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良玉
摘要:初中物理是初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學科,對于初中生今后的物理學習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這就需要物理教師運用問題教學的方式,提升初中生的物理學習效率,從而有效展開初中物理教學工作。
關鍵詞:問題教學;初中物理教學
在初中物理教學,初中生無時不刻都存在知識困惑,所以物理教師可以使用問題教學的方式,以此可以達到疑難解惑的目的。那么,教師可以借助于營造問題環境和建立小組學習兩種方式,有效地將問題教學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果。
一、營造物理問題環境,展開問題教學
從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師總是習慣性地直接切入主題展開教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課堂教學時間,但是從教學效果上并不理想。并且,初中物理教師沒有合理地以引導初中生產生“階梯式”的學習意識,仍然使用剛剛學習物理時的學習方法,在解題時依然使用“拙勁”而沒有使用“巧勁”,初中生逐漸陷入學習困惑不能自拔,從而導致降低初中生的物理成績,而這也是初三時期的初中生物理成績大幅下滑的原因。那么,這就需要物理教師使用問題教學的方法,通過分析初中生在試題中常常出錯的題型,總結出初中生缺乏的“問題導線”,然后順著這根導線讓初中生逐漸走出物理困惑,從而促使初中生突破物理學習瓶頸。同時,物理教師需要通過實踐活動,在課堂內營造有趣的問題環境,使得初中生可以直觀地了解和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方式,從而提升初中生的物理學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運動和力》時,剛開篇就會學到牛頓第一定律,而從該定律的內容上看,主要講述物理的勻速運動是否在受到其它外力的情況下改變運動方向的內容。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初中生在學習時常常出現的理解偏差,主要在于“如果在太空中就不會受到該定律限制”的錯誤觀念。那么,為了可以讓初中生生動直觀地理解該定律,教師可以順著該問題找尋相關的教學演示視頻,然后通過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放映給學生觀看。比如,在電影《天際行者》中就有相似片段,由于宇航員使用的宇航服中的壓力異常,四肢無法自由活動,只能隨著連接宇航飛行器的管線向前勻速運動,而當管線受到艙體的拉力后,宇航員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并且隨著更改的方向任意撞擊艙體,繼而又改變運動方向。那么,這就可以當作演示視頻向初中生證明,就算在太空環境中,同樣也可以受到牛頓第一定律的約束。因此,物理教師可以將該片段視頻剪輯或下載到多媒體設備中,然后給初中生一邊放映一邊結合課本進行教學。同時,物理教師需要向初中生進行提問“請問同學們,為什么真空環境中,宇航員的運動軌跡還是會發生變化呢?”,而經過這樣的提問,就會讓初中生重新審視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看法,再由物理教師一步步地引導后,就會促進初中生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程度。由此可見,通過該種問題教學方式,使得初中生可以在興趣基礎上加深知識理解,從而可以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果。
二、建立小組合作學習。展開教學問題討論
從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學形式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總是“一對多”形式的教學互動關系,并且為了保持物理課堂的教學秩序,通常情況下也不允許初中生私自進行交流。那么,這樣的課堂互動關系,就會限制初中生的學習形式。并且,由于物理教師不能全面地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會忽略部分學生的學習困惑,這就會影響教學質量。那么,為了可以改善這些問題,物理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得初中生可以充分利用課堂資源學習物理知識。不過,為了可以將小組學習效果發揮至最大化,教師可以按照以下兩種方式進行分組。
其一,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在初中班級內,按照物理成績先后程度都會排出相應的成績表,然后物理教師可以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將班級座位順序打亂,重新安排初中生的座位次序,比如,將排在成績表前三位的學生,與排在末尾后三位的學生進行組合,并以此類推,這樣就可以最終組合成5到7組左右的小組。而這樣的組合方式,既可以讓成績較好的學生帶動較差的學生的學習成績,又可以讓這些相差較大的學生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提升團結協作的意識,其二,按照班干部進行分組。在初中班級內,根據職責的不同,通常都包含有班長、學習委員、課代表、小組長等班干部,而這些被任命為班干部的學生,通常都具有較強的責任感,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督促初中生學習。那么,物理教師可以借助于該方面優勢,先將班級內所有的人數進行核算,然后指定出若干具有責任心的班干部,然后每人按照“兩優兩差”或“三優三差”的方式進行分組,這樣既可以讓班干部充分地發揮帶頭學習的作用,又可以促使小組內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從而有利于展開小組合作學習,進而提升問題教學效果。
另外,在小組內展開問題教學時,物理教師可以借助于“計分強答”的方式展開課堂活動,既可以產生強烈的競爭意識,又可以提升初中生探討問題的積極性。比如,在教學《動能和勢能》時,初中生常常會在這兩種能量的轉換上陷入困惑。那么,為了有效地解決該困惑,物理教師就需要借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將教室內學生按照優勢互補或班干部的方式分為若干組,然后在班級黑板旁張貼有一張計分表,表中含有每個小組的組名、成員名稱、具體的日期等信息。接著,物理教師就可以向初中生進行提問“同學們,請問動能和勢能最大的區別是什么呢?”,然后讓初中生在1分鐘內展開小組討論,當教師說出停止指令后需要小組代表及時搶答,當小組答錯時計1分,答對時計3分。最后,在每個月的月末時核算每個小組的總分,并且按照分數列出排名。同時,為了可以激發初中生的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物理教師還可以向班主任商討利用班費購買一些物品作為排名獎勵,如糖果、辣條、文具等。由此可見,通過這樣的問題教學方式,使得可以將問題教學有效地融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使得可以提升問題教學效果。
三、結論
綜上所述,問題教學可以有效地啟發初中生的物理學習意識,所以可以通過營造物理問題環境和小組合作學習兩種方式,提升問題教學效果,從而有利于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