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琛
一、審計師事務所沒有遵守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準則會產生什么后果?
首先,對于會計事務所內部管理來說,如果沒有遵守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往往會導致以下問題: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關鍵是項目的審計風險管理。審計風險涵蓋在審計項目的全過程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很有可能帶來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首先,在任務承接階段。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業務工作承接之前,事務所的成員需要和被審計單位管理人員進行交流,交流的內容往往被制作成調查問卷。以供日后審計進行風險把控,但是雖然調查問卷的內容涉及了很多方面,但是在具體的執行中,審計人員往往會忽略了對被審計單位外部環境的分析和了解,由此導致無法準確評估外界環境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情況的影響,導致審計事務所面臨風險。其次,在審計實施階段,由于受人力資源、審計資金費用分配的影響,無法在真正意義上嚴格執行風險導向審計制度。比如,在對測試樣本數量控制的時候,會計師事務所不按照相應的標準,只是隨機獲得一些數據信息,不具有針對性,容易導致對于審計單位了解難以到位。最后,在審計結束階段。審計結束工作雖然對三級復核人員和復核的內容進行了規定,但是在執行的時候一般只是進行一次復核。這種僅僅執行一次的復核工作存在片面性,很容易出現審計的漏洞,同時對應的審計處理方式也缺乏考核標準。
其次,企業會計事務所缺乏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引進機制。企業的會計師事務所對人力資源的管理較為盲目,長時間不招聘新人,對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缺乏長遠性的考慮。這也是會計事務所的主要風險之一。再次,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缺乏合理的薪酬體系,容易導致注冊會計師不按照風險導向制度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全面的了解,而對事務所導致風險。內部控制的質量對企業會計律師事務所發展優劣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但是,現階段企業會計律師事務所沒有嚴格按照內部質量控制制度執行工作,這使得審計事務所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企業會計事務所本身存在的問題表現在企業人員素質、會計活動客戶的選擇、審計業務的執行、審計質量的控制等方面。第一,審計人員素質方面出現的風險表現在審計工作執行人員的招聘能力培養和后期教育方面。我國現階段會計事務所招聘流程較為簡單,一般通過面試就能上崗工作,由此導致選拔上來的會計人員素質不符合企業實際發展要求,會計人員不具備財會知識、法律知識、審計技能、分析能力判斷能力等。第二,企業會計事務所成員承接一些不適合自己的工作。這都會導致事務所承擔不必要的風險。第三,審計成員應用的現代審計方式存在一些問題。審計工作應用的方法一般是較為復雜的分析方法和抽樣審計方法,雖然客觀,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存在制度上的漏洞。審計事務所一旦出現審計事故,所面臨的不僅是要被起訴的后果,賠償巨額罰款,而且名譽也會嚴重受到影響。嚴重的甚至會被吊銷注冊會計師執照。
二、審計事務所變更原因有哪些?
審計事務所被更換有多方的原因,分為主客體兩方面,首先是上年度被出具過非標準意見的公司更可能更換審計事務所,因為被審計單位被出具了非標準審計意見,他們勢必不會繼續與現任審計事務所繼續保持合作關系。ST公司也更有意愿更換審計事務所,因為ST公司如果下年度繼續虧損將面臨退市的狀況,因此對于本年給出具虧損的審計事務所他們是更有意愿進行更換的,他們想要與審計事務所合謀進而粉飾報表,進行虛增利潤的操縱。還有在熊市對大環境下,上市公司更愿意更換審計事務所,因為他們有更大的意愿要進行虛報利潤的行為進行粉飾報表。還有如果當被公司的戰略較為激進時,也往往會進行審計事務所的更換,因為當公司戰略較為激進時往往需要更高的盈余管理,但是其會計穩健性就會顯著降低,因而公司會更加有意愿進行報表的粉飾工作,因此他們會與現任會計事務所合謀,但是一旦雙方因為審計定價或者因為出具的意見類型產生分析就會導致二者之間的審計契約關系終止。還有非國有企業往往面臨較高的融資約束,因此他們會愿意粉飾報表以期獲得更加低成本的融資,反之國有企業則不會。
還有事務所本身,在面對激進的公司戰略到公司時,會計師事務所因對客戶公司進行審計而對其有著較為深人的了解,理應能夠預判完成將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這一審計目標,需要面臨的巨大挑戰和風險。權衡可能面臨的訴訟風險和行政處罰風險后,會計師事務所為降低自身未來可能遭受的損失,很可能做出退出現有業務的決策,向戰略較為激進的客戶主動辭聘,從而“終止”雙方的審計契約關系。還有大型會計事務所在面臨存在嚴重風險的公司時也會考慮到由于其自身在某一特定行業擁有較高的行業專長,能夠更有效地評估戰略較為激進的客戶存在的重大錯報風險,其次,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擁有更多的客戶,一旦發生審計失敗,將遭受更大的潛在損失。因此,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更有動機主動解除與公司戰略較為激進的客戶之間的審計契約,以規避可能面臨的巨大損失。這種現象在小型事務所卻不常見。
還有因為政策規定,審計輪換制度,是從維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出發,為了促使注冊會計師謹慎執業、保證審計質量而要求嚴格限定會計師事務所及審計師對同一企業審計的年限,到期必須予以更換的制度,一般來說不允許給同一公司連續提供審計業務超過五年,以此來避免因為被審計單位與審計事務所合謀,增強審計的真實獨立性。
三、應對措施
1.會計師事務所項目審計風險管理策略
要注意各個階段的審計的銜接,要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全面的考察,同時派有著豐富經驗的會計師去審計,避免因為自身工作不到位原因導致面臨風險加劇。同時自身一定要有職業操守,不能因為行業競爭壓力以及績效等問題就做出虛假的審計意見。
2.完善信息共享和監管機制
會計事務所應大力推進審計業務的信息化建設,加強審計業務資源共享,全面提高審計工作的實效性,才能夠真正地提升審計工作質量。審計工作中應加強相關機制監管力度,從外部來監管審計事務所的行為,以防止其與被審計單位合謀做出虛假的審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