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宇
【摘? 要】目的:對比研究免疫檢驗分析質量控制在臨床免疫檢驗中的臨床價值及相應質控措施。方法:選入此次研究的80個病例均是來我院就診的免疫檢驗患者,按照患者質控情況分為各40例的兩組,觀察組進行質量控制,對照組并未進行質量控制,對比兩組臨床效果。結果:比較對照組,觀察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及CA125等指標更低,組間呈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免疫檢驗分析質量控制在臨床免疫檢驗中的應用,能夠提升免疫報告的可靠性,為臨床治療提供有利依據。
【關鍵詞】質量控制;免疫檢驗;質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R3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079-01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value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immunoassay in clinical immunoassay. Methods:80 cases of this study were all immunoassay patients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control situation of patien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40 cases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ried out quality control,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carry out quality control, and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lpha fetoprotein,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A19-9 and CA125 were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of immunoassay in clinical immunoassay can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immunoassay report and provide favorabl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words】quality control; immune testing;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免疫檢驗結果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操作水平、儀器因素及患者本身因素,導致增加誤診風險。因此,為保證準確與可靠的免疫檢驗結果,應采取有效質控措施,提升質量控制強度,降低漏診率。我院主要圍繞免疫檢驗分析質量控制在臨床免疫檢驗中的臨床價值及相應質控措施展開研究,詳情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入此次研究的80個病例均是來我院就診的免疫檢驗患者,研究時段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按照患者質控情況分為各40例的兩組,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17例,年齡區間25-68歲,年齡均值(46.25±2.16)歲;對照組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16例,年齡區間26-69歲,年齡均值(47.30±2.51)歲,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滿足對比要求。
1.2 方法
給予所有患者血液標本采集,將血清提取出來,經電化發光免疫分析儀進行免疫檢驗,在免疫檢驗過程中給予觀察組患者質量控制措施。首先,加強室內質量控制。對待檢人員加強教育指導,在檢驗前搞告知待檢人員相關注意事項并充分明確其過敏史及基礎疾病史,提前判斷不會影響到檢驗結果。監控標本采集、送檢過程。針對檢驗人員,加強培訓操作技能及相關知識,按照相應標準采集血樣,避免出現不合格、不規范等情況。其次,常規檢查室內免疫檢驗儀器。對室內免疫檢驗分析儀器加強常規檢查,并進行相應保養與維護,在操作過程中提升檢驗人員的專業能力,若在檢測過程中,出現操作失誤和儀器故障等情況,應及時停止,在明確相關原因后,做好針對性處理,之后重新檢測。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免疫生化指標變化情況,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及CA125。
1.4 統計學分析
此次研究數據用SPSS21.0軟件整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x?檢驗;計量資料用(
)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80例患者免疫生化指標變化情況,觀察組40例,甲胎蛋白28.51±4.42,癌胚抗原31.50±2.11,CA19-9:32.75±4.16,CA125:35.71±2.65;對照組40例,甲胎蛋白65.92±3.08,癌胚抗原74.68±4.29,CA19-9:76.23±3.28,CA125:65.72±4.29。比較對照組,觀察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及CA125等指標更低,組間呈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免疫檢查經常用于診斷臨床疾病,能夠為其提供關鍵依據,但在臨床免疫檢查中,免疫檢驗工作存在著復雜步驟,且存在著較多的細節與內容,檢驗結果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無法保證檢驗準確性[1]。因此,需在檢驗中進行質量控制,把握每個細節,降低誤差率,為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提供有利保證。本研究結果顯示,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及CA125方面,觀察組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呈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在采取檢驗免疫時,應通過不同形式,提升質控效果,確保診斷準確性。
綜上所述,免疫檢驗分析質量控制在臨床免疫檢驗中的應用,能夠提升免疫報告的可靠性,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有利依據。
參考文獻
[1]????? 李欣,李娜,張樂,等.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相關免疫檢測指標及護理干預分析的關系[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22):2805-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