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處于小學階段生理和心理成長的關鍵期,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的他們,與同伴相處時容易發生沖突。因此,孩子們需要掌握正確面對沖突的態度和方法,學會與他人溝通與交流,處理好生活中的矛盾。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當沖突發生”由“校園里的沖突”和“遇到欺負怎么辦”兩個板塊的教學內容組成。本課是第一課時,主要進行第一板塊“校園里的沖突”的學習,引導學生認識校園沖突、了解其發生的原因,幫助學生掌握解決沖突的方法和程序。
教師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內容,遵循《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我的健康成長”第5條“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禮儀知識;學會欣賞、寬容和尊重他人”,以及“我們的學校生活”第4條“體會同學之間真誠相待、互相幫助的友愛之情;學會和同學平等相處。知道同學之間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同時結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中“建立對校園欺凌行為的認知和防范意識”和“理解誠實守信和友善的價值與意義”,訂立本課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1.認識校園沖突、了解其發生的原因;2.掌握解決沖突的基本方法,學會調解沖突;3.愿意采取協商解決沖突的方法,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
【重點難點】1.掌握解決沖突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是本課的教學重點;2.愿意采取協商解決沖突的方法,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教學過程
(一)正確認識校園沖突
回顧前面課題的學習內容,陳述疫情期間學生想念校園生活,校園生活因為有了友誼充滿快樂,但也會出現一些沖突。引導學生思考是否和同學在校園里發生過矛盾。
【設計意圖】緊扣前面課題“我們的好朋友”導入,把握單元中不同課題之間的聯系。既體現了課堂的連貫性,又能讓學生從熟悉的話題中更自然地代入情景,進入課堂。
活動一:小沖突,難避免
以圖片和音頻的方式出示教材P18三幅插圖所示的三種校園沖突,吸引學生更快速地進入課堂情景,并引導其回顧校園中發生的其他沖突。
【設計意圖】交流校園中出現的沖突,讓學生意識到同學相處中難免會發生沖突,引導其形成正視沖突的態度,為進一步培養其正確解決沖突的能力打下思想基礎。
活動二:找原因,我能行
根據教材P19的插圖創設情景故事,再現學生校園生活中常見的一個沖突事件。學生帶著問題傾聽故事并思考、交流故事中沖突發生的原因。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從沖突雙方的角度來具體分析原因。最后,讓學生回顧、分析、反思自己遇到的校園沖突,并于課后和家人分享。
【設計意圖】從分析校園常見的行為沖突入手,引導學生關注不同類型的沖突背后有不同的原因,包括不遵守規則、互不謙讓、沒有換位思考等,并讓學生學會在分析中反思自己。
(二)學會避免沖突
活動三:解矛盾,避沖突
以音頻方式再現教材P20插圖的情景,通過展示三種面對矛盾時的不同處理方法,學生以辯論會的形式,交流處理矛盾的不同方式帶來的結果。然后,經教師點撥學生總結出既能避免沖突又不讓自己委屈的做法。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處理矛盾的不同方式及其結果,引導學生明白正確處理矛盾能避免沖突的發生。同時,辯論會的形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化解沖突的方式
活動四:化沖突,有妙招
以情景劇的形式展示教材P21故事,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化解沖突。結合思維導圖,從上述故事中總結出化解沖突的五種方法:控制情緒,保持冷靜;交換意見,講清道理;換位思考,理解他人;商議辦法,和諧相處;請人調解,解決沖突。學生學習有關化解矛盾的名言警句,觀看視頻《六尺巷的故事》,從古人的智慧和正面事例中汲取積極力量。學生分享自己成功化解沖突,維系友誼的例子,給他人樹立身邊榜樣。教師再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點撥,升華主題。最后,出示P22底部練習,引導全體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為化解自己遇到的校園沖突提出解決辦法。
【設計意圖】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逐步講解化解沖突的方式;同時激發學生思考解決沖突的其他方法。以古人之間、班上同學間化解矛盾的例子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同時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講解,加深學生對價值觀的理解,加強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最后以練習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落實本課的重點,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更好地解決遇到的沖突。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即使是兄弟姐妹平時在生活中也會遇到各種沖突。我們生活在校園,當然沖突也不可避免。當沖突來臨的時候,我們要保持冷靜、講清道理、換位思考、商議辦法、解決沖突。這樣,我們的友誼才能地久天長。
【設計意圖】以精煉的語言再次強調本課的學習重點,強化學生的記憶,鼓勵其將本課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學有所獲。
(五)作業
運用今天所學到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沖突。
閱讀書籍《跨越矛盾——青少年人際交往沖突處理技巧》。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觸類旁通,將本課中化解校園沖突的方法運用到處理現實生活的沖突中,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也鼓勵學生通過閱讀,學會自我探索更多的知識,培養其學習能力。
(六)板書設計
當沖突發生(第一課時)
控制情緒,保持冷靜
交換意見,講清道理
換位思考,理解他人
商議辦法,和諧相處
請人調解,解決沖突
……
三、教學反思
本課圍繞校園里常見的沖突,引導學生明白同伴相處中常常出現沖突。但是出現沖突并不可怕,應該學會分析沖突發生的原因,懂得以協商等既能避免沖突、又不損害自己利益的方式來處理沖突,學習化解沖突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以此來引導學生學會更好地和同伴相處,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也有助于形成和諧友愛的集體氛圍。
第一,通過辯論會及思維導圖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在交流中明白面對矛盾時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并在交流中學會反思、提升其思辨能力。本課也注重給學生樹立榜樣,通過古人和同學成功處理沖突的例子,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力量。同時結合古訓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在思想上進行引導。
第二,在處理分析引發校園沖突的原因這一環節中,筆者著重引導學生針對書本的沖突例子即行為沖突來作分析。這個環節,可以考慮增加讓學生回顧教材P18的沖突類型,并交流引發這幾類沖突的原因,從而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教材、理解案例。
第三,電視課堂是一個應時而生的新形式,要將常見的四十分鐘的課堂壓制成一節新的精華課,需要筆者投入更多的研究。這一節課,不僅讓筆者反思常規課堂如何精進,更啟迪筆者要盡早開啟線上課堂研究的新思路。
李小玲?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第六小學校長,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