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疫情的影響,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停課不停學”,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好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有效銜接非常重要。文中,主要就對“后疫情”時期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有效銜接的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線下教學;線上教學;銜接方法
基金項目: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線上指導+遠程競賽模式在高職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YQJY002),負責人:楊欣。
2020年2月,隨著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停課不停學”,一夜之間中國教師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主播”群體。這場大考在實踐中檢驗著近幾十年來有關在線教學突破傳統線下教育模式的諸多理論,筆者所在團隊提出的“線上指導+遠程競賽”的模式也在高職的在線教學中經受住了考驗。進入4月,高校陸續發出了復學通知,回到教室里的線下教學如何與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有效銜接,成為擺在一線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本文以“倉儲配送技術與實務”課程為例,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進而為高職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
一、對知識體系的再梳理
筆者所在的研究團隊,在線上教學期間提出了“線上指導+遠程競賽”的教學模式,面向全國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及相關專業,以互聯網技術搭建網上學習和競賽平臺,以企業的實際案例為學習和研究對象,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共同競賽的方式,在師生間教學相長的學習氣氛下,實現了學生通過團隊協作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線上教學目標,保證了線上教學的效果。學生返校學習后,教師與之開展線下教學的互動性更強,更適合學生進行實操類技能的學習,故而要對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體系進行再梳理,將在線上已經講解的知識點劃分為簡單回顧、重點復習、著重提升、技能拓展等四個維度,并對新的知識點的教學方式進行再設計。
二、“云教材”為教學的系統性提供保障
(一)“云教材”的運用為課堂帶來的變化
一是可以實時更新內容,使教學內容緊跟行業發展。例如,在“倉儲基礎知識”這個小結,教師就以師生協作的方式采用了學生在網上收集而來的疫情期間的倉儲經營案例,呈現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在保證案例時效性的同時,也保證了章節內容的完整性。二是學生在學習“云教材”的過程中,可以直接在學習章節時發起討論,同時教師在看到討論之后可以對該學生的疑問進行解答和探討,這種趣味性和互動性是一般的紙質教材教學沒有的。三是多樣化呈現重點知識點。對于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教師在編寫“云教材”時可以用加粗、劃線、調亮、變色、拓展閱讀、小測驗、鏈接微課、鏈接外部資源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
(二)使用“云教材”的建議
由于教師在編寫教材內容的過程中已經以富媒體的形式對知識點進行了呈現,并且在“云班課”手機應用中可以查看學生對“云教材”的學習進度,故而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授課,都要在課前布置好“云教材”的學習任務,形成每個學生的“云教材”學習報告。在檢驗了學生對章節內容的掌握情況之后,教師再對該章節的教學內容展開設計,避免學生盲目自學和教師講學同質化問題的出現。
三、線下教學方式的再設計
(一)“線上指導+遠程競賽”模式的延伸
該模式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為它充分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加上學校教師和企業導師的雙重加持,學生在“左右護法”的協助下以“闖關式”的學習方式,完成了對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回到線下課堂之后,我們依然可以沿用這種方式進行課堂內的教學。例如,在“揀貨作業”這個章節,我們可以用小組對抗的形式進行,課前教師設計出評分表格,同時由幾名學生裁判對學生的“揀貨操作”進行評分,教師則對操作全程進行錄像,充當仲裁的角色。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快速回想起與同窗互動的感覺,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二)設計要符合高職學生的特點
在線下授課過程中老師要把握好“互動”這個度,部分年輕教師容易把精力放在活躍課堂氣氛上,而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再以“揀貨作業”這個章節為例。學生實操后經過了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分等環節,但這個教學任務并沒有完結,我們要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從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企業“領班型”技能人才的角度出發,加入“揀貨路徑規劃與優化”“企業實際案例的分析和建議報告”“不同揀貨路徑算法的優缺點比較”等內容,使學生充分吸收和掌握該章節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要丟棄學生在“線上指導+遠程競賽”模式中形成的自我規劃學習進度的習慣,教學設計中的任務難度要由淺入深,給不同能力的學生選擇的空間,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過程考核的延伸和發展
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學生的競賽積分、競賽排名、個人作業、團隊作業、線上測驗、“云教材”學習報告等多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掌握,這種過程性考核的方式應該在線下的教學中得到繼承和發展。經過了長時間的線上數字化學習,學生也進入了倦怠期,過程性考核的方式可以結合線下教學的特點加以改進。線下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工作手冊,并以一個具體的企業案例串聯起整門課的知識點,學生通過撰寫工作手冊,循序漸進地了解企業的作業流程,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形成問題集,以指導今后的工作。這本紙質的工作手冊則是線下教學中如何對過程進行考核的生動案例。
四、線上線下實訓的銜接
作為對線上授課內容掌握程度的檢驗,物流專業領域的諸多企業為學校提供了線上免費實訓平臺,實訓平臺以3D仿真的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虛擬的企業一線生產場景。這對于受疫情影響在家學習而無法去企業進行認知實習和跟崗實習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替代手段。
恢復線下教學之后,有實訓場地的高職院校對于實訓內容也要進行再設計。線上已經進行過的認知性實訓,在線下則要著重培養學生對實際設備和場地的掌握和控制能力;而針對進行過的流程性實訓,在線下則要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不斷優化作業流程的能力。受技術條件所限,線上的虛擬仿真實訓是由學生單獨完成的,線下的實訓則要多設計團隊協作完成的項目,并讓學生做輪崗任務,從而使其真正掌握崗位技能。另外,對于沒有實訓場地的院校,由于各校均采取封校管理,學生無法到企業的真實場所中實訓。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考慮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自規劃、設計再到制作沙盤,制作完成后再進行團隊的沙盤推演,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實訓的目標。
五、結語
本文討論了“后疫情”時期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在銜接過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希望本文的一些做法能為做好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的銜接工作提供有益參考。希望學生能順利地完成過渡,在線下教學中習得知識、掌握技能、收獲成長。
參考文獻
[1]楊修寶.上線下教學如何有效銜接[N].中國教師報,2020-04-01(15).
[2]江景.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高職在線教學實踐與思考[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01).
[3]孫興洋.抗擊疫情下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J].當代職業教育,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