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
懷孕是幾乎所有女性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在懷孕期間,如果遭遇異常出血總會引起孕媽媽的驚慌失措。當出現這種情況,很多孕媽媽都會很擔心,不知道出血是否會導致流產或者生下不正常的胎兒。其實,通過實踐我們知道在孕期出現異常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少量的流血或者輕度出血往往只是流產的先兆,但最終的結果不一定導致流產,但有些出血也會嚴重威脅母體與胎兒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孕媽媽應著重加強對孕期出血的各種可能情況進行了解和掌握,并給予適當的解決措施。下面,將重點對孕期異常出現的可能原因進行分析并給予相應的解決對策,重在幫助很多初次懷孕的孕媽媽一些經驗上的借鑒與參考。
一、孕早期異常出血的原因及對策
(一)生理性出血
很多女性在受孕后的當月月經期間仍然會有少量的月經樣出血,常為暗紅色,或為血性白帶,但歷時可能是4-5天甚至一周以上。在出血后的數小時或者數周都有可能伴隨輕度的下腹痛或腰背痛,這種情況般是孕媽媽早期懷孕的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
應對措施: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進行治療,孕媽媽要保證適當的休息,保持良好的情緒及外陰清潔即可。
(二)外力的刺激
女性懷孕后的腹腔很多時候都處于充血的狀態,很容易受到外部刺激就引發陰道出血。例如日常的提重物、勞累過度以及性生活等。
應對措施:孕媽媽在懷孕初期由于外力因素而導致的出血,一般只是暫時性的,會在短時間內自動恢復,不需要對此產生擔憂和恐慌。在出血期間可以做臥床休息,必要時可以做保胎治療。
(三)流產
當底蛻膜出血,使胎盤和自貢壁出現分離,并刺激子宮,使子宮出現收縮,子宮頸出現擴張,血液就會從子宮中流出。一般情況下,女性懷孕的前三個月,如果陰道伴有輕微的出血,且出血量由少到多,顏色由暗紅變成鮮紅,伴有或不伴有血凝塊妊娠產物的排出,有時還會伴有腹部或背部的疼痛,并且疼痛感逐漸加強,這種情況常常是流產的征兆。
應對措施:這時孕媽媽就應立即進行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做相應的檢查,通過B超檢查及時了解胚胎的發育情況,如果出血量很大并且伴有血凝塊妊娠產物的排出那就意味著很大可能是流產,就需要及時做清宮手術,將孕媽媽體內的妊娠產物及時取出。如果孕媽媽血量較少,很有可能是先兆流產,這就需要醫生的及時指導,確保胎兒的健康,孕媽媽還需要臥床休養,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是能保住胎兒的。
(四)宮外孕
孕媽媽在懷孕40-50天左右如果陰道出現出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當受精卵發育到一定程度,會使異位輸卵管妊娠發生破裂,會引起腹腔內大出血及劇烈腹痛,極可能引發休克。
應對措施:對于宮外孕的處理如果不及時以及處理方法不當,都將嚴重威脅孕媽媽的生命。因此,如果孕媽媽在停經后的1-2個月后引導出現出血的現象,并伴有腹部疼痛,這時就需要警惕是宮外孕,應立即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和確診,不可以延誤。如果孕媽媽之前就有宮外孕史,就需要更加小心,在妊娠初期就需要做全面的檢查,進而確定妊娠的位置,排除宮外孕。
二、孕中期異常出血的原因及對策
(一)子宮頸機能不全
子宮頸機能不全也亦稱為宮頸內口功能不全或者宮頸內口松弛癥。引發這種疾病的原因在于隨著胎兒的生長,子宮頸口受到胎兒生長的壓迫導致陰道產生出血的現象。隨著子宮頸口的擴張,孕媽媽的陰道會伴有少量的出血,并伴有腹部往下墜的疼痛感,這種現象通常會發生在孕中期,不會產生子宮強烈的收縮,因此疼痛感并不強烈。
應對措施:孕媽媽如果在懷孕中期出現以上情況,就需要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一旦被確診為子宮頸機能不全,醫生通常會采用宮頸環扎術為孕媽媽進行治療,此手術具有時間短、恢復快等優點。一般是在孕期的14-20周左右采用此手術治療子宮頸機能不全,手術效果最好。
(二)葡萄胎
葡萄胎的典型癥狀有兩點:1.停經后陰道流血。孕媽媽在停經后的2-4個月左右會出現不規則的陰道流血,由于剛開始的量比較少,很容易被醫生誤診為先兆流產,隨著量的增多,出現反復的大量流血,有時還會排出水皰樣組織,嚴重者可能導致休克或者死亡。2.腹痛。當葡萄胎隨著孕期迅速增長,子宮也急速膨大進而引起孕媽媽的下腹脹痛,葡萄胎將排出時,因子宮的收縮導致下腹出現陣發性疼痛。
應對措施:對于孕媽媽確診為葡萄胎后,應立即對葡萄胎進行手術清除,清除的過程中要注意預防出血過多、子宮穿孔以及合并感染等,并盡可能減少后期惡變的可能。由于葡萄胎子宮大而軟,容易發生子宮穿孔,故應采取吸宮手術而杜絕刮宮手術。吸宮手術具有操作快、出血少等優點,在進行吸宮手術時應低負壓并選取大號的吸管,以防止子宮穿孔以及葡萄胎組織堵塞吸管而影響操作。葡萄糖清宮術后定期復查B超、HCG、胸片等。對于年齡稍大且無生育要求,且葡萄胎組織有惡變傾向的可施行子宮切除術,必要時化療。
三、孕晚期異常出血的原因及對策
(一)前置胎盤
在孕媽媽的妊娠晚期發生無誘因無痛性陰道出血是前置胎盤的典型臨床表現。初次的流血量一般比較少,有些孕媽媽的初次流血量也有可能會比較多,在后期隨著子宮下段的不斷伸展,會反復發生出血,且血量會越來越多。完全性前置胎盤出現出血的時間往往比較早,一般發生在妊娠的28周左右,反復出血的次數也較多,量也較多,很多時候會由于出血量過大進而導致孕媽媽出現休克。對于邊緣性前置胎盤初次出血的時間發生較晚,大約在妊娠37-40周或者快接近臨產,其出血量一般較少。部分性前置胎盤的初次出血時間和出血量一般介于完全性前置胎盤和邊緣性前置胎盤之間。
應對措施:孕媽媽出現前置胎盤時要盡量臥床休息,糾正貧血病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如果反復大量出血不止,則需要考慮終止妊娠。對于前置胎盤妊娠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進行剖宮產手術。在進行手術前要保證孕媽媽不處于休克的狀態,采用輸液和輸血的方式為孕媽媽補充血容量,在進行手術時對于子宮切口的位置選擇也要格外注意,要盡量避開胎盤,不提倡選用胎盤打洞娩出胎兒,以防止引起大出血。對于邊緣性前置胎盤而胎兒為頭位時可采用陰道分娩,利用胎先露部壓迫胎盤達到止血的目的。
(二)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的早期剝離又分為輕型胎盤早剝和重型胎盤早剝。1.輕型胎盤早剝。以出血為主,且胎盤的剝離面積不會超過胎盤的三分之一,這種情況一般多發生在分娩期。主要的臨床表現為陰道出現流血,流血量一般較多,顏色為暗紅色,伴有輕度腹痛或者腹痛并不明顯,有較明顯的貧血體征。2.重型胎盤早剝。仍以出血為主,胎盤的剝離面積一般超過胎盤的三分之一,具有較大的胎盤后血腫,且孕媽媽對伴有重度的妊高征。典型的癥狀為突發性的持續性腹痛、腰酸、腰痛等,疼痛的程度隨剝離面的大小和胎盤后積血多少而不同,積血越多,剝離面越大則疼痛更加劇烈。如果情況嚴重的話還會伴隨出現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脈弱以及血壓下降等癥狀。
應對措施:1.通過藥物治療。對于DIC高凝階段及不能直接去除的患者可給予肝素治療,胎盤早剝患者DIC的處理一般是終止妊娠,防止凝血活霉繼續進入血內。2.通過手術治療。對于重型胎盤早剝患者,特別是有些初產婦不能夠在短時間內結束的分娩,就需要通過剖宮產手術進行治療。如果胎盤早剝屬于輕型,但體內的胎兒有窘迫征象,這時也需要通過剖宮產手術及時搶救胎兒。對于重型胎盤早剝患者,其體內胎兒已死,產婦病情嚴重且伴有嚴重凝血功能障礙,多器官功能不全也需要通過剖宮產手術及時緩解患者的病情。
四、其他原因導致的孕期出血
(一)陰道與宮頸病變
常常變現為出現不規則的陰道出血并且伴有血性分泌物,最常出現在陰道檢查和性交后,但并不會有腹痛感。最常見的病變有陰道炎、宮頸糜爛、子宮頸息肉以及宮頸癌等。有時候還會伴有腹痛,但這種情況不會直接導致流產。
應對措施:做好孕期的定期檢查,對發現的病變要及時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二)泌尿道感染
對于泌尿道感染較輕的孕媽媽一般不會在尿里發現血跡,只有在檢驗時通過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相關的紅細胞,如果尿道感染比較嚴重,就會在尿里看到血跡或者細小的血凝塊。
應對措施:當孕媽媽發現血尿后,不要產生恐慌,要清楚區分真性血尿還是假性血尿,最好盡快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了解引起血尿的原因,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