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香
摘 要:隨著我國當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經營失敗或財務舞弊的案例時有發生,很可能造成會計師事務所或注冊會計師審計過程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從而加劇審計風險。本文通過具體分析和探究財務報表審計當中存在的審計風險,并對這些風險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從而更加有效地規避審計風險。
關鍵詞:財務報表;審計風險;防范對策
財務報表審計所面臨的審計風險,實際上很可能因為被審計企業自身所制定的財務制度或執行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而逐漸形成,同時也可能因為審計人員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或未保持足夠職業懷疑態度或未勤勉盡責。會計師事務所屬于第三方中介機構,由于時間有限,一般情況下很難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或舞弊現象,這些不良現象會使會計師事務所面臨很大的審計風險,同時阻礙審計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因此,在財務報表審計當中防范審計風險是非常重要的。
1.財務報表審計的審計風險
1.1審計人員專業素質以及職業道德缺失
造成財務報表審計風險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審計人員或是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不夠或是職業道德缺失。首先,一部分注冊會計師可能對某些特定的行業比較了解,當他們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行業,由于不了解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狀況、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經營模式等,可能只是執行常規的審計程序,從而未能發現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存在的問題;其次,由于部分審計人員或注冊會計師專業能力有限,未能通過財務報表分析以及執行審計程序進一步識別審計風險;最后,一部分審計人員或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在財務報表審計中因為自己的私利或是為某方謀取利益,而對財務報表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置之不理,甚至還可能協助企業做適當的修改,這樣會侵害企業債權人或是合作企業的利益,同時也會導致更大審計風險。
1.2審計程序不當,審計方法落后
對于部分注冊會計師,在審計財務報表時,由于未能合理地執行審計程序或是所采取的審計方式比較落后,可能未發現存在的審計風險。首先,可能存在必要審計程序未執行或執行不到位,促使獲取審計證據不充分,導致審計結果失真,加大審計風險;其次,當前,我們正面臨“互聯網+”這個嶄新的時代,企業的經營方式多種多樣,財務數據越來越繁雜,部分會計注冊師在審計過程中,還繼續使用以前比較傳統的會計信息核查手段,根本無法在龐大的數據環境當中找出相應的問題,同時也無法根據企業本身豐富多樣的經營手段來進行更加全面的審計,這些可能會帶給財務報表審計更多的風險。
1.3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
對于部分審計人員以及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會適當地借助會計師事務所建立的比較完善的內部控制結構體系,將審計當中所存在的一些風險進行更加有效地規避,但是,當前有一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并沒有制定出一個比較健全的內部控制結構體系。首先,部分會計師事務所沒有對員工實行定期培訓或是適當地核查他們自身所具備的專業素質以及職業能力,可能會促使一部分注冊會計師本身并沒有足夠全面的專業素養也沒有開展一些適當的培訓來加強對可能存在的審計風險所抱有的控制和管理意識,由于缺乏風險意識,逐漸造成審計過程的隨意性,同時還不能規范自身的職業道德。其次是沒有建立一個比較完備的懲罰制度來有效地幫助審計人員進一步規范自己的職業操守。最后,會計師事務所并沒有建立一個比較完備的評估風險以及控制的結構體系,不能及時地、定期地評估和控制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當中可能存在的審計風險。
1.4外部與審計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備
導致審計風險不斷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還有與審計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不完善。雖然我們國家已經制定出了關于監管審計的法律法規,然而所規定的懲罰以及監管力度不夠,無法起到警示作用。企業在審計報告簽發之后一旦出現財務問題,就會馬上陷入財務困境,同時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注冊會計師也可能會面臨更多的被訴訟風險。
2.財務報表審計風險的防范對策
2.1全面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及職業道德
對于全面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及職業道德,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改進:第一,對會計師事務所相關工作人員專業知識和執業能力進行定期培訓和指導,并且能夠適當地培訓和考核注冊會計師自身所具備的專業素質,同時還可以適當地培訓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以及不同的經營模式下所運用的審計方法,從而可以促使他們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各種不同類型的審計手段和技術,從而可以更加及時地發現可能存在的審計風險,之后還需要對所有的審計人員適當地培訓最新會計法律法規、制度政策、統計學、運籌學以及經濟學等多個不同的方面,從而可以幫助審計人員進一步培養自己的風險意識以及逐漸提高風險評估能力,從而保持足夠的職業懷疑態度,合理保證審計風險得到有效地防范。第二,通過注冊會計師后續教育、適當的宣傳與職業道德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審計失敗案例帶來的后果,幫助審計人員了解違反法律法規可能帶來的影響和懲罰,促使審計人員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尤其重點教育擁有出具審計報告權利的注冊會計師,加強職業道德規范,從而可以充分地規避不必要的審計風險。
2.2規范審計程序,改良審計方式
對于會計師事務所而言,在指導審計人員開展一系列的財務報表審計工作時,應該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被審計單位所處的行業狀況、經營環境,所面臨的法律風險、政治風險及技術風險,同時還可以充分地結合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模式、內部控制、實施的采購及銷售政策等,實施風險評估,進行內控測試,根據風險導向審計進一步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之后分發給每一位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時,嚴格按照相應的審計程序執行,可以更好地保證審計過程的嚴謹性,獲取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和恰當性。除此之外,對于一些經營模式多樣化以及財務數據比較龐大的企業,還需要適當地引入先進的、高效的財務數據處理軟件,通過充分利用先進的手段和技術來識別財務報表當中包含的審計風險,及時發現財務報表的關鍵性問題,從而高效地核查財務數據,進一步保證財務數據更加準確、審計工作效率逐步提高。
2.3健全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控制體系
完善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控制體系,主要完善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對審計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尤其注重培訓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技能、最新會計及審計政策、最新稅收法規以及自身的職業道德等。如果能夠培養審計人員自身對于不同類型的行業以及不同企業開展審計工作的執業水平不斷加強,就可以及時地找出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可能包含的審計風險,同時還可以適當地培訓統計學、邏輯學、運籌學以及經濟學等多個方面的理論知識,從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加強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增強風險識別能力,不斷地提升控制風險的水平和能力。另外適當地培訓一些基本的職業操守,并且對違反職業道德的相關行為設置一些合理的懲罰措施,從而將注冊會計師自身的職業道德得到充分地規范。另一方面,主要是通過建立一個比較健全的風險評估控制的結構體系,注冊會計師引領自己的團隊開展財務報表審計過程中,應該每個不同的審計過程適當地設置一個評估風險監測的站點,并且能夠及時地探索出可能存在的一些審計風險,從而可以根據這些風險設置相應的對策來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
2.4健全與審計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
完善和健全與審計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首先,針對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工作中存在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加大執法力度,真正地實現執法必嚴以及違法必究,從而通過法律的權威性進一步規范審計人員在進行財務報表審計過程中所發生的不良行為;其次,將審計報告出現造假現象的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如果發現審計報告存在造假現象,應該將相關人員進行嚴厲懲戒,如果對經濟秩序影響比較嚴重的,需要進一步加大懲罰力度,同時對一些知曉虛假信息的人員,也應該適當地加大懲罰力度,這樣才可以真正地達到法律的警戒作用;最后就是將審計行業當中所制定的相關法律進行充分地規范和完善,從而適當地降低存在的審計風險。
參考文獻:
[1]姚運剛.財務報表審計的風險及其防范對策[J].財會學習,2019,(25):163-164.
[2]侯俊超.財務報表審計的風險及其防范[J].財會學習,2017,(15):149-150.
[3]梁春生.財務報表審計的風險及其防范對策[J].財會學習,2019,(5):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