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穎杰 姚煒
【摘 ?要】鉆孔灌注樁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建筑形式,其具備其他灌注樁所沒有的一些優點,并且在建筑的過程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本篇文章主要對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通病做一下簡單地介紹,并提出針對性的措施,希望可以給大家帶去一些啟發。
【關鍵詞】鉆孔灌注樁;施工;通病;防治
引言
鉆孔灌注樁具備非常多的優點:強度以及剛度比較大、穩定性非常的好,施工的周期比較短、操作非常的便捷,在施工的過程中不會出現震蕩的情況,不受受到地勢以及水位的具體限制,成樁直徑和預制樁相比較使用的范圍非常的廣泛。但是在施工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沒有辦法直接的完成施工質量的觀察、隱蔽性比較大。
1.機械鉆孔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1.1護筒冒水的問題
在機械鉆孔樁的具體施工當中,最常見的施工質量問題就屬于護筒的冒水問題。護筒的外壁出現嚴重的冒水現象,將會使得地基出現嚴重下沉的情況,并且護筒也會出現傾斜以及移位的情況,從而造成井眼變形,導致施工失敗。原因:埋入護筒時周圍的土壤不夠致密,水位差比較大,如果鉆頭掉落的過程中與護筒發生碰撞。具體的預防措施:埋入護筒時,應該把水分含量最高的粘土進行分層,并壓實坑底以及坑周圍。在護筒的適當高度處開一個孔,要保障護筒的頭部高度保持在大致1.0-1.5m處。如果鉆頭上下進行移動時,那么應該防止與護筒出現碰撞的情況。護筒以及鉆頭之間應該保持大致40cm的距離。如果發現護筒出現注水時,應該立即的停止鉆探并使用粘土填充它以更好的完成加固。如果護筒下沉或者出現嚴重的移位,那么應該重新的進行安裝。
1.2孔壁塌陷的問題
在機械鉆孔樁的具體施工當中,最常見的施工質量問題屬于孔壁的坍塌問題。在鉆孔的過程當中,如果排出的泥漿當中出現連續性的氣泡問題,或者泥漿突然的泄漏,那么表明存在孔壁塌陷的跡象。主要原因:孔壁坍塌的原因是非常多的,主要包含:土壤比較松散,護筒的周圍沒有使用粘土緊密密封,護筒當中的水位比較低以及鉆孔的速度比較快等。預防以及控制措施:在疏松以及容易塌陷的土壤層當中,可以把護筒適當的深埋,用粘土稠密地填充護筒周圍,增加泥漿的比重以及粘度,并保障護筒當中的泥漿水位高于地下水位。運輸以及吊起鋼筋籠時,可以防止出現變形的情況。對鋼筋籠進行接長時,應該加快相應的焊接時間,以減少沉降時間。孔形成之后,灌溉的時間一般不可以超過3小時,并應該控制混凝土的澆筑時間。在保障施工質量的情況之下,應該盡可能的縮短其澆筑時間。
1.3具體的縮頸
在機械鉆孔灌注樁的構造當中,還存在縮頸的問題,即指的是孔口小于設計的孔口。主要原因:可塑性土壤出現膨脹的情況。控制的措施:利用優質的泥漿以減少水分的流失。形成孔時,應該增加泵的體積,這樣可以加快成孔的速度。在一段時間之內,孔壁會形成泥皮,孔壁不會出現滲漏的情況,那么就不會出現膨脹的情況。或者可以在導正裝置的外部焊接一定數量的合金刀片,以在鉆進或者起鉆時起到掃孔的作用。如果出現頸縮,那么可以使用反復上下掃孔的方法來使得孔徑增大。
1.4鉆孔偏斜的問題
鉆孔形成之后,樁孔當中會出現比較大的垂直偏差或者彎曲。主要原因:由于操作的過程當中鉆機安裝的不穩定或者鉆桿彎曲而造成鉆機安裝的穩定性比較差;地面的硬度比較差或者不夠均勻;土層傾斜分布或者土層當中存在大塊的巨石或者其他的一些堅硬層等。預防措施:首先需要夯實以及調平場地,軌道枕木應該均勻的接地;在不平坦的地層上進行鉆孔時,利用高自重以及高剛度的鉆機。如果進入不平坦的地層當中,遇到傾斜的巖層或者遇到巨石時,鉆井的速度應該比較的緩慢。除此之外,安裝引導裝置也屬于防止孔傾斜的一種簡單以及有效的方法。如果鉆頭出現偏斜時,可以反復地上下抬起鉆頭,以去除比較堅硬的土壤。如果校正無效,那么應該在孔中將粘土部分回填至偏移孔處大于0.5m的位置,然后重新的進行鉆孔。
2.水下混凝土灌注過程當中出現的具體問題以及防治措施
2.1卡管問題
在水中澆筑混凝土的過程當中出現無法持續的現象,主要原因:初次進行灌溉時,隔水栓被堵塞;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流動性差的問題導致偏析;混凝土當中的粗骨料的粒徑比較大;各種各樣的機械故障會造成混凝土連續放置在管道當中并停留較長的時間。管道當中的水會造成混凝土偏析。具體的預防措施:所用的隔水栓的直徑應該與管道的內徑相匹配,并且具備良好的阻水性能以保障其順暢地排出。在澆筑混凝土時,應該加強對混凝土攪拌時間以及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當中,應該把混凝土緩慢的倒入到漏斗的導管當中,以避免在導管當中形成高壓氣塞。在施工中,應始始終對機械設備實施監控,以保障機械正常的運行并避免出現機械事故。
2.2鋼筋籠上升
鋼筋籠的位置高于設計的位置。主要原因:鋼筋籠的初始位置比較高,混凝土的流動性比較小,導管的深度埋在混凝土當中。如果距鋼筋籠只具備1m左右的距離里,那么澆筑的混凝土從導管當中流出后的沖擊力就比較大,因此鋼筋籠會出現上升的情況。當通過鋼筋籠把混凝土埋入并且將導管深埋時,上部的混凝土會受到澆注時間的影響,接近初始的設定,在表面形成比較堅硬的外殼,混凝土以及鋼籠具備一定的抓地力,因此底部在鋼管籠的底部上方沒有及時提到管端,鋼管流出之后混凝土將會以一定的速度進行向上推升,但也會帶動鋼管籠上升。預防的措施:鋼籠的初始位置應該準確的定位并與孔口固定。當鋼筋籠上升時,應該立即的停止澆筑混凝土,并準確的計算出管道的具體埋深以及混凝土表面的高度。提起導管然后進行澆筑后,那么上浮現象就會消失。
2.3斷樁現象
在水下澆筑混凝土的過程當中,混凝土固化后會出現不連續性的現象,并且間歇性的樁中會充滿疏松的物體,比如:沖洗液以及土壤。主要原因:由于管道的底端距離孔的底部比較的遠,混凝土被沖洗液稀釋,這樣就增加了相應的水灰比,會造成混凝土出現不凝固的現象;受到地下水活動的具體影響或者管道的密封性不佳,清洗液浸入到混凝土當中的水灰比會逐漸的增加,這樣會造成樁身中部的混凝土出現不凝結的情況;澆注混凝土的過程中,如果管子抬高或者拉得的過大,露出混凝土的表面,或者由于等待物料等原因而造成夾渣的情況;當澆筑混凝土時,它不是從管道當中倒出,而是直接的從孔口中倒出。混凝土的偏析使其固化后變得非常的不致密以及不堅硬,并且一些孔顯得比較的疏松以及空洞。預防的措施:孔形成之后,必須要仔細的清潔孔。通常情況下,用沖洗液進行清潔孔。沖孔時間應該按照孔中沉積物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需要仔細的測量孔的尺寸,以準確的計算全孔以及第一次澆筑混凝土的具體體積。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當中,應該隨時的控制混凝土表面的具體標高以及導管的具體埋深,提升導管的準確性以及可靠性,并嚴格的遵守相應的操作規程。
3.結束語
鉆孔灌注樁的用途非常的廣泛,但是由于無法進行直接性的觀察以及監控,因此也會造成質量出現一些問題。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出現“豆腐渣項目”,這樣會對安全性以及使用壽命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為了保障施工的具體質量,應該認真的做好每個操作的具體環節,及時的發現問題以及及時的進行糾正。
參考文獻
[1]張暉,張旭.淺析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通病與防治[J].中國科技信息,2017(02):71-72.
[2]林連起.淺析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通病與防治[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8,000(021):164,166.
[3]郭春旭.淺析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通病與防治[J].民營科技,2016,000(006):196.
[4]王朝.淺談鉆孔灌注樁常見的質量通病與防治[J].工程與建設,2019,26(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