不成熟
目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對繪本的使用仍不熟練,因此,他們往往會將繪本的使用單一化,即在固定的時間帶領學生完成繪本閱讀任務,更多的是將繪本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一項任務或作業來完成,而并沒有將其與原本的教學方式相結合。教師對繪本教學的認知不成熟,導致了無法在課堂上得心應手地使用繪本,不能發揮繪本應有的效用,如繪本的趣味性、故事性通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理解內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