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NICU新生兒采取機械通氣治療時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與療效。 方法:試驗納入本院NICU患兒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采取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觀察兩組,各50例。對照組患兒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兒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兒的院內感染率、VAP(呼吸機相關性感染)、死亡率。 結果:對照組患兒的院內感染率、VAP發生率顯著高于觀察組,數據的差異存有統計學顯著性,P<0.05(X2=7.8947、7.1618);兩組患兒的死亡率無顯著差異,P>0.05(X2=2.0408)。 結論:NICU新生兒采取機械通氣治療時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應用優勢顯著,可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綜合性護理干預;NICU;新生兒機械通氣;療效;院內感染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200-01
機械通氣措施(Mechanical Ventilation)是治療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患兒肺出血、肺動脈高壓、肺衰竭等呼吸系統疾病的常規措施,機械通氣治療能提高NICU患兒的搶救成功率,預防患兒死亡,應用價值高。然而,機械通氣治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誘發患兒并發癥的發生,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鼻導管感染、敗血癥等等,因此,為了減少患兒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率,加強患兒的護理工作十分關鍵[1-2]。為了探究NICU新生兒采取機械通氣治療時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與療效,本試驗抽取100例患兒作分組對照研究,時間是2016年6月~2019年8月,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納入100例NICU新生兒作為研究、觀察對象,此次試驗的開展時期選定為2016年6月~2019年8月。采取隨機分組法將100例患兒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患兒的年齡范圍是26~39周,平均周齡為(32.15±6.33)周,男性、女性比例是23:27.足月兒是20例,早產兒是30例。疾病類型是:2例重度窒息、7例先天性心臟病、10例肺出血、14例吸入性肺炎、13例缺氧性腦病、4例肺透膜病;觀察組患兒的年齡范圍是27~39周,平均周齡為(32.24±5.54)周,男性、女性比例是26:24.足月兒是21例,早產兒是29例。疾病類型是:1例重度窒息、8例先天性心臟病、9例肺出血、15例吸入性肺炎、12例缺氧性腦病、5例肺透膜病。以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對患兒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數據得到P>0.05顯示統計學顯著性。
1.1.1 納入標準
試驗對象的入選標準如下:(1)患兒均為NICU患者;(2)患兒家屬同意參與本次試驗,均簽署試驗知情同意書;(3)試驗已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協會的審核批準;(4)患兒病歷資料完整;(5)胎齡均大于25周。
1.1.2 排除標準
試驗對象的排除標準如下:(1)病情危急患兒;(2)預計生存期低于1個月;(3)中途退出研究患兒。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如口腔護理、藥物治療、嚴密觀測病情等,觀察組患兒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加強患兒病情的監測:護理人員需加強對患兒的監測力度,登記患兒基本情況、入院表現、診斷結果、應用抗生素的情況等資料,根據患兒資料對其生理指標作詳盡的分析,并及時告知主治醫師。其次,還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原則,糾正患兒的水電解質紊亂等;(2)加強病區管理:護理人員需遵守并執行NICU的制度,嚴格控制探訪人員的數量,定期對NICU病房作清潔、殺菌、消毒處理,防止患兒感染;(3)口腔護理:嚴密觀察NICU患兒的口腔、嘴唇情況,監測口腔PH值,涂抹碳酸氫鈉溶液于患兒腔面,防止口腔黏膜出血或損傷情況;(4)人工氣道的護理:當NICU患兒的痰液粘稠時,護理人員需往人工氣道內注入0.9%氯化鈉溶液,確保氣囊壓力恢復到25~30 cm H2O;(5)呼吸機管理:護理人員每隔一周時需更換呼吸管道,并維持呼吸機近端的濕化攝氏度是37℃上下。期間若發現呼吸機氣道中有分泌物生成,需及時更換;(6)加強吸痰管理:護理人員需在飼奶前1小時內為患兒吸痰,發生緊急狀況時需安排1名護理人員負責吸痰工作,另一名護理人員負責胃管的抽吸,預防在吸痰時患兒胃內容物往氣道反流。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的院內感染率、VAP(呼吸機相關性感染)、死亡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試驗將采取統計學標準軟件SPSS 22.0系統。試驗的數據如死亡率、院內感染率等均納入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應用構成比的方式表示,采取卡方檢驗。若P<0.05,則表示數據間的差異存有統計學顯著性。
2結果
兩組患兒的院內感染率、VAP、死亡率對比:如表1。干預后,對照組患兒院內感染率、VAP、死亡率分別是36.00%(18/50)、22.00%(11/50)、4.00%(2/50);觀察組患兒院內感染率、VAP、死亡率分別是12.00%(6/50)、4.00%(2/50)、0.00%(0/50),對照組患兒的院內感染率、VAP發生率顯著高于觀察組,數據的差異存有統計學顯著性,P<0.05(X2=7.8947、7.1618);兩組患兒的死亡率無顯著差異,P>0.05(X2=2.0408)。
3討論
機械通氣治療可有效改善NICU患兒的呼吸系統癥狀,解除缺氧狀態,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法,能緩解患兒病情,應用價值高[3]。然而,機械通氣措施雖然療效較好,但由于氣管插管、建立人工氣道等措施的刺激下,患兒極易發生院內感染;其次,隨著通氣時間的推進,患兒的呼吸道防御能力降低,可進一步增加院內感染的發生率[4]。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兒院內感染率、VAP分別是12.00%(6/50)、4.00%(2/50),顯著低于對照組,這是由于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可及時對患兒的病情變化作直觀判斷并對癥處理;同時,無菌操作、體位護理、營養支持等均可有效提升患兒治療的療效與護理質量,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率[5-6]。
綜上所述, NICU新生兒采取機械通氣治療時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應用優勢顯著,可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率、死亡率,促進患兒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齊放.綜合護理干預預防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2):191-192.
[2]徐莉.EICU機械通氣患者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探討[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3):163-164.
[3]李麗華,唐瑜,杜春秀,等.早期機械通氣聯合NICU專科護理對重型顱腦損傷并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影響[J].西部醫學,2019,31(10):1621-1624+1628.
[4]胡小燕.綜合性護理干預對NICU新生兒機械通氣治療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08):175-176.
[5]李芳.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減少新生兒行機械通氣感染率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5):120+126.
[6]王會麗.綜合性護理干預對NICU新生兒機械通氣治療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4):119.
作者簡介:曾華美,女,1980年1月出生,專科學歷,民族:漢;籍貫:廣東茂名;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兒科護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