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
生命是教育的起源和基礎,課堂的活力、高效是每一位教師的追求。如何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更高效、更具活力?知識素質、個性魅力、師生關系、情感因素、家校協同教育等,都是可用的抓手。反思多年一線教學的經歷,我認為教師的魅力在高質課堂建設中的效用頗大。
魅力教師,往往沒有標準的一個“畫像”。在學生眼中,教師應當具有“感染人”的魅力,如此,學生才會主動地“親其師”“信其道”。而魅力教師,就是通過不斷地自我訓練,逐漸以自己的修養、自己的學識對學生產生持久而深刻的影響力,并引導學生探尋知識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定位到作為教師的價值所在。因此,教師魅力的培育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培育教師魅力呢?
現代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歸結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人格魅力、學識魅力、教學魅力、形象魅力、語言魅力、溝通魅力。由此,筆者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悟。
一、認識自我,激活教師人格魅力
認識并重塑自我,其實是一種自覺的人格訓練。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征的總和,人格魅力則是指一個人在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吸引人的力量,是一個人的性格、氣質、才情、修養的綜合。教師的人格魅力是重要的教師教育智慧,它所產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是巨大的、深遠的,對學生的發展有激勵、示范、陶冶、促進作用。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身正為師,德高為范”。這就要求教師要涵養為人師表的道德魅力、培養舉止優雅的品格魅力、樹立追求完美的思想魅力。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身教大于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的成長,而擁有非凡人格魅力的教師更能贏得學生的心,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每位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方式都不盡相同,并不存在一個完美的模板,我們首先應該認識、理解自己是誰,然后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激活自身人格魅力。
二、豐厚內涵,提高教師學識魅力
教師的學識魅力源于對學生的“愛與責任”,源于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源于淵博的學識和“知不足”的精神。就目前情況來看,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一些教師還在依靠未經省察的經驗教學而不自知。所以,教師應該培育自身強烈的專業精神,通過內涵式的發展,厘清本學科的教學邏輯;要具有深厚淵博的知識,構筑起自身廣泛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系統的專業學科領域知識、豐富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等能力結構。同時,教師還應該養成不斷讀書思考、注重專業進修、注重知識積累的習慣,以身為范,引領學生、指導學生、感染學生。用扎實的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廣博的文化、寬厚的教學素養,提高自我學識魅力。如此,才是真正魅力的基礎。
三、精研深思,錘煉教師教學魅力
教學魅力產生于諸多因素。只有將教學的內容美和形式美有機結合,漸臻完美之境時,教學魅力才能產生,這無疑就對教師提出了創造性勞動的要求。蔡元培說:“事事模仿人家,終不免帶有機械性質,于美育上就不算美。”由此可見,照抄別人的教案,照搬別人的方法和技巧,是決計不能產生教學魅力的。唯有在課堂上熟練、準確地掌握和駕馭所講授的知識,發掘其中蘊藏的理性之美、科學之美,并根據教學所需自如地控制和表達自身情感,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充分點燃他們求知的渴望和創造的激情之時,教學的魅力才是真正產生了。例如,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問答時,教師應當針對不同學生設計、運用智慧的“理答”策略。對于那些有潛力的學生,可以使用有效的追問或提升式肯定等方式;對于占大多數的平均層次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善加傾聽,找準他們回答話語的關鍵點,適時地給予思路上的引導、啟發;而對于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學生,則要充分地運用激勵性的話語,采用探問、引答、轉問等方式激發他們心理上的“獲得感”,以得到成功的體驗,從而引出他們新的學習需求。教師只有從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進行教學思考,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收到實效,才是教學魅力的真正體現。
教學本身就是情知交融、動態生成、心靈相悅的過程。蘇霍姆林斯基也說:“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把知識從一個腦袋里裝到另一個腦袋里。”作為教師,要精研深思,錘煉教學能力;要努力張揚魅力、張揚專長,塑造風格,傾力打造精彩課堂。
四、內外兼修,塑造教師形象魅力
好的形象本身就是一種魅力,教師應注意展現自身的形象魅力。首先教師要樹立自信,這也是形象魅力得以發揮的重要條件。“我們應當視自己為一個奇跡”,要實現自我的欣賞,悅納自己。只有相當地接納自己,才會充滿自信,才有可能會欣賞他人,同樣讓別人接納自己。形象是自我的表露,是性格習慣、文化素養、審美觀念、心靈世界的外化。整潔的衣著,端莊的外表,優美的語言,和諧的動作,工整瀟灑的板書,優雅的風度……這就是教師的形象魅力,它與無私的師愛、寬容的美德是相得益彰的。教師要用心培育內在素養,提高自身人文修養和精神境界;要留意提升審美品位,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魅力。以此,建立起友善的師生關系,把微笑留在課堂。
五、熱情生動,浸染教師語言魅力
其實語言只是一種物質載體,本身并不具備任何神奇的功能。它的魅力,來自講話者所賦予的情感和精神的特質。語言問題,不僅僅是會話與書寫的技能,更是情感衡量的“標尺”,是見識水平、精神境界的外顯與集中體現。魅力教師的語言是清晰鮮活的、是幽默風趣的,它充分展現了語言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故而魅力課堂總是與之緊密相連。
教師生動、激勵的語言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親切、鼓舞的語言可以讓他們忘記膽怯,煥然一新地重新投入學習,重啟學習的熱情與動力。我多年前的一位學生在回校交流時提到我曾經鼓勵他的一句話,讓他重拾了信心,而我卻都記不得這件事了。可見,教師一句溫情的、啟發性的話,也許就能讓學生茅塞頓開;一句激情的、引導性的話,也許就可以讓學生走出困惑、銘記于心。
六、多面延伸,磨礪教師溝通魅力
生活中為人處世離不開與人溝通,溝通讓人與人緊密相連,而生命的質量,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是否具有強大的溝通魅力。對于教師來說更是如此,教師的溝通魅力其實就是與學生、與家長、與重要他人的巧妙互動的溝通能力。這不僅僅是指在交流、溝通方面的能力,實際上還包含了穿衣打扮、言談舉止等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人格素養、人生態度、生命價值觀的諸多行為。因此,教師們要有意識地在一線教學的實踐中修煉自身溝通魅力,不斷延伸自己的能力觸角。
教師的魅力是可貴的,也是難得的。它需要我們不怕吃苦,需要我們持之以恒,需要我們千錘百煉。真正地擁有和提升了教師魅力,我們的教學將更加順利;真正地擁有和提升了教師魅力,于我們自身更將受益無窮!它讓課堂更加活力、高效,讓教學效果更加高遠。
一路反思,教師的人格魅力的教育教學效果遠超過教師的威信、權利性影響因素。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思維方式也在與時俱進,而傳統的尊師重道維護的只是表象,教育者還需要深入內心。要用人格的魅力來引領、指導教學,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要主動學習提升,以創新學習、全面發展為中心,關注學生的“生命、生活和生長”,了解學生的心聲,喚醒學生的自覺,啟迪智慧成長。
李 多? ?江蘇省姜堰中學副校長,高級教師。泰州市化學學科帶頭人,姜堰區名教師、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