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濤
摘 要:黨風廉攻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黨和國家的重要工作,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具體體現,是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是密切聯系群眾,轉變干部作風的需要。近年來,國有企業不斷加大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遏制了一些不止之風,促進了企業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盡管如此,黨風廉攻建設工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仍有差距,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加強研究、逐步解決。
關鍵詞:黨風廉政建設;問題;對策分析
1.引言
黨風廉攻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黨和國家的重要工作,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具體體現,是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是密切聯系群眾,轉變干部作風的需要。近年來,國有企業不斷加大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遏制了一些不止之風,促進了企業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盡管如此,黨風廉攻建設工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仍有差距,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加強研究、逐步解決。
2.國有企業黨風廉改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少數干部規范意識不強,制度執行有時存在偏差,違規違紀問題尚未杜絕。企業發展,利潤成為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硬指標。一些同志認為廉政建設是黨政機關的事,與企業關系不大,各方面的要求可以松一點、寬一點。
2.2黨風廉改教育力度不夠。在企業內部,對各項經營指標的考核很重視,但對黨風廉政建設有所松懈,究其實無外乎:一是教育究于形式,習慣于學文件、讀報紙,僅僅局限于說教;二是教育缺乏針對性,缺乏細致周密的計劃,政治學習走過場,沒有及時對出現的黨風廉政問題進行有效的溝通,達不到應有教育效果。
2.3監管機制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一是監督力量薄弱。監督機構不健全,監督不力,有些企業內部監管人員多為兼職,大多有“職”無權,上級的監督難以滲透和全方位覆蓋,造成對企業監督落空:二是監督的規章制度不健全,一方面監督的標準和要求不到位,另一方面監督的手段不到位。
2.4黨風廉攻懲處不到位。在具體工作屮存在著查處違法違紀干部不嚴的現象,有的該查處的沒有查處;有的該給予紀律處分的批評了事,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樣既放縱了違法違紀行為,又助長了腐敗之風,客觀上造成了教育效果弱化,沒達到查處一人教育一片的目的。
3.針對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分析
3.1加強思想建設,強化政治引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級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精神,通過“大黨建”考核,助力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激勵和約束黨員干部永葆初心、牢記使命、勇擔重任、積極作為。
3.2強化政治監督,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企業紀委將牢牢抓住監督這個基本職責、第一職責,精準監督、創新監督,以高質量黨內監督促進企業治理體系提質增效。一是加強對貫徹落實黨中央、企業黨委各項重要決策部署情況的監督。二是加強對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的監督。要緊緊抓住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加強對所屬黨組織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紀檢機構履行監督責任的監督,進一步延伸監督鏈條,促進“兩個責任”向基層延伸。三是抓好辦公用房、公務用車、業務接待、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津補貼發放等方面的監督,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四是抓好同級監督。各級紀檢機構要抓好同級領導人員尤其是“一把手”履職情況的監督,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工作要求。
3.3鞏固作風建設成效,推動化風成俗。一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黨紀國法教育,組織反面警示教育,進一步增強各級領導干部黨性宗旨意識和紀律規矩意識。扎實開展黨風廉政建設主題宣教月活動,通過征集廉潔文化作品等措施,充分調動黨員干部以及職工家屬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大力營造濃厚的學廉、倡廉氛圍。二是緊盯“節”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各級黨組織要按照中央“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的要求,扎實做好節前的提醒和節中的檢查,將監督工作覆蓋到基層每一個項目部;對于查處的典型案例,一律實名通報,形成震懾。三是馳而不息改進機關作風。以“本部機關化”問題專項整改為契機,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強化主動靠前服務意識。四是抓好作風長效機制建設,持續推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考核評議制、責任追究制等工作機制。
3.4狠抓“大監督”工作,強化權力運行監督。一是要充分發揮“紀檢、巡察、審計、監事會”四支利劍的作用,推動監督力量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各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認真履行監督職責,做實做細職責范圍內的監督任務。二是要充分發揮核心監督部門例會、部門聯席會、監督委員會等“三會機制”作用,優化聯動協同,實現資源共享,成果共用,提高監督成效。三是加強廉潔風險識別,劃出廉潔風險紅線,嚴查風險背后的腐敗問題。對照廉潔風險點,全面查找制度漏洞,及時修訂完善相關制度機制,扎緊扎密制度的“籠子”。四是扎實開展好“大監督”檢查工作。企業各級紀檢機構、職能部門要按照上級和董事長工作報告相關部署要求,圍繞重點監督任務,積極開展好日常監督和重點監督檢查工作,緊盯“三重一大”決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關鍵崗位,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五是要抓好問題的整改落實,圍繞制度建設、機制健全、人員管理、責任追究等方面提出整改舉措,做好整改的“后半篇文章”。
3.5開展“濾網行動”,強化合規經營管理。生產經營項目是企業利潤的重要來源,必須管住、管好,確保效益顆粒歸倉。適時啟動項目經理廉潔從業大檢查,嚴肅查處違規違紀問題,通報典型案件,形成強烈震懾;要充分發揮項目部紀檢委員的監督作用,對照項目經理廉潔風險清單抓好監督落實,做好信息上報工作,實現對項目經理的有效監督,堅決止住生產經營項目效益流失的“出血點”。
3.6嚴肅執紀問責,持續保持反腐高壓態勢。加大國有企業反腐力度,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作出的重要指示,企業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反腐敗形勢的判斷上來,緊扣反腐重點工作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將反腐敗成效轉化為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治理效能。
要加大執紀審查力度,進一步強化“不敢腐”的震懾。要結合企業實際,扎實抓好執紀審查工作:一是要嚴肅查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堅決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的嚴肅性;二是要緊盯重大項目、并購重組、境外投資等關鍵環節,嚴肅查處靠企吃企、關聯交易、利益輸送、內外勾結侵吞國有資產等問題,堅決維護企業利益;三是要嚴肅查處行賄受賄問題。作為國有企業,我們既要大力搶抓市場,也要抓好合規經營,以實力和信譽去贏得市場,不要“金錢開道”搶市場。四是結合企業重大風險防控要求,嚴查風險背后的腐敗和瀆職行為。
3.7深化紀檢體制改革,打造忠誠干凈擔當隊伍。一是加強紀檢機構體系建設。要規范基層單位紀檢崗位設置,選優配強紀檢人員;要抓好紀檢機構負責人的履職考核和任職交流;要做好同地方紀委監委的聯系與對接。二是加強紀檢工作機制建設。要建立健全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機制,完善紀委內設機構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選人用人監督機制,探索推行紀委委員履職“七個一”工作機制:即每名紀委委員聯系一個基層黨支部、組織一場廉潔主題輔導講座、開展一次廉政專題調研、開展一次專項監督檢查、提出一條以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合理化建議、參與一次基層黨支部書記述職測評、提交一份年度履職報告。三是要督促基層紀檢員加大監督力度,通過制定監督清單和工作措施,協同支部、職能部門對基層的廉潔風險點進行全面監督。四是要加強紀檢業務培訓,通過開辦培訓班、選派上級培訓、崗位交流、以案代培等方式全面提升紀檢人員履職能力。要加強對紀檢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嚴禁發生有案不查、瞞案不報、以案謀私、徇私包庇等情況,及時查處紀檢干部違規違紀問題,堅決防止“燈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