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雯,常文娥
(1.蘭州工業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甘肅 蘭州 730050;2.蘭州理工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甘肅 蘭州 730050)
綠色發展是解決經濟增長和環境污染矛盾的必然選擇,區域經濟綠色發展效率提升是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甘肅省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節點和重要支撐,既面臨著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嚴峻問題,也承擔著促進環保產業發展、推動產業生態化轉型的重擔。因此科學研判甘肅省經濟綠色發展效率,是甘肅省推動加快經濟轉型、提升經濟綠色競爭力、實現綠色發展格局的關鍵,對因地制宜推進甘肅省經濟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近些年來,區域經濟綠色發展效率的測度和評價已經成了學術界的熱門話題。從影響因素角度來看,卜書迪(2017)[1]將環境污染因素納入到評價體系中,測算了中國30 個省市自治區的經濟綠色發展效率;肖琳(2019)[2]在體系中加入了環境規制變量,來分析我國資源型城市的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從經濟綠色發展效率的測度方法的角度來看,錢爭鳴和劉曉晨(2013)[3]運用超效率SBM 模型,以“三廢”為產出指標對我國各省區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值進行測算;王軍和耿建(2014)[4]將環境污染綜合指數和綠色GDP 作為產出指標,將勞動力、資本、技術作為投入指標,運用傳統的DEA 模型,對我國30個省(市、區)經濟綠色發展效率進行測度;張文博等(2017)[5]基于非期望產出的DEA-SBM 模型,在資本、勞動力、技術的基礎上還加入了能源作為投入,對“一帶一路”主要節點城市的經濟綠色發展效率進行評價;卜書迪(2017)[1]運用三階段DEA 模型,在“三廢”的基礎上將二氧化碳納入產出指標,對中國經濟綠色發展效率測算。
由于甘肅省各區域經濟水平及社會政策的差異會對區域經濟綠色發展效率的測算產生一定影響,若忽略宏觀環境因素,則會影響效率的真實性,所以,為了更加準確的對甘肅省區域經濟綠色發展效率進行衡量,文章從宏觀角度在排除產業結構、城市化水平和人力資本環境因素的干擾下,采取三階段DEA 的方法對甘肅省區域經濟綠色發展效率進行測度分析,以期對甘肅省區域經濟綠色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Fried 等(2002)[6]較早地就開始研究如何將環境因素和隨機噪聲引入DEA 模型,因為模型分為三個步驟,所以被學者稱為三階段DEA 模型,與傳統的DEA 模型相比,剔除了環境因素和隨機因素的干擾,能夠更精確地評估DMU 效率。
該階段可直接利用原始投入和產出數據測算出初始的效率值。由于對區域經濟綠色發展效率投入指標控制相對容易,所以本文選取投入導向型BCC 模型。鑒于該模型在效率的測度方面已經比較成熟,所以不再贅述該模型的原理。
第一階段的投入松弛量受到環境因素、管理無效率和統計噪聲的影響,為了去除不必要因素對效率的影響,使用SFA 回歸模型,讓所有的投入變量值都調整在同一的環境水平下。
Sni=f(Zi;βn)+νni+μni;i=1,2,…,I;n=1,2,…,N。其中,Sni指第i 個決策變量的第n 個投入的松弛量,Zi指環境變量,βn指環境變量的系數,νni+μni指混合誤差項,νni表示隨機干擾量,μni表示管理無效率(指管理方面的因素對于松弛量的影響)。
(1)根據羅登躍(2012)[7]的測算分析,對于管理無效率的分離,可以采用如下簡化的公式:

對于隨機誤差項,可以從E[νni|νni+μni]=sni-f(zi;βn)-E[uni|νni+μni]分離出來。
(2)剔除環境因素、統計噪聲和管理無效率之后,對原始投入值進行調整,調整公式如下:,i=1,2,…,I;n=1,2,…,N。其中,是調整后的投入值,Xni是調整前的投入值,是整個對于外部環境因素的調整。
用第二階段調整后的投入替換掉原始的投入數值,產出不變,繼續由傳統的DEA 模型計算得到新的效率值,就是剔除了隨機干擾等因素下比較精確效率值。
1.投入產出指標選取。在產出指標的選取上,本文挑選了具有代表性的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粉塵排放量和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作為非期望產出,再運用熵權法將非期望產出折合為環境污染綜合指數,用生產總值和環境污染綜合指數的比值——綠色GDP 作為最終的產出。
投入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1)勞動力。以區域內的全社會就業人口來解釋當地投入的勞動力。(2)土地。選取區域內建成區的面積來反映對于土地的消耗。(3)資源。選取區域內的用水總量來總體衡量資源的消耗。(4)技術。技術主要是指對產生污染物二次利用及治理的投入,由于一些數據的不可獲取性,選取區域內的廢水治理設施數作為技術的代表。(5)創新。選取R&D 經費的內部支出作為創新的投入。(6)資本。選取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來反映資本的投入。
2.環境變量的選取。在環境指標的選取上還沒有統一公認的標準,本文借鑒卜書迪(2017)[1]關于環境規制因素的研究分析,選取以下指標作為環境變量。
(1)產業結構。本文選取第二產業占GDP 比重來反映區域內產業結構的變化。(2)城市化水平。選取城鎮化人口比重來衡量一個區域的城市化水平。(3)人力資本。選取區域內歷年高校畢業生來反映人力資本。
樣本選取時間跨度為2010—2017 年,樣本長度為8。所用指標數據資料主要來源于2011—2018 年《甘肅發展統計年鑒》,以及各地州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根據熵權法計算得到的2010—2017 年綜合環境污染指數與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平均值進行比較,如圖1 所示。

圖1 2010—2017年甘肅省綜合環境污染指數和經濟綠色發展效率變化
第一,總體來看,甘肅省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呈“U 型”狀分布,整體經濟綠色發展效率有向好趨勢,2010—2017 年甘肅省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年均值為0.485,說明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綜合環境污染指數在2010—2016 年波動比較平緩,而2016—2017年降幅明顯,下降了22.53%,說明甘肅省2017 年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有所提升,環境壓力相對減輕。分時段看,2010—2011 年甘肅省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利用不協調,表現為經濟綠色發展效率下降,而環境污染指數卻有上升趨勢;2011—2016 年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和綜合環境污染指數波動相對穩定,正逐步向有利于經濟和資源環境協調的方向發展;2017年后經濟綠色發展效率高于綜合環境污染指數,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基本趨于協調發展。
第二,對2010—2017 年甘肅省經濟綠色發展效率的投入變量進行調整后,將其與原始產出變量再次運用傳統DEA 模型進行測算,可以得到剔除外部環境因素和隨機誤差因素的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如表1 所示。

表1 甘肅省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剔除環境因素與隨機因素前后的測算結果
調整后的結果與第一階段DEA 結果確實存在差異,在2010—2017 年,綜合技術效率值相比沒有調整前平均值由0.161 上升至0.210,仍處于DEA 無效狀態,而其中約有82.5%是由純技術無效造成的,也就是說由于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不高,導致經濟綠色發展效率水平的提升遇到了瓶頸;調整后的純技術效率值呈較高水平,說明甘肅省技術管理水平比較高,管理和運作制度相對齊備;規模效率平均值由0.226 下降至0.211,說明產業結構優化力度不夠,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擴大環境治理和保護的資金投入。
以甘肅省五大生態特征區(河西走廊地區、隴東地區、甘南地區、隴南地區和隴中地區)為研究對象,運用三階段DEA 模型分析2010—2017 年五大區域在剔除外界干擾因素后經濟綠色發展效率的變化,如圖2 所示。

圖2 調整前后甘肅省五大區域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均值比較
第一,在去掉外界干擾因素后,隴中、隴東地區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值漲幅較大,甘南、隴南、河西地區效率值增幅較小,說明隴中和隴東地區由于經濟和社會環境的原因,經濟綠色發展效率被低估程度比較大。從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年均值看,甘南地區經濟綠色發展效率最高,與效率最低的隴南地區相差0.226,但實際的產出水平仍遠低于最優水平;其他四個區域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差距不大,都在0.4水平波動,差異變化如圖3 所示。

圖3 各區域經濟綠色發展效率2010—2017 年演化趨勢
第二,從時序發展看,如圖3 所示,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2010—2011 年,除甘南地區效率值有微小上升外,其余區域效率值都有降幅趨勢,隴東地區降幅最大,下降了16.04%,主要是此階段,甘肅省初步探索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生態效益,使經濟綠色發展效率有出現下降;第二階段是2011—2015 年,五大區域經濟綠色發展效率都處于比較穩定的水平;第三階段是2015—2017 年,隴東和隴中地區效率值降幅明顯,分別下降了9.53%和4.86%個百分點,其余地區波動幅度不大,主要因為國家近年來強調綠色發展戰略,各個地區開始工業產業經濟轉型,經濟發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放緩,最終使得各區域經濟綠色發展效率水平也比較低。
對甘肅省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從時間和空間上進行比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發展結論:
第一,從影響因素來看,甘肅省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的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值之間變動顯著,效率損失普遍存在,說明干擾因素對經濟綠色發展效率影響顯著,且純技術效率是決定綜合效率的關鍵因素。第二,從發展水平看,2010—2017 年間甘肅省經濟綠色發展效率整體處于較低水平,但有向好趨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第三,從空間格局看,甘肅省五大區域的真實效率水平存在明顯的空間不平衡現象,呈現四周發展較好,中間發展較弱的格局,其中甘南地區與其他四個區域差異比較明顯。
基于上述的分析結果,當前甘肅省生態環境壓力的上升,經濟綠色發展尋求綠色轉型的狀況,對于甘肅省整體經濟綠色發展效率的提升,可以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要尊重區域差異,因地制宜地采取區域經濟綠色發展與污染治理的道路。對于經濟綠色發展效率處于中低水平的河西區域,借助“一帶一路”戰略,抓住產業轉移契機,注重新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引進;甘南地區應該在保持經濟綠色發展效率的基礎上,對經濟綠色發展經驗總結,區域間互相借鑒學習,以提高整個甘肅省的經濟綠色發展效率。
其次,提升規模效率,有效組合資源。通過上述分析可知,規模效率無效是導致經濟綠色發展效率無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甘肅省應該建立科學高效的經濟綠色發展管理機制,增強企業內部的管理能力,開通多渠道嘗試經濟綠色化發展方式,進而促進經濟綠色發展效率的增長。
最后,純技術效率無效是造成經濟綠色發展無效的關鍵因素。甘肅省同樣應該大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以及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從而促進純技術效率的提高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