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紅
摘 要:現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城市化建設的發展也有了很大的改進。在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和設計中,只有與城市的人文特點和環境特征保持一致,才能充分發揮文化環境的作用。同時,在現代化園林綠化景觀的規劃設計中要堅持以功能性,經濟性和可持續性的工作原則,合理布置景觀,彰顯景觀的美感,讓人們感受到城市的氣息和園林的氣質,保證人類與自然發展的和諧性。
關鍵詞:園林綠化;景觀規劃;施工工程;要點
1 引言
園林綠化規劃是園林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施工的關鍵要素是主題和文化,而主題文化的探索是園林景觀規劃建設的靈魂。當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思想觀念和審美觀念的變化,已經使城市建設環境的規劃設計中心從經濟實用變為舒適的精神體驗。因此,在景觀的規劃設計施工全過程中,有必要科學合理地處理主題和文化的關系,使景觀規劃中主題和文化的相融合。在此基礎上,景觀規劃才能更好地適應需求,也可以更好地體現園林綠化的功能和價值,達到理想的規劃設計施工效果。
2 園林綠化景觀規劃設計與施工原則表現
2.1 基于自然的設計
規劃園林綠化景觀的過程中,要踐行順應自然的基本原則,科學合理地融合景觀設計和自然環境,不斷增強園林景觀工程項目的設計效果。尤其是植物可持續作用需得到必要控制,進而在科學配置植物方面,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目標,不斷增強景觀規劃設計的效果。
2.2 新工藝的應用
對園林綠化景觀進行規劃施工中,要加強水循環利用技術的應用。比如對中水和無害廢水的循環利用,優化資源配置,確保園林景觀生態平衡的同時保證水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2.3 協調發展
規劃設計園林綠化景觀期間,特別是具體植物設計,需充分彰顯其協調性特征。而協調性就是景觀發展與其周邊環境的協調,其中,景觀發展的協調性要對景觀后期生長協調程度做出考慮,以免在生長變化的影響下出現矛盾。而周圍環境協調性就是保證風景園林與其他組成的協調,避免設計存在問題而出現突兀狀況。
3 園林綠化景觀建設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大幅提高,國計民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應該看到,這是我國經濟社會進步的可喜表現。與此同時,也產生了很多從前沒有過的新問題。都市生活的緊促節奏給市民帶來了不小的精神壓力,園林綠化景觀給城市帶來一抹綠色,能夠有效輔助降低城市生活壓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不僅如此,園林綠化景觀可以有效調節城市內部空氣循環,起到防風固沙凈化環境之作用。園林綠化景觀還可以分擔一部分文化職能,借由綠色植被傳達城市的文化理念。總之,園林綠化景觀是城市生活的調節劑,能夠帶給居民不需要離開城市就可以親近自然的體驗。
4 園林綠化景觀規劃施工工程的要點
4.1 道路規劃設計施工
道路是園林綠化景觀規劃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道路曲線蜿蜒,有的道路縱橫交錯。園林中的道路除了供受眾群體行走外,還能充分展現出園林景觀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在園林道路設計過程中,在保證層次感的基礎上要明確道路設計方向。一般情況下可以將園路分為環路、主路和小路等。從視覺角度看,園路多呈現曲折迂回,但是實際上這是設計者刻意設計成這樣的。因為園區中的大量景觀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為了滿足地形功能的需求,設計人員需要將園路有效融入自然景觀中,通過迂回讓園路與景觀產生合理的交疊。與直線相比,曲線更有張力,流動性較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道路的深度。除此之外,要保證路面兩側地面的高度在合理的范圍內,這樣可以在周圍環境中有效隱藏路面,保證園內路面與城市路面實現有效鏈接。
4.2 結合園林的文化主題的規劃與施工
城市園林原始基礎建筑的風格決定了城市園林規劃設計的整體風格,因此必須在花園景觀設計過程中規劃和設計原始建筑風格。首先,在選擇園林主題(例如體現“中國風主題”的花園)相關建筑景觀之前,所選擇的園林景觀設施可以是中國古典風的雕塑或者帶有古風元素的門墻。其次,園林景觀的主旨是反映美學和藝術氛圍并彰顯精神文明。但在選擇植物景觀時,所選植物必須適合該地區的生長條件。例如西北部植物要求必須具有抗寒抗旱性;在重慶可以將不同顏色的花朵或者樹木拼湊在一起構成火鍋或是京劇臉譜的外觀,或者將大灌木修剪成熊貓外形。如此便可將主題與當地文化充分融合在一起,彰顯出當地獨一無二的文化底蘊。
4.3 植物規劃施工
規劃設計園林綠化景觀期間,需合理采用相關措施,保證景觀綠化面積的增加,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與此同時,要將綠化景觀作為出發點,對設計思想加以創新,確保園林綠化景觀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規劃設計立體綠化景觀的時候,要求與生態環境規律吻合,使植物能夠遵循自身生長的習慣,堅決不允許對生長規律進行改變。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生態綠化景觀的科學化發展。在立體綠化過程中,應與古代園林建筑相互結合,可以選用亭臺、藤椅或者是柵欄等等,使園林空間更具層次感,創建古典藝術豐富的園林景觀。而且,這種設計方式可以為人們提供視覺服務,在體驗立體空間的同時可有效規劃綠化景觀,空氣得以凈化,為人們創設了更舒適的環境與氛圍。
4.4 互動設備的規劃設計施工
園林綠化景觀中不僅要有充足的綠植,還需要設計些可以使居民與之互動的設備。比如可以適當設計一些文化雕塑,能夠充分體現當地的文化意蘊。也可以適當設計一些交互設施,比如健身器材一類,充分發揮園林綠色景觀的多元化職能。有條件的城市園林綠色景觀,還可以根據當地的水源條件,引進水上景觀,以與園林綠植形成渾然天成的自然人文審美效果。
4.5 建立完善的植物生長系統
在開展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時,必須科學合理地建立并優化植物生長系統,以提高植株苗木的養護水平。通過生物綜合防治養護技術,可有效減少景觀綠化養護工作量,利用植物和其他生物之間的直接和間接作用,能夠有效提高景觀園林的綠化養護水平,并降低工作量。在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要考慮植物健康生長所需的環境,并根據當地氣候變化特征,加強植物綠化系統的供水、供電設施的建設以確保植物生長系統的完善。另一方面,在綠化植株選用配置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土壤調節季節氣候因素等各個方面的影響,充分考慮植物的生長空間和生長周期,結合適宜當地環境特征的種植方式。此外,合理的密植,可以為植物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和陽光,有效提高景觀綠化和養護效果。在景觀綠化和養護過程中,還需要充分利用當地的地質、水文資源,合理配置景觀園林空間,使景觀園林更加立體和諧,從而有效提高景觀園林美學觀賞價值。
5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向前,國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改進,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愈來愈具體。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園林綠化景觀是不二之選。為了更好地適應當時當地具體城市環境,設計者要因地制宜協調好園林景觀和城市文化的關系,注意園林中綠植和人文景觀的搭配,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宜居的城市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周志亮.景觀園林綠化施工設計及養護技術要點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8,45(24):25-26.
[2]王心宇.景觀園林綠化施工設計及養護技術要點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9,37(17):147-148,155.
[3] 彭靜 , 郭勇君 . 園林景觀規劃中主題與文化的應用策略 [J]. 景觀農業 ,2018(3).
[4] 孫芳 . 園林景觀策劃主題與文化思考 [J]. 現代園藝 ,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