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劉愛菊 王淑貞 董莉 牛宵君 李錦彩
摘要:目的 就健康體檢護理中溝通技巧的應用效果展開探討。方法 選取2018年在我中心接受體檢的60名人員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接受健康體檢,觀察組則在其基礎上再運用溝通技巧,對兩組人員的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 兩組滿意度評分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體檢者的依從性評分也比對照組顯著要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將溝通技巧運用于健康體檢護理中,有助于體檢者各方滿意度的提高,且也具有非常好的依從性,能夠讓體檢者的健康遵醫行為與正確的健康行為也不斷提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溝通技巧;健康體檢;健康體檢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210-01
不斷提高的現代生活水平,使得人們對醫療護理治療提出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現階段,醫院工作的重點就是對醫患、護患關系進行協調。而在健康體檢部門,醫療糾紛更是經常發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如體檢人員的個人修養、文化水平等,護理人員需借助良好的溝通技巧來聯系體檢人員,從而讓不同人員對體檢的需求得到滿足。一直以來,我中心均重視在健康體檢工作中運用溝通技巧,且受到的效果也非常好,為對溝通技巧在健康體檢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做進一步討論溝通,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在我中心接受體檢的60名人員為研究對象,現做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選取的研究對象均為2018年在我中心接受體檢的人員,共60名,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性為17例,女性13例,年齡最大60歲,最小15歲,平均 (42.3±1.4)歲;觀察組中,男性為16例,女性13例,年齡最大62歲,最小15歲,平均 (43.1±0.8)歲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 P>0.05)。
1.2方法
對照組體檢者接受常規健康體檢,由護理人員根據中心的相關標準,為體檢者合理安排各項基礎檢查,包括心電圖、抽血化驗、B超等。觀察組體檢者則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溝通技巧護理干預,具體包括:
(1)在體檢者等待體檢的過程中,護理人一定要對同體檢者進行溝通的重要性引起重視,充分了解體檢者的體檢目的和具體要求,全面掌握他們的心理需求。在整個體檢環節,護理人員均需要陪伴在體檢人員旁邊,以給予其安慰與鼓勵,并向其詳細介紹體檢知識,使之進一步了解自身基本情況[1]。當體檢結束后,護理人員應第一時間將相關祝福送上,寬慰其在體檢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心理(緊張、恐懼)。護理人員同體檢者進行良好的溝通能夠是彼此間的默契配合意識增強,進而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將醫療糾紛等不良事件發生率不斷降低。
(2)高度重視溝通技巧的運用。護理人員在體檢過程中一定要能夠察言觀色,通過將體檢者的具體形態特征表現結合起來推測其情緒變化,對溝通技巧予以靈活運用。如果體驗人員情緒較為激動,護理人員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同情與理解體檢者,學會換位思考,通過安慰他們來獲得其信任。
(3)學會在體檢中對文明用語予以合理運用,在同體檢者交流時切忌不能對直接性與隨意性的語言予以使用,防止刺激到體檢者,一定要將護理人員的尊重與關懷帶給他們[2]。在體檢結束后,醫護人員需在第一時間向體檢者告知體檢結果,且在心理干預的重點目標中納入進檢查結果呈陽性的體檢者,一旦發現其有情緒變化需立即對其做心理疏導,且在為其保密的同時,引導其馬上接受治療,并提前幫其把床位安排好,將主治醫師聯系好,防止延誤治療。對需進一步復查的體檢者來說,護理人員需第一時間將通知單發放給他們,并幫其將專家與復查時間預約好,盡量減少其麻煩。
(4)對于第一次接受體檢的人員,護理人員需為其詳細講述各項體檢嘗試,如體檢的基本流程、各項操作過程中的注意要點等,使之認知能力不斷提高。在護理工作正式開展前,和體檢者交流溝通,能夠幫助更加了解整個體檢過程,進而在體檢中更加配合,讓體檢時間縮短,花費最短時間將檢查結果得到。
1.3評價標準
(1)完成體檢后,指導體檢者填寫調查問卷,并對體檢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評估。責任心、人性化、服務態度和溝通方式是重點統計的四項內容,各項都以100分為總分,分數和體檢者的滿意度呈正比。(2)由護理人員評價體檢者的檢查依從性,分值和體檢者的檢查依從性呈正比。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本次研究搜集到的全部數據信息,以(s)表示統計結果,以t進行檢驗,若P<0.05則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體檢者滿意度比較
兩組滿意度評分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體檢者檢查依從性比較
在體檢過程中,觀察組體檢者的檢查依從性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語言進行交流溝通,而這也是縮短距離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有效的語言溝通有助于彼此增加了解,使彼此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增進。除此之外,語言也是藝術的一種,一直以來人們都在積極探索怎樣正確合理地使用語言進行交流,從而促進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3]。近年來,不斷增強的保健意識,讓健康體檢成為了臨床上的一項重要內容,但絕大多數體檢者對醫院與體檢的流程都一知半解,此時就要求護理人員給與其正確引導,并從旁輔助。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積極利用溝通技巧,同體檢者親切交流,幫助其在短時間內將健康體檢了解,相互信任,以確保各項體檢工作的順利開展。
本次研究中,兩組滿意度評分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體檢者的依從性評分也比對照組顯著要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將溝通技巧運用于健康體檢護理中,有助于體檢者各方滿意度的提高,且也具有非常好的依從性,能夠讓體檢者的健康遵醫行為與正確的健康行為也不斷提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王晶 . 溝通技巧在健康體檢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23:229-230.
[2]陳國榮 . 人性化服務在健康體檢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 大家健康 .(學術版),2014,24:304-305.
[3]賈秀風 . 人性化服務在健康體檢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指南,2014,36: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