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遠州
摘要:目的 探究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與電切術治療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治療效果。 方法 選取2009年~2019年期間,我院收治的200例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和觀察組(行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治療),各100例。比較兩組療效。結果 手術相關指標比較,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膀胱沖洗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12.00%低于對照組3%,差異顯著(c2=5.838,P=0.016)。結論 在高危前列腺增生癥患者治療中,選擇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優勢較為明顯,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應用和推薦。
關鍵詞:高危前列腺增生癥;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電切術;療效
【中圖分類號】R6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089-02
良性前列腺增生,常見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礙疾病,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1]。目前,臨床將年齡超過70歲,且重要臟器(心、肝、肺、腎等)合并1種以上疾病的患者,成為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手術治療是治療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用方法,因患者年齡較大,對手術的要求更高[3]。基于此,筆者以我院收治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為例,分別予以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治療,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2019年期間,我院收治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20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其中對照組,最小年齡60歲,最大年齡90歲,平均年齡(78.54±1.39)歲;最短病程1年,最長病程8年,平均病程(4.25±0.56)年;原發性高血壓25例,冠心病32例,慢性支氣管炎24例,糖尿病19例。觀察組,最小年齡60歲,最大年齡90歲,平均年齡(78.46±1.42)歲;最短病程1年,最長病程9年,平均病程(4.36±0.62)年;原發性高血壓22例,冠心病29例,慢性支氣管炎25例,糖尿病24例。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比較兩組上述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于術前均行常規檢查,指導患者行截石位,并予以硬膜外麻醉。
1.2.1對照組
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即:操作鏡經尿道置入,確定重要解剖標志狀態(左右輸尿管口、膀胱三角及頸部等),若存在前列腺三葉增生情況,電切處理則按照中葉-精阜-前列腺外科包膜的順序,維持創面及膀胱三角區在同一水平面,避免切穿膀朧頸環狀纖維組織和膀胱三角區。若左右兩葉增生,則按膀胱頸5點與7點鐘位置,電切至精阜形成標記溝。并且沿著標記溝,予以順、逆向切割前列腺兩側,切除左、右側葉,最后將膀胱頸口和前列腺尖部切除(淺層定點切割),修整創面,嚴密止血,完全沖洗前列腺組織(沖洗器)。術后膀胱沖洗(常規置管),并留置22Fole三腔導尿管,氣囊注35ml水,持續沖洗膀胱,常規留置鎮痛泵。
1.2.2觀察組
行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治療,在直視或閉合器的狀態下,將電切鏡置入尿道,于鏡下辨別前淚腺增生情況,確定解剖位置,掌握病變情況。沿著膀胱頸部,逆向剝離剜除中葉與兩側葉腺體組織。阻力較大時,可采用上推腺體或電切鏡鞘剝離,游離整個腺體,最后修整精阜周圍。止血檢查創面,吸出腺體碎片(灌洗器),送至病理檢查。留置F22號三腔導尿管,50ml生理鹽水注入球囊內,持續沖洗膀胱,常規留置鎮痛泵。
1.3觀察指標
手術相關指標比較: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膀胱沖洗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
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包膜穿孔、暫時性尿失禁、繼發性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包膜穿孔率+暫時性尿失禁率+繼發性出血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軟件,分析處理研究資料,其中計量資料(t檢驗),(±s)表示;計數資料(c2檢驗),[n(%)]表示;以0.05為分界數,當二者比較小于0.05時(P<0.05),表差異顯著。
2結果
2.1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手術相關指標比較,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膀胱沖洗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3例包膜穿孔,5例暫時性尿失禁,4例繼發性出血,并發癥發生率為12.00%。觀察組,2例包膜穿孔,1例繼發性出血,并發癥發生率為3.00%。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12.00%低于對照組3.00%,差異顯著(c2=5.838,P=0.016)。
3討論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泌尿系統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排尿困難、尿急、尿頻等,嚴重威脅患者的正常生活[4]。目前,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導致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逐漸增多,且前列腺體積不斷增大,導致手術風險較高,治療難度較大[5]。臨床常以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但由于老年人年齡大,伴有多種器官功能障礙,導致手術承受力較差。而且電切術后,患者極易發生出血、電切綜合征等并發癥,安全性有待商榷。而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6],可規避以上問題,表現出顯著優勢,如:(1)在剜除組織時,不會因溫度過高而過分穿透組織,安全性較高。(2)在剜除組織時,溫度較低,不會因熱穿透,損傷周圍組織,能夠有效降低對膀胱的刺激,避免包膜穿孔等并發癥發生。(3)
行剜除術時,僅僅引起0.4-1.2mm創面凝固層厚度,于術后發生凝固層壞死脫落,尿路刺激等發生幾率較低。同時具有較好的止血效果,避免術中、術后出血事件發生,確保患者手術安全性。故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觀察組行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治療,結果為:手術相關指標比較,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膀胱沖洗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12.00%低于對照組3.00%,差異顯著(c2=5.838,P=0.016)。分析原因:行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治療時,能夠腔內剜除外科包膜,確保剜除的徹底性,能夠有效避免患者術后復發,同時也可以明顯改善尿流率。在行剜除術治療時,能夠在直視下剜除腺體,術中出血量較少,也可在源頭止血。而且能夠快速、高效的降低腺體組織剝離,從而介紹對患者損傷。更重要的是,經剜除術后,創面平整,患者住院時間短,并發癥發生率低。
綜上所述,在高危前列腺增生癥患者治療中,選擇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優勢較為明顯,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應用和推薦。將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探究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對患者的其他作用,以期為臨床提供豐富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中元, 趙明娟, 洪保安,等. 經尿道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中國高危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效果的系統評價與薈萃分析[J]. 中華醫學雜志, 2019, 99(10):778-782.
[2]陳偉, 劉星, 甄欣,等. 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與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切除術治療大體積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比較[J]. 中國綜合臨床, 2017, 33(7):639-642.
[3]徐萬海, 王志超, 趙丹鳳, 等. 鈥激光前列腺剜除術對復發性前列腺增生治療的臨床分析[J]. 中國激光醫學雜志, 2017(6):320-323.
[4]程洪林, 郭闖, 李旭明, 等. 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治療高危超大前列腺增生[J]. 重慶醫學, 2017, 46(9):1201-1202.
[5]黃占洪, 李文科, 劉躍光, 等. 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及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老年前列腺增生的療效比較[J]. 中國實用醫刊, 2017, 44(15):32-34.
[6]李永青.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與電切術治療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療效比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7): 2791-2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