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 顧瓊

摘要:目的:探討新冠肺炎期間采取整合實用技術建立健康管理新模式的應用價值。方法:抽取本院健康管理中心130例體檢人員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分組分為對照、觀察組,各6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管理模式,觀察組采取健康管理新模式管理,觀察兩組人員滿意度。? 結果:觀察組滿意度是95.38%(62/65),對照組是46.15%(30/6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X2=38.0778)。 結論:新冠肺炎期間采取整合實用技術建立健康管理新模式可提高體檢人員健康管理能力,值得推廣。
關鍵詞:整合實用技術;新冠肺炎;健康管理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334-01
自2019年12月開始,我國湖北武漢市爆發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由于其較強的致病性、傳染性,疫情漸漸蔓延到國內外多個城市。新冠肺炎的流行受到政府的高度關注。為預防人群聚集性傳播病毒,大部分醫院應縮減非發熱病人收治、提前網絡預約排號等措施,對普通病人的診療帶來較多不便[1]。在這個大環境內,怎樣完善普通患者健康教育服務,提高民眾健康管理水平十分重要。為了探究新冠肺炎期間采取整合實用技術建立健康管理新模式的應用價值,筆者采取分組試驗,詳細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試驗抽取130例亞健康體檢人員作為研究、觀察對象,體檢的開展時期選定為2019年12月~2020年3月。以隨機分組法將研究對象作分組,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其中對照組體檢人員的年齡范圍是18~62歲,平均年齡為(45.17±17.13)歲,男性、女性比例是42:23;觀察組體檢人員的年齡范圍是19~64歲,平均年齡為(46.27±16.31)歲,男性、女性比例是38:27。數據統計分析軟件采取SPSS22.0系統,對體檢人員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得到P>0.05,顯示無統計學顯著性。
1.1.1 納入標準
試驗對象的入選標準如下:(1)參與體檢人員均無確診為特定的疾病;(2)參與體檢人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積極配合調查;(3)參與體檢人員存在睡眠質量不佳、情緒不良、胃腸道癥狀、腰酸背痛、反應遲鈍、記憶力降低、易倦、疲勞等癥狀,且無器質性病變;(4)精神狀態正常,能進行有效交流;(5)亞健康相關癥狀存在3個月以上;(6)亞健康狀態評估得分低于35分。
1.1.2 排除標準
試驗對象的排除標準如下:(1)體檢人員確診為某特定疾病;(2)意識不清、認知障礙、無法作有效交流或難以進行問卷調查者;(3)病歷資料殘缺人員。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管理模式,觀察組采取健康管理新模式管理,該模式基于整合實用技術建立,具體如下:(1)建立社區-家庭健康教育團隊:在疫病流行期間,社區成為居民最重要的活動場所,社區醫院承擔了比以往更多的慢性病管理以及日常診療任務;與此同時,擁有遠程醫療服務技術的醫療機構應積極為基層社區醫療機構提供遠程咨詢,充分發揮“互聯網 + ”的優勢,開展網絡科普課程、專家網絡在線答疑、線上健康講堂等,加強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2)開發基于互聯網移動技術的居民健康管理APP:將健康管理的“干預”、“評估”、“體檢”等服務植入APP中,用戶可以在APP中自由選擇體檢套餐并提前預約時間;客戶可以在線瀏覽體檢報告,且一個賬號能夠綁定多個家人健康信息,方便家庭信息管理;(3)開展多元化健康教育:在新肺炎防治期間,應擴大普通患者健康教育的途徑,提高健康教育的可及性和覆蓋面。充分利用醫院官方微博等平臺,結合電視、網絡、雜志、新聞等傳統媒體和抖音、快手等新媒體,開展慢性病健康教育,為全社會科學防治慢性病營造良好的宣傳教育氛圍。
1.3 觀察指標
滿意度量表應用我院自主研發的滿意度統計表,以100分制為準,分數越高則顯示患者的滿意度越高。分級評分如下:非常滿意(80~100分),基本滿意(70~79分),滿意(60~69分),不滿意(0~59分)[2]。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滿意)/試驗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試驗應用SPSS 22.0系統作為統計學分析軟件,應用T值檢驗計量資料,該種數據的表達采取(均數±方差)的形式;卡方檢驗應用于計數資料,該種數據的表達采取構成比的形式。若P>0.05,則顯示數據間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若P<0.05,則顯示數據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滿意度是95.38%(62/65),對照組的滿意度是46.15%(30/65),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存在統計學顯著性,P<0.05(X2=38.0778)如表1。
3討論
在防疫期間,為保證病人教育的連續性,健康教育的形式應與院外管理相結合,包括病人的診療咨詢、康復、營養、用藥、居家護理和治療等。同時了解人群對新肺炎流行的基本知識、居家隔離防護的知識、當地病毒的傳播情況等,為病人提供準確、科學、實用的信息[3]。
在線健康管理系統改變以往病人只能進行現場體檢、現場領取體檢報告和健康信息的傳統方式,使客戶隨時隨地都能得到健康管理服務,節省大量的時間,滿足客戶的體檢需求,使病人在體檢開始前了解注意事項,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隨時隨地健康管理[4~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度是95.38%(62/65),對照組是46.15%(30/65),差異均存在統計學顯著性,P<0.05(X2=38.0778),顯示健康管理新模式更符合病人的需求,病人依從性高。
綜上所述,新冠肺炎期間采取整合實用技術建立健康管理新模式可提高體檢人員健康管理能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高菲,畢曉峰,張曉丹,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腫瘤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J/OL].現代腫瘤醫學,2020(04):1-4.
[2]張仕杰,鞏淼森.面向健康管理的產品服務系統設計現狀與趨勢研究[J].大眾文藝,2020(06):90-91.
[3]劉春梓,張昕,王冶,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工作人員發熱健康管理策略[J/OL].解放軍護理雜志,2020(04):1-4.
[4]王素梅,臺煜杰.微信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初探——以云南省某醫院超重和肥胖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為例[J].衛生軟科學,2020,34(03):95-97.
[5]楊丙富,朱博,孫麗娜.信息化背景下健康管理產業的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05):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