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越英
摘 要:本文對長沙市語言景觀的英譯現狀進行調查,分析了語言景觀翻譯中存在的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的問題,并從生態翻譯學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實現語言景觀其本身信息及象征功能,從而幫助傳播長沙城市文化內涵,提升長沙國際城市形象。
關鍵詞:生態翻譯學;語言景觀翻譯;問題與對策;信息與象征功能
基金項目:2018年長沙市科技局項目:長沙語言景觀英譯的現狀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kc1809052)。
一、引言
語言景觀在城市化進程中是評價經濟全球化水平的一個方面,也是語言活力的一種表現。語言景觀對于更好地傳播城市文化內涵和擴大城市影響力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意義。
學者們可以從社會語言學、城市規劃、語言混合、語言政策等視角來解讀語言標牌,因此,他們對語言景觀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最初Landry&Bourhis認為語言景觀指“公共路牌、廣告牌、街道名、地名、商業招牌,與政府建筑的公共標識語言結合在一起,形成特定領土、地區或城市群的語言景觀”。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多角度、多層面的研究語言景觀日益受到大家的關注。本文,基于Landry& Bourhis對語言景觀的定義,結合長沙語言景觀的英譯現狀調查,分析其存在的翻譯問題,以生態翻譯學視角提供較好的翻譯策略,以反映長沙語言景觀的文化內涵,從而提升長沙國際城市形象。
二、研究的意義
生態翻譯學是生態和翻譯相結合而論的跨學科視角,為翻譯理論研究提供了內容及維度上更豐富的視角。從生態學看翻譯的過程,又從翻譯原則、翻譯策略的應用促進社會生態的發展,其中就包括了城市語言生態系統的發展。
語言景觀是城市語言生態系統的外在表現形式,其翻譯是城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方面,影響著一個城市的良好國際形象和當地文化的對外傳播。目前,長沙語言景觀英譯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皆因打破了語言及翻譯生態系統,給不熟悉長沙文化以及歷史的外國游客帶來諸多困擾,進而影響長沙國際旅游之都的形象。因此,探索長沙地區語言景觀英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助力城市的旅游管理部門更好地推介長沙,增強長沙文化軟實力,更好地為建設國際旅游城市,收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揮積極的作用,同時給其他城市的發展提供借鑒。
三、長沙市語言景觀翻譯中的問題
(一)宏觀層面
1.無語言景觀。經走訪長沙主要街巷,尤其是老城區,鮮見語言景觀,這跟市政或者小區開發商有著必然的關聯。而這種無語言景觀影響了本地的語言生態系統,不利于長沙打造國際化大都市的形象。因此,需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注意。
2.語言景觀翻譯缺失。經走訪長沙主要城區和旅游景點,筆者發現主要城區還是以單一的語言景觀為主(含官方或非官方的語言景觀),語言單一化現象比較常見。無相關語言翻譯勢必給外國游客帶來不便,當地特色文化的介紹因此無法直觀提供給外國友人。而這種現象同樣不利于長沙打造國際化大都市的形象。
(二)中觀層面
1.譯者責任意識缺乏。譯者翻譯能力不足,也會導致翻譯不規范。譯者若責任心不強,或者沒有關注到語言生態的整體性和關聯性,沒有注意到翻譯生態的平衡和和諧,也會影響翻譯的質量。
2.翻譯標準不統一。城市景觀翻譯主要由各標牌設計單位聘請的翻譯工作者完成,而譯者對翻譯的不同理解,造成英語翻譯不統一,也是缺乏統一翻譯標準造成的硬傷。
(三)微觀層面
1.拼寫錯誤或不規范。通過對收集的文本進行分析發現,景觀翻譯中拼寫錯誤、大小寫錯誤屢見不鮮;地名連寫、分寫不太規范。如 “Patient Halt(病人止步)”寫成“Patient Hait”;“岳麓山停車場”翻譯成“Yuelushan Parking lot”; 同樣是街巷名,有的寫成 “BIANHEBIANXIANG(便河邊巷)”,有的寫成 “DONG MAO JIE(東茅街)”,有的寫成“Taiping Str.(太平街)”等。
2.景觀中式翻譯明顯。景觀翻譯中式英語明顯。比如“許愿橋”被翻譯成“Make a wish bridge”; “當心墜落”被譯成“Warning drop down”; 步行游道被譯成“Walk swam”等。這些翻譯讓人看了忍俊不禁。
3.景觀漏譯或隨意翻譯。景觀漏譯主要表現只翻譯一部分。如“當心火災”只譯成“Caution!”,沒有翻譯出“Watch for Fires”之意;“病理科”翻譯成“Department”而漏譯了Pathology等。
4.景觀誤譯或語法錯誤。景觀誤譯主要表現語法錯誤、用詞不當或語用誤譯。如 “To north 100 meter East of Road(向北100米路東)”, “meter” 應為“meters”; ?“Caution wet floor(小心地滑)”并沒有適應目標語言的文化內涵,如果譯成“Caution!Slippery when wet.”更能符合西方人的心理認知。
四、長沙市語言景觀翻譯問題的對策
(一)宏觀層面
1.對于無語言景觀設計的地方,政府部門應加大市政排查力度,建議建立專門的管理部門,通過網格化社區,定期對已消殘的語言景觀或缺失的語言景觀及時進行修復或增設,從而建立起比較完善的語言景觀生態系統。
2.對于語言景觀翻譯缺失這一問題,建議設立專門的語言景觀翻譯監督部門,政策上重視和加強一般社區而非只有主要旅游景點的語言景觀雙語或多語的設計,以解決無語言景觀翻譯的問題。這種多語景觀的設計,才能顯示出長沙欲打造國際化大都市形象的語言生態環境。
(二)中觀層面
針對譯者翻譯能力不足,各高?;蚍g專業機構應培養更多責任意識強的譯者或者培養綜合能力高的翻譯人才。譯者應多關注語言生態系統的關聯性,打造和諧的長沙語言生態系統。
針對翻譯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建議第一,出臺行業翻譯標準規范,統一地名的標識;第二,挖掘長沙本土文化特色,融合國際元素,規范新建街道名稱;第三,規范官方的景觀翻譯,統一名稱,保留非官方的景觀翻譯的個性化特征,盡量反映長沙城市文化內涵。
(三)微觀層面
縱觀生態翻譯學的翻譯方法,主要采取“多維”轉換,即在“多維適應性選擇”的原則下,有的放矢地集中與語言維度、文化維度和交際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換。
1.從語言選擇適應結合語言景觀英譯,以實現其信息功能。語言選擇適應性是建立在語音、詞匯、語法三種因素上的選擇適應。從整體上看,長沙語言景觀翻譯與其經濟發展速度還一致,語言景觀英譯方面層出不窮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有損長沙形象,影響其象征功能的發揮。 因此,對于上文中提到的諸多微觀層面的問題,譯者首先要了解語言背后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然后正確地拼寫、避免中式英語,杜絕隨意翻譯,保證使用正確的語法,以實現原文與譯文上的信息對等。
2.從文化選擇適應結合語言景觀英譯,以實現其象征功能。文化選擇適應性是指要克服文化差異造成的障礙,以順利實現信息交流,既然源語文化和譯語文化在事物性質和表達方式上存在差異,這務必要引起譯者的關注,并要求譯者適應原語所屬的整個文化系統,在翻譯過程中關注雙方文化內涵的傳遞效果。隨著長沙經濟的飛速發展,長沙市政府在實現長沙成為“世界旅游目的地”中加大力度建設硬件基礎設施, 同時也加強了旅游文化的建設,語言景觀的漢英翻譯日益增多。因此,譯者應及時整合以適應選擇度,在翻譯時,不僅要避免上述語言方面的錯誤,還要有相對應的翻譯技巧,如歸化或異化,不論是直譯還是意譯,無論是“形式對等”還是“功能對等”,都要結合其文化內涵及時作出調整,以實現其城市國際化的象征功能。
3.從交際選擇適應結合語言景觀英譯,以實現其信息與象征功能。 交際選擇適應性指在具體語言使用中源語與目的語的切合程度,主要指語言使用的環境和表達方式是否恰當的問題,其主要探討的是語用層面,不限于語言的機械性和文化認同,而是在不同的語境中傳遞高質量的信息,更好地發揮其信息與象征功能。長沙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其經濟文化發展迅速,外國游客和商人越來越多。語言景觀英譯質量的提高能幫助長沙提升國際形象。因此,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需將目標讀者的語言習慣放在首位,在重視中西文化的差異的基礎上,用交際翻譯的方法將原文以符合目標語文化方式的方式譯出,在力求簡潔明了的同時,實現其信息和象征雙重功能。
五、結語
城市語言景觀亦是一種旅游資源,城市語言景觀翻譯的好與壞直接映射一個城市的國際化程度。本文從生態翻譯學的角度對長沙語言景觀翻譯的現狀、問題進行了淺析,從宏觀、中觀、微觀上分別給出了相應對策。長沙文化底蘊深厚,人杰地靈,各種人文景觀和城市道路景觀建設在向國際化城市轉變,其翻譯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十分重要。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需考慮語言生態的平衡,既要保留長沙本土文化內涵,又要注重融入國際元素,為長沙未來成為國際之都奠定基石。
參考文獻
[1]Backhaus, P. “Multilingualism in Tokyo:A Look into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2006 (3):52-66.
[2]陳錦陽.公示語翻譯的“三維”轉換——以橫店影視城為例[J].上海翻譯,2014(12):38-42.
[3]胡庚申.翻譯適應選擇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胡庚申.生態翻譯學——建構與詮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5]尚國文,趙守輝.語言景觀的分析維度與理論構建[J].外國語,2014(6):81-89.
[6]孫利.語言景觀翻譯的現狀及其交際翻譯策略[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9(12):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