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潤生
摘要:本文以普寧市德安里文物保護管理所為例,以中小型博物館如何讓文物活起來出發進行研究,主要通過進行展覽陳列和文物故事講解、深入研究館藏文物資源共享、加強文化交流和館際合作、出臺相應配套政策、提供多元化服務等方面工作,旨在將讓中小型博物館文物活起來工作落實到實處。
關鍵詞:中小型;博物館;文物;活起來
為達到讓中小型博物館文物活起來的目的有一定挑戰性,因此應以保護為主,然后進行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和合作。需聯系博物館具體狀況不斷更新管理理念,有效運用文物、定期開放博物館舉辦展覽活動,從而尋求社會各界的支持、參與,使中小型博物館穩定運作。
一、做好展覽陳列及文物故事講解工作
展覽工作為博物館工作的重點部分,主要可分成基本陳列、臨時展覽兩種,前者可將博物館文物藏品設計制作為主,將文物和文字信息聯系起來,向人們更好的展示當地的歷史發展;后者可體現出博物館真實能力,比如說:實力和外交方面的能力。中小型博物館的陳列幾乎一致,多為時代劃分進行陳列展覽,不但能展示出當地歷史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模擬場景、復原人物,并且充分發揮出聲光電科技的作用,以文物作為背景經細節彌補以往展覽方面的不足[1]。以往,多會在文物說明牌上顯示文物名稱、文物時代,其他相關信息介紹較少,而這也是致使人們在參觀博物館后看不懂的基本原因,僅可了解文物的大概狀況。所以,需文物工作人員深層次挖掘文物,特別為文物背后的故事,可通過科學技術,如: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向人們詳細介紹文物信息。基本陳列基礎上進行博物館關于臨時展覽相關工作,除了構建館內策展隊伍,同時可參照以往大型博物館策展的經驗,組織管內研究人員構成策展團隊,旨在深入研究館藏文物,為做好精品展覽工作奠定基礎。然后使臨時展覽的形式更加多元化,比如說:文物實物陳列展覽、圖文聯合展覽,這時能盡最大限度介紹文物的相關信息,使得人們更加清晰的觀察并了解文物相關信息。其次,應加強博物館、社會團體合作,社會團體包括書法家和美術家協會,定期可舉辦當地名人書畫展覽吸引更多群眾進到博物館中參觀。
二、深入研究館藏文物資源共享
文物屬于我國的精神財富,承擔了歷史文物歷史遺產,因此需要挖掘文物相關故事,并對文物歷史文化加以研究,以便為更好的執行該項工作奠定基礎。當前的博物館可收藏展覽,要求博物館工作人員應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價值,秉持深層次挖掘文物背后人文精神和價值的理念開展文物研究工作。加大中小型博物館文物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中小型博物館文物藏品存在獨特的地域特色,可展現出當地的地域文化,文物研究方面應聯系文物歷史、和地域文化相關內容,顯示出文物區域文化方面內容,然后通過人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傳播地方文化、加大博物館的群眾范圍。
為獲得文物資源共享的效果,首先應對內開放庫房,編制相應的庫房管理機制,定期通過開展博物館工作人員庫房安全知識培訓活動,順利安全對內開放庫房,為博物館工作人員出入奠定基礎的同時,能夠更好的了解庫房文物情況,為日后的博物館工作奠定基礎[2]。因開放庫房有一定安全隱患,因此應構建相應的管理機制、政策,可結合庫房分類合理安排專人保管,對進出的工作人員來講,應做好相應登記工作、出入庫房安全檢查工作。其次要求庫房保管人員在第一時間提供相應數據信息,主要對具體哪一類文物作以研究,認真執行館內各項規章機制,明確自身研究方向、文物狀況,做好相應的統計工作和整理工作,主要目的為文物保管人員更好的落實工作打下基礎。第三實行館內的溝通交流工作,以便于文物保管人員和文物直接接觸,為加強日常工作館內合作、獲取更多的有利博物館信息提供支持。
三、實行文化交流、促進館際合作
當前,博物館精品臨時展覽較多,其不但有豐富的文物藏品,而且有策展團隊、資金和群眾支持,所以能為進行精品展覽奠定基礎。如果中小型博物館沒有上述條件,應加強博物館間文化交流,定期引進外展、參與大型博物館館際交流等活動,以此有效運用館內資源使文物被更多的人了解。中小型博物館間館際合作經巡展、互展,以及參與大型博物館展覽等方式開展展覽活動。互展,指的是中小型博物館間相互合作、互惠互利,能夠推出博物館的精品展覽,加強本館公眾文化的整體服務效率,達到人們精神方面需求、文化方面需求更好的展示文物;借展,屬于中小型博物館經大型博物館精品展覽展出文物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彌補自身存在的問題;參與大型博物館精品展覽利于為本館陳展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中小型博物館及大型博物館的合作,建議借鑒以往大型博物館展覽方式實施,并且在活動過程中不斷累積展覽經驗。館際合作的優勢突出,主要表現在能合理運用文物藏品資源、提高文物利用率、讓文物活起來使文物走出庫房等方面,所以有助于切實提高博物館公眾文化的整體服務水平。
四、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
博物館需獲得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國家政策的扶持,并且應在國家和市政府原博物館門票免稅之上出臺博物館特殊優惠政策,給予不同行業和企業提供條件辦館[3]。獲得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條件下,構建博物館發展基金使社會各界參與到博物館文化活動使博物館行業,在文化市場中競爭力得以提高。此外,可對經費不足博物館提供附屬產業減免稅的相關政策支持辦館,進而加速中小型博物館的發展進程。
五、提供多元文化服務
社會經濟發展下文物市場、大眾收藏、藝術品拍賣等形成和發展,均能夠為博物館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博物館作為文化資源寶庫,不但能為社會各界認識提供博物館文物相關知識及服務,而且能突出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最大價值,定期開展不同類型展覽活動,邀請博物館文物方面的專家舉行文物鑒賞講座、文化交流,以便更好的向人民群眾提供服務。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中小型博物館經長時間工作實踐,可形成規范藏品,文物養護技術、保護的條件均利于更好的應用硬件設施,為文物收藏單位,或是個人收藏品提供代存及代貯保護方面的業務。
六、促進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
博物館為社會公益事業,但實際運作時應實行市場運營模式,確保博物館正常生存、運作,主要包括:管理、經營,前者能保障社會公益職能,后者能尋求自身發展、更好的為人們提供服務。文化產業經館藏文物,或是配合社會熱點進行專題展。實際運作的過程,可借鑒以往的經營模式、借助媒介的作用更好的進行展覽。故此,博物館方面可采取藏品中挖掘文物文化內涵,展示出工藝技術、文化背景和歷史環境等情況。而為提高博物館的綜合服務能力,需要在完善配套設施、提供休閑業務、紀念品銷售業務等方面努力。除此之外,借鑒國外博物館的經驗進行博物館建設時,能提供相配套的餐飲服務、娛樂及購物服務,構成配套設施完善的文化服務中心,該模塊能以博物館文化為核心進行經營,以此促使博物館的良好運轉,為博物館的整體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七、更新開放博物館理念
處于經濟體制歷史下無法準確對博物館進行市場定位,這對博物館文化事業發展必然會構成一定阻滯,因而應轉變以往的觀念、尋求發展博物館文化事業途徑,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考慮到當代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4]。同時,需要重視觀眾導向思想、拓展休息娛樂等功能,以便為開放博物館、滿足人們的多元化功能博物館的需求。
八、加強公眾服務、拓展博物館服務
中小型博物館應加強服務確保服務的整體質量,正確看待做好展覽、教育中公眾精神和文化生活引導工作的重要性,保證歷史和未來大眾化服務、專業性服務保持平衡,以平等、合作為基本原則整合社會資源,承擔工藝文化教育機構社會責任,合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實行正確的定位、引導,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服務。博物館展覽需要考慮到群眾的實際需求、年齡、教育程度及地域等情況,建議以問卷調查、意見箱的方式,對公眾對于博物館工作進行調查,及時了解公眾的想法、公開回復,進而做好細節設計工作、處理工作,盡可能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及時調整并改進博物館文物工作,有效維護博物館的形象。
九、結語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下,應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和要求,不斷更新硬件設施讓中小型博物館文物活起來。除此之外,需通過精品展覽方式進行展覽,以此滿足人們對于博物館文物知識了解的需求、傳承我國歷史文化。
參考文獻:
[1]田小龍.如何讓文物活起來——以館藏文物保護修復為例[J].絲綢之路,2019(1):179-181.
[2]杭侃.讓文物活起來的一些思考[J].公關世界,2019(20):26-29.
[3]王磊.博物館藏品信息數字化研究——首都博物館藏品信息數字化目標與愿景分析[J].管理學家,2019(2):3-4.
[4]張占倉.基層博物館在文物保護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8):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