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珊珊
【摘? 要】目的:觀察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延續護理療效。方法: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74例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行延續護理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37例:未行延續護理)與實驗組(37例:行延續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1個月后、3個月后自我護理能力(ESCA)得分均高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延續護理干預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
【關鍵詞】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延續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238-01
慢性腎衰竭患者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本病患者多既往有原發性腎系疾病病史,患者以尿量減少、肢體乏力、食欲減退為主要癥狀,持續性血液透析治療對控制腎功能減退有重要的意義,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需長期行血液透析[1]。本次研究為論證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延續護理應用價值,比較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37例行常規護理患者與37例行延續護理患者預后情況,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實驗組37例患者一般資料如下:男(20例)女(17例)比例為20:17,年齡在43歲至65歲,中位年齡為(58.12±1.12)歲。對照組37例患者一般資料如下:男(19例)女(18例)比例為19:18,年齡在42歲至68歲,中位年齡為(58.11±1.14)歲。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驗證,P值大于0.05。
1.2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患者均符合我國中華醫學會制定的慢性腎衰竭診療指南相關診斷要求。(2)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可每周定時入院行血液透析治療。(3)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認知、神志異?;颊摺#?)排除合并嚴重營養不良以及惡病質體質患者。
1.3方法
1.3.1對照組(常規護理):患者首次透析前護理人員詳細記錄患者姓名、性別、臨床診斷等相關資料,向患者介紹血液透析流程,測量患者脈搏、血壓、心率,給予患者言語安慰,在患者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平穩的前提下行血液透析,在血液透析結束后請患者靜坐,以關注患者是否存在血壓異常、血糖異常等不良反應,若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及時通知主治醫生,給予對癥處理,并囑患者定期入院行血液透析。
1.3.2實驗組(延續護理):(1)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了解患者家庭情況、職業等個體資料,為患者制定個體檔案,并記錄患者、患者家屬聯系方式,請患者、患者家屬關注科室微信公眾號。(2)通過發放宣傳手冊以及談話、交流的形式開展健康教育,此外,護理人員在患者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不定期電話隨訪,詢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慢性腎衰竭患者長期血液透析過程中需承受較大的經濟負擔與心理壓力,患者可出現焦慮、厭世情緒,對此護理人員在電話隨訪過程中應保持耐心,并用科學的言語消除患者負面心理情緒,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囑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根據患者自身體能情況,陪同患者室外活動,以保持愉悅的情緒。(3)護理人員定期通過科室微信公眾號推送慢性腎衰竭病因、治療、護理相關知識,強調飲食干預、日常運動對患者病情控制的意義,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攝入高蛋白、高能量、高纖維素飲食,此外控制鈉、磷以及水分的攝入。
1.4觀察指標
(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1個月后、3個月后不同時間段自我護理能力,本次研究參考ESCA量表判斷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該量表總分為172分,量表得分與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成正比。
(2)觀察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統計學處理
SPSS21.0軟件系統處理相關數據,(
)表示的數據用t 檢驗,(%)表示的數據用χ2檢驗,P值低于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前ESCA量表得分為(78.12±1.32)分,對照組患者護理干預前ESCA量表得分為(78.12±1.33),t=10.074,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1個月后ESCA量表得分為(128.12±2.11)分,對照組患者護理干預1個月后ESCA量表得分為(98.11±1.11),t=11.121,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31個月后ESCA量表得分為(118.12±2.12),對照組患者護理干預3個月后ESCA量表得分為(88.12±1.12),t=10.102,P<0.05。
2.2實驗組有1例患者發生導管脫出,有1例患者管道阻塞,有1例感染,共有3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對照組有3例患者發生導管脫出,有4例患者管道阻塞,有3例感染,共有10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8.11% VS 27.03%),χ2=5.108,P值<0.05。
3 討論
一般情況下慢性腎衰竭患者每周需入院行2次至3次血液透析,以將機體代謝廢物排除體外,達到保護患者腎臟,延長患者生命的目的[2]。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治療時間長、治療費用高昂,患者居家護理對維持血液透析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研究發現,隨著血液透析時間的延長,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焦慮、厭食等負面情緒越重[3]。延續護理即強調患者居家護理,醫護人員通過電話隨訪、微信等現代溝通方式,與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取得聯系,將院內護理延伸至院外,從而滿足患者對臨床護理的需求,提升患者自主護理能力[4]。
本次研究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ESCA量表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1個月、3個月ESCA量表均高于對照組,且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由此可見,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延續護理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姜力梅.延續護理在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2):190.
[2]????? 鄧萍,楊寧梅,雷倩, 等.延續性護理對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負面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9,6(36):224-225.
[3]????? 同輝.延續性護理在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9, 28(13):2457-2459.
[4]????? 楊蓓蕾,房海英.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延續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18): 21-24.