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靜 戴輝
摘 要:此文簡單分析了軟土地基處理的特點,詳細分析了常見的幾種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并研究了道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應用實踐
現階段,我國城市化建設的發展速度迅猛,道路橋梁的建設規模也越來越大,可是軟土地基這種阻礙道路橋梁建設的現象時有發生,若不能及時的解決該問題,不僅會給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造成影響,還會給道路橋梁建設的整體質量帶來風險,嚴重影響工程建設的良好發展。
1 軟土地基處理的特點研究
第一,首先,軟地基中的含水量十分高,眾所周知,軟地基這種地理形式在山區城市道路中還是很常見的,跟以往的傳統土質地基的含水量有所差別,軟地基中的含水量可以說是很豐富。可是,不足之處在于軟地基沒有具備良好的滲水能力,盡管含水可以達到 70%以上。一般情況下,如果軟土層的含水量比例一定時,土壤的流動性也會增加,因此,這個時候需要強化對地基的鞏固。然而,道路施工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所以在進行對軟土地基的處理時首先應該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其進行加固。這樣就能夠在源頭上保障軟土地基的穩定性,促進路橋施工的順利進行。第二,具有較強的壓縮能力,綜合研究分析表明。軟土地基的性質特點直接會影響到它的后續施工,比如在施工期間需要采用額外的手段來加固軟土地基,在實際施工的時候可以利用擠壓排水的原理,把土壤中多余的水分排掉,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土壤的穩定性。但是實際進行的時候會遇到其他問題,比如,如果這個方法沒有起到效果,受到擠壓后軟土地基中的黏土反而沒有牢固,就會給道路施工帶來不可忽視的隱患,這不僅妨礙了施工的有序開展,還降低了施工質量。第三,滲透能力較低。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假設軟土地基中沙土和黏土的比例過高,再加上相關人員對其處理不合格,會大大地減少軟土地基中黏土固化的時間,這樣使得軟土凝固所需要的時間越來越長,固給了氣泡產生的時間,而大量氣泡的出現又會堵塞排水通道,影響路橋施工的正常進行[1]。
2 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方法分析
2.1 強夯法
對土質較厚、施工面積大的軟土地基進行處理,可以采用強夯法。在采用強夯法之前,要將夯錘的落地距離計算清楚,確保夯錘每次都可以將擊打的力量發揮到最高點。若長時間使用夯錘會使夯錘底部損壞,從而使夯實的效果受到影響。認真的對夯實點進行檢查,是用夯錘作業前必做的準備工作,同時還要對夯錘落地的位置進行科學的計算,及時調整落實位置的偏差。同時軟土地基的土壤承受力低,所以要對落實后的土壤沉降量進行密切關注。在竣工以后,要定期對軟土地基進行質量方面的檢測,最好是一到兩周進行一次,以預防后期出現沉降現象而對施工整體質量所造成的嚴重影響[2]。
2.2 砂墊層處理技術
軟土地基施工的過程中,也可采用鋪砂墊的方法,以此來增強土質的密度和堅硬度。透水性是砂墊層材料最為顯著的特征,從而有效控制軟土地基的含水量。現階段而言,土壤層薄且含水量高的軟土地基經常使用鋪砂墊層處理技術。對軟土層較厚的地基鋪設砂墊層時,時常出現路基高度和位置不一致的現象,嚴重影響道路橋梁的整體質量。要將砂墊層處理技術最優化,工作人員必須能熟練靈活的運用攤鋪施工方法,均勻的攤鋪砂墊層,確保路基土層的地下水排出的順暢性以及路基土層的穩定性,確保其強度得到進一步提升[3]。
2.3 表層排水處理技術
施工人員在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時,一定要重視地基表層的排水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軟土地基的密度與堅實度,使軟土地基更加貼合道路橋梁建設的要求。現階段而言,含水量較大的軟土地基經常用到表層排水處理技術,施工人員在進行道路建設之前,要對軟土地基的含水量進行嚴謹的檢驗與分析,弄清楚軟土地基形成的真正原因,有效加強軟土地基的硬化功能,充分發揮出表面排水處理技術的作用。實施表層排水處理技術的關鍵在于對軟土地基進行施工前,工作人員要清楚施工地的排水需求,事先建立好排水池,然后結合實際情況開挖溝渠,讓地下水可以通過溝槽匯入到排水池中。科學運用表層排水處理技術,既降低了地基表層土壤含水量,又提高了地基的土層強度[4]。
3 道路橋梁施工中的軟土地基施工問題解決措施
結合公路橋梁的實際情況與特征,制定對應的施工圖紙與設計方案,以此來保證施工圖紙確保可以滿足對應的施工標準,引導公路橋梁的混凝土施工。在進行施工圖紙設計的時候,需要結合實際的施工情況,同時結合到施工中道路橋梁施工與設備材料的每個流程,而且在實施施工的時候應該具有對應的應急處理措施,以此來防止由于施工不科學而導致的工程質量現象。在對軟土地基進行施工的時候,應該重視對軟土地基有關情況的勘察,嚴格控制好軟土地基的填筑速度與效率,以此來確保軟土地基的施工質量。在對公路橋梁軟土地基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想要達到公路橋梁的施工標準,會運用很多的施工方法來對軟土地基的表面進行處理。有經驗的工匠會加入添加劑來加強軟土地基的強度與壓縮性能。假如軟土表面為粘土,建筑商能夠采用加入添加劑的方式來加固土壤,從而保證整體施工的順利開展。很多公路橋梁加入水泥與石灰,以此來降低軟土地基的水分,從而滿足強度的要求,進而加強基礎的平穩性能。公路橋梁進行施工的時候,也能夠使用地面排水法來改變軟土地基的性能,以此來達到施工標準。在具體施工的時候,施工人員能夠運用排水管與透水性礫石填充排水渠道,減少軟土地基的水分,做到施工的機械化,從而達到施工的需求。建筑工人能夠采用軟布或土工布鋪設軟土地基的方法,以此來使表面變得平整均勻。軟土地基采用無紡布或土工布鋪設,能夠提高土質的負荷,加強地基的承載能力,防止軟土地基造成的施工不穩。施工人員能夠運用砂墊法來展開軟土地基的施工。在軟土地基含水量較多,土層薄時,施工人員能夠采用砂墊鋪設軟土地基,以此來達到公路橋梁的施工標準。施工人員需要結合實際的施工情況與施工機械來改變軟土地基的性能,防止施工故障的出現,從而導致施工無法順利完成與工程質量的情況。軟土地基的性質不太好,在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的時候需要結合經濟情況。在這個基礎之上,發明了用土壤替代墊子的方法。其關鍵原理是挖掘軟土地基中的全部軟土,然后用其他性能較好的材料來進行補充[5]。
4 結語
綜上所述,道橋工程是我國的重點工程項目,無論是城市的建設還是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道橋工程。道橋工程的品質與人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施工企業在道橋工程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質量的問題。軟土地基是道橋工程施工中經常會遇到的一種地質條件,如果不能對軟土地基進行合理的處理,很有可能會在施工完成以后,造成道橋工程的沉降,引發一些安全事故,所以,在軟土地基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采用正確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避免因為沉降問題影響人們的出行和道路運輸,提升道橋工程的品質,為我國的交通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趙陽.公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探索構架[J].中國標準化,2018(22):136-137.
[2]李凡,鄭敏楠,樊康佳.公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J].居舍,2018(31):38.
[3]侯振榮.道路橋梁施工在軟土地基上不均勻沉降的防治對策[J].山西建筑,2018,44(23):140-141.
[4]郝志湘.市政道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應用實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05):140-141.
[5]蘇志猛,張宏波.市政道路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8(06):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